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無劍勝有劍的境界
“意境古體詩!”常青和王正齊齊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答案,。
之前鐘林吟出兩句詩的時候兩人都有這個感覺卻不太確定。
但當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兩句一出的時候,,七言古體詩便確認了。
七言詩的標準,,當以律詩為模板,,注重對仗,格律音調(diào),。
但有一種詩追求極高的意境講究渾圓天成,,為了不破壞意境的整體感會拋開格律,拋開對仗,,拋開音調(diào),。
以追求意境之極致而做的詩。這類詩,,文獻中出現(xiàn)過但現(xiàn)存的詩作之中卻早已沒有,。
平行時空中,詩仙李白就是這類走意境的神仙級詩人,。他的多數(shù)詩都不是律詩,。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fù)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這些震耳欲聾的詩句沒有嚴格的對仗,沒有嚴謹?shù)母衤傻恳粋€字都仿佛照耀萬古的星辰一般在星空閃耀,。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萬古畫面,千年滄海桑田,,都匯聚在這四句詩之中,。跨越千年的時間,,空曠而寂寥,。
能領(lǐng)悟的,也僅僅有些感覺,,感覺鐘林的這幾句詩不簡單,。比如詩詞造詣極高的陳皮牧,比如擁有惠蘭詩心的邵思雨,。
但不能領(lǐng)悟的,,卻只道鐘林你終于翻車了啊,就這水平也能配得上與歷代大詩人并列的當代詩人,?要對仗沒對仗,,要格律沒格律,甚至連押韻都不整齊的詩也拿得出手,?
這種水平,,我五年級就能做出來了。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一詩落盡,,身后已是一片寂靜,。
聽著都表情不一,感悟不盡相同,。
這首詩是非常經(jīng)典的門檻在門內(nèi),。看著平平無奇,既沒有對仗也沒有格律,,但細細品味之后卻又非常的不簡單,。
三個當代大文豪已經(jīng)品出了三味,,但三人都沒有開口說話,,仿佛是有意要考校眾人一般。
有點感覺的人還在品味,,覺得這詩做的一般的人也不敢貿(mào)然開口說話,。說對了還好,說錯了那就成笑話了,。
“奇怪……”
陳皮牧手掌中不斷的戳著腰間別的和田玉子,,臉上已經(jīng)糾結(jié)成了一個包子。
“這詩沒有一點轉(zhuǎn)折……流暢,,極其流暢,。從昔人兩個字出來之后,后面的詩句一氣呵成,,這是以意境駕馭文氣的詩,。”
“皮牧,,那這首詩寫的好還是不好?。俊蹦狭暌徊抛拥吐暅愡^來問道,。
“思雨,,你對詩的意境感觸最敏感,你分析出什么了,?”
“再等等,,感覺隔著一層紗,有些感覺卻又說不出來,?!鄙鬯加暧⒚嘉Ⅴ具t疑說道。
背著眾人仰望遠處的鐘林,,這一刻有點慌了,。
難道選錯了?難道這首詩雖然和黃鶴樓同名卻是一首涂鴉之作,?
鐘林不敢轉(zhuǎn)身,,只能故作深沉的看著遠處,一副我的目光所至,,只有詩和遠方的樣子,。
“哎!失職啊,!這么一首絕倫的七言古體詩,,我們教出來的最頂尖的學(xué)生竟然看不懂……”蘇文珠輕聲一嘆,頗為傷感,。
這話一出,,讓那些原本想要說這首詩也就這樣,一般般的學(xué)生再次收起心神,,從頭開始回味這是首詩,。可就算再咀嚼一遍,,也感覺平平無奇,,咕嚕一聲就咽下去了。
“皮牧,,我看你糾結(jié)了這么久,,也想不出來?”王正嗤笑一聲問道,。
“老師,,我能感覺這首詩的意境深遠,畫面感極強,,但這首詩的對仗和格律卻又……對不上,。還有就是這首詩給我的感覺很平滑,沒有轉(zhuǎn)折,。
詩肯定是好詩,,但學(xué)生才疏學(xué)淺不能領(lǐng)悟其精髓,還請老師指點,?!?p> “這首詩是七言古體詩,七言詩一般會作律詩,,嚴格按照格律對仗而寫,。但七言古體詩中以意境御文氣的詩卻不在此列,之所以不按照對仗格律,,就是為了不讓格律破壞了詩的整體意境,。
怎么正確讀懂這首詩的辦法也很簡單,如果你從未來過黃鶴樓,,從未看過這黃昏景致,。給你一張紙,一支筆,,一首詩,,你能畫出這萬道美景么?”
“這……應(yīng)該不能吧?”陳皮牧遲疑的說道,。
“能,!”突然,邵思雨眼中光芒亮起,,“別的詩不行,,這首詩可以?!?p> 陳皮牧一愣,,隨即細細回味一遍后恍然大悟,。
“我靠,,牛逼!”
“想明白了,?”
“鐘神不愧是鐘神,,牛逼!”陳皮牧一臉崇拜的對著鐘林抱拳,,“這么復(fù)雜詳細的景物,,你竟然能填補的這么自然。還讓我回味了這么多遍都沒有看出來,?!?p> “過獎過獎!”鐘林只好抱拳敷衍回道,。
“你既然想到了就給大家解釋解釋,。”
“同學(xué)們,,鐘神這首詩,,詳細的描繪了站在黃鶴樓看日暮黃昏的美景。
這首詩中,,包含了遠景近景,,從整體到分類,晴日,,白云,,日暮,江水,,茂密樹木,,芳草萋萋,甚至是時間,,空間,!這么多詳細的美景卻凝縮在這八句詩,五十六個字之中。
如果是畫一副動態(tài)畫卷的話,,這首詩就是一副畫卷的落筆方式,。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這是立眼,,這一副畫中,黃鶴樓便是陣眼,。
主體意境便是空曠,,寂寥。所以色彩是鮮艷的,,意境是深遠的,。
前面兩句點明了空間,而后兩句便是時間和遠景,。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滄海桑田,,時代變遷的歷史感覺就在這兩句詩,,幾片云中溢出,鋪滿整個畫卷,?!?p> 聽這么一解釋,后面的自然也就不需要多做解釋了,。
后面四句就是填充這張畫卷,,晴川歷歷漢陽樹,艷陽下的山川,,茂盛的樹木,。芳草萋萋鸚鵡洲,鸚鵡洲上,,樹木成蔭,,芳草成田。
日暮黃昏,,鄉(xiāng)愁何處安放,?漓漓江面之上,孤舟遠去,,離家的路人望著這個黃昏,,聽著歸家的鳥兒叫聲,思鄉(xiāng)之情充實胸膛,。
好一副如照相一般定格的畫面,,一張炫彩的照片,,卻被壓縮著在五十六個字之中。但照片只能承載美景,,卻無法承載鄉(xiāng)愁之情,,不能承載千古寂寥的情感。
但詩,,卻可以,!
在這樣流暢鋪設(shè)出的畫面面前,對仗只會影響畫面的協(xié)調(diào),。
情景交融渾圓天成,,這才是這首詩的精妙之處。
想通了這一點,,所有人看向鐘林的眼神也都發(fā)生了改變,。
果然,不該對鐘林的實力產(chǎn)生一絲動搖,,就算你以為了鐘林的翻車,,更可能是自己水平太低,無法領(lǐng)悟鐘林的境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