第一百四十二回 佳作永流傳
那朱掌柜滿臉堆笑,每個褶子都透著一種精明的“我很滿意,但我這還不夠”的老奸巨猾,。
“花姑娘哇,,說到底不是代言人,怕這波風(fēng)頭一過,,眾人再忘了我們朱記哇,。”
云錦書挑眉,,將茶杯至于桌案之上,。
“朱掌柜所言極是。這有何難,,我早有準(zhǔn)備,。”
而后,,不慌不忙于懷中掏出詩稿一份:“朱掌柜,,您讀讀看?!?p> 那朱掌柜眼露疑惑,,展開詩稿,目光自上而下,,迅速瀏覽一番,。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這是......,?”
老道如朱掌柜,,亦只看出此為描寫豬肉之詩詞,卻不知此詩詞意在何為,,也不知云錦書葫蘆里賣得什么藥,。
云錦書卻不著急解釋。
她氣定神閑地站起身,,語氣十分篤定:
“這是朱記銷量長虹的保障,。”
對付朱掌柜這樣的商場老手,,真本事要有,,腔調(diào)也要拿地足足的。
能唬住他,,才是談判成功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然,,何以有籌碼令對方發(fā)聲,拯救李白于水火之中,。
果不其然,。
那朱掌柜見云錦書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又往杯中續(xù)上熱茶,。
“老夫愿聞其詳,。”
二人之間氛圍與氣場,,已然發(fā)生了變化,。
云錦書這才將胸中計(jì)劃和盤托出。
“朱掌柜可曾聽說過,,人氣易逝,,佳作永存。所謂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人氣與熱度皆有消失殆盡的那一天,,唯有真正的佳作可千古流芳?!?p> 見朱掌柜不斷點(diǎn)頭贊同,,聽得頗為認(rèn)真,云錦書這才接著往下順道:
“朱掌柜您想啊,,世人每每讀起此詩,,是不是便會聯(lián)想到咱們的豬肉,再一想那肉香四溢入口即化的口感,,是不是登時之間就要往咱們?nèi)怃亖?,買了幾斤回去做啊,?”
朱掌柜立在原地,,想了想,品了品,。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只是你怎知此詩歌便能大火?”
怎知,?
呵,,因?yàn)槲沂?1世紀(jì)來的,我自然知道哪些詩能千古流傳,,哪些詩還要求背誦。
自然,,云錦書并未這么說,,而是狡黠一笑,。
“因?yàn)椋@是堂堂太子導(dǎo)師,、當(dāng)今的文娛部長蘇東坡作的詩,。且此詩朗朗上口,婦孺皆懂,,焉有不活之理,。”
本還猶豫未定的朱掌柜,,此時亦母露亮光,,不斷點(diǎn)頭誠是。
蘇東坡與太子殿下,,哪個單獨(dú)拎出來都是太陽一般的存在,。
萬人敬仰,呼聲如浪,。
“有蘇部長為您作詩,,朱掌柜這下可高枕無憂了?”
“高枕無憂,,高枕無憂,。”
***
事情進(jìn)展果如云錦書推測得一般順利,。
蘇東坡雖未在公開場合對朱記表示過任何贊美,,但他公務(wù)之余親自上街購買豬肉的親民行為卻日日占據(jù)著陸盛國的“頭版頭條”。
無形之中,,朱記已然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無需多做什么,部長去過的店鋪,,就是最值得信賴的店鋪,。
其去過的朱記店鋪不出意外地成為民眾競相追逐之地,參觀游覽者絡(luò)繹不絕,。
店長特意增派了幾個伙計(jì),,專門在入口處維持秩序。
“來來來,,都別擠,,都別擠,排號進(jìn)入哈,?!?p> “這是您的號,拿好了啊,。別擠別擠,,今天豬肉供應(yīng)充足,,都能買,都能買,?!?p> “我說那位姑娘,別往前湊了,,拿號排隊(duì),,您看前面的婆婆都被你擠到一邊去了……”
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市場,。
人流量上來了,,銷量當(dāng)然一再攀升,將其他同類店鋪狠狠甩在身后,。
有時候,,政界名人的影響力,你不得不服,。
城中所有連鎖店鋪營收翻番,,那朱掌柜眉開眼笑,其背后的家族勢力更是喜氣洋洋,。
世人皆言“倉廩實(shí)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
糧倉充足,,豐衣足食,,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yù)和恥辱,。
同樣地,,不花一分一毫即賺得盆滿缽滿,朱記與蘭陵美酒之間的恩怨亦化解了許多,。
不說恩怨盡了,。
但因?yàn)橛写素?cái)富面前,其他的一切皆為云煙,。
輕飄飄的,,不值一提。
不僅如此,,蘇東坡更設(shè)家宴,,邀請一眾同僚攜夫人參加。
其親自烹制五花肉,,分享于席間眾人,,得到一致好評。
東坡烹煮肉,,眾人紛紛效仿,。
一時之間,,陸盛國大興烹食豬肉之風(fēng),蘇東坡之獨(dú)家烹飪方法更是廣為流傳,,坊間皆稱呼其為“東坡肉”。
不久以后,,市面上甚至陸續(xù)出現(xiàn)“東坡肘子”,、“東坡豬蹄”、“東坡下水”,、“東坡舌頭”……
至此,,蘇東坡與豬肉結(jié)下不解之緣分,成為豬肉的最佳代言人,。
豬肉的香氣和著《豬肉頌》的旋律,,一夜之間,朱記即一躍成為城中最炙手可熱的品牌,,婦孺皆知,。
這點(diǎn),自然在云錦書的意料之中,。
但令云錦書意外的是,,蘇東坡的個人魅力,竟然在此件事中被完全釋放出來,。
其熱度絲毫不亞于當(dāng)日李白《將進(jìn)酒》剛剛出圈時的程度,。
“葉風(fēng),原來男子買菜做飯,,是如此令人震驚的一件事情,?”
云錦書和葉風(fēng)坐于上東街附近的茶肆之中,聽那臺上說書之人將蘇東坡贊美頌揚(yáng),,大大的眼睛之中,,滿是疑惑。
葉風(fēng)微微笑道:“君子遠(yuǎn)庖廚,,你可曾見過男子入廚做飯,,伺候家人的?”
云錦書拼命點(diǎn)點(diǎn)頭,,幾乎要脫口而出——“我見過我見過,,米其林大廚十有八九都是男性。而且男生做飯真的會增加好感的”,。
可瞧見葉風(fēng)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忽又意識到這是在某個封建落后的古代。
男子為尊,。
女子相夫教子,,料理家事,。
男子妻妾成群、花天酒地,。
這是一種更深蒂固的意識,,從未有人覺得有任何不妥。
亦從未有任何一個男子能像蘇老那樣,,可以洗手煲羹湯,,為夫人奉上一份獨(dú)家美食。
故而,,“東坡肉”一出,,喚醒的不僅是人們對美食的向往。
更是人們對夫婦之間相敬如賓,、互相理解的美好家庭氛圍的憧憬,。
那些深陷家庭瑣事的夫人小姐們,終于有了一個具象的,、活生生的崇拜對象,。
誰說男人不可以做飯?
誰說生活不可以是另外一副景象,?
不少朝廷官員深受感染,,公務(wù)之余不再留戀煙花之地。
而是奔赴菜場,、肉鋪,,為家人買菜做飯,一大家其樂融融,,氛圍空前良好,。
社會矛盾亦自然而然減少許多。
受益方頗多,。
只有一人,,悶悶不樂。
戒飯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自家的二百五主子,他又發(fā)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