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揚(yáng)州火起
御史本就是風(fēng)聞奏事,,此時在殿上的這一番話,仿佛一把尖刀,,直插裴炎的后腰,。
殿上的百官此時更加惶恐了,心說這今天都是些什么事啊,,也太刺激了,。
百官都知道,如今的皇帝李旦是個性格內(nèi)斂,,又不喜朝政的人,。
如果此時太后還政于帝,身為顧命大臣兼宰相的裴炎無異于是最大的受益人,,更何況裴炎乃是當(dāng)朝宰相中資歷最老,,官職最高的了,。
所以,作為御史的崔詧有理由懷疑裴炎是想借此次叛亂為由逼迫太后返政,,而后他便可以架空皇帝,,獨(dú)掌大權(quán)。
想到這里,,人們不禁想起三十年前那位一手遮天的宰相——長孫無忌,。
兩人同為顧命大臣,同為元老,,同為宰相,,又都是主少國疑之時,眾人越想越不敢想,,甚至有些官員在心中默默支持著崔詧,。
武則天怒不可遏,心中想起裴炎之前和自己做了一連串的政治交易,,不正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大的權(quán)力,,更高的地位。
但事到如今,,無論裴炎是不是真的包藏禍心,,謀求個人利益已經(jīng)不重要了,從裴炎膽大妄為的說出那句要求武則天返政的話的時候,,他想借助此次叛亂來逼宮的意圖便已經(jīng)暴露出來了,,這怎么還能忍得了?
于是,,崔詧的話音剛落,,武則天便當(dāng)堂下令,要將裴炎抓起來,。
幾名早就握刀在手的千牛衛(wèi)立刻上前,,將裴炎按倒在地。
于是,,在光宅元年的十月初七,,當(dāng)朝最為炙手可熱的一代權(quán)相,入獄了,。
裴炎被抓之后,,武則天立刻下令,由左肅政大夫騫味道和侍御史魚承曄負(fù)責(zé)審問裴炎,。
之后,,朝會便在眾官員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沉默中結(jié)束了。
入獄之初,,裴炎義正言辭,,不肯屈服,,有人勸他向武則天阿諛諂媚以求免罪,裴炎卻嘆氣道,,
“我身為宰相尚且入獄,,太后怎么可能還會給我生路?!?p> 然而此時,,詔獄之外又是新一天的朝會,百官朝拜之后,,武則天端坐在御塌之上,,鳳閣舍人李景諶出班奏道,
“啟稟太后,,微臣近日在城中聽到一首童謠,其中意思,,直指裴炎謀反一事,。”
武則天聽完眉頭一緊,,“說出來聽聽,!”
“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dāng)?shù)钭?!?p> 眾官員各自交頭接耳,他們中聽過這句童謠的不乏少數(shù),,但都不知道其中意思,,今天見李景諶信誓旦旦的說這與裴炎謀反有關(guān),都來了興致,,短暫的討論之后,,站在那里凝神靜聽。
“此童謠何解,?”武則天問道,。
“啟稟太后,所謂一片火,,兩片火,,合起來就是個“炎”字;緋衣二字摞在一起便是個“裴”字,;小兒為“子”,,當(dāng)?shù)钭鴦t表示“昌隆”,取個“隆”便是裴炎的表字“子隆”,,整句童謠再合起來解釋,,就是裴炎裴子隆就要坐在正殿當(dāng)皇帝了,!”
此言一出,滿座嘩然,,誰能想到這區(qū)區(qū)一句童謠竟能這樣解釋,。
武則天聽完也是柳眉倒豎,嘴唇微微抽動,,半晌方歇,!
武則天下令,任命騫味道為檢校內(nèi)史,,同鳳閣鸞臺三品,,李景諶則升任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共同審問裴炎一案,。
遠(yuǎn)在千里之外的揚(yáng)州,大都督府內(nèi),,眾人正因?yàn)檫M(jìn)攻路線而激烈的討論,。
以軍師魏思溫為首,認(rèn)為大軍既然是以匡復(fù)李唐皇室為口號,,就應(yīng)該一路高歌猛進(jìn),,直抵洛陽,這樣一來,,天下諸王知道大軍的意志,,便會云集響應(yīng),那樣大事就能一戰(zhàn)而定了,。
以左司馬薛仲璋為首的一眾人則認(rèn)為金陵有帝王氣象,,北有長江天險(xiǎn),足以固守,,應(yīng)該先攻占常州和潤州以為基礎(chǔ),,再徐徐向北以圖中原,則霸業(yè)可興矣,。
雙方各執(zhí)一詞,,李敬業(yè)舉棋不定,于是讓眾人先回去休息,。
駱賓王回到客棧,,悶悶不樂,鄭東見狀過來詢問,,駱賓王把白天在大都督府時兩派爭斗的事告訴了鄭東,。
鄭東對于李敬業(yè)黨羽的派系之爭心知肚明,但沒想到這么快就起了沖突,但考慮到人身安全問題,,便問起了駱賓王的立場,,
“師父今日在堂上可曾支持或反對過哪一方?”
“為師有自知之明,,故而一言未發(fā),。”
“就應(yīng)該這樣,!”鄭東在心中大叫了一聲好,,“這種事情就不應(yīng)該參與?!?p> “可是…”駱賓王微微搖頭,,“可是這樣搖擺不定,作壁上觀也不是個辦法啊,?!?p> “沒關(guān)系的,師父,?!编崠|胸有成竹,“這種左右都是死路的選擇,,作壁上觀也沒什么不可以的,,只要不像李衛(wèi)公那樣就行了,?!?p> 聽鄭東說起玩笑,駱賓王終于稍微放松了一些,,吃過鄭東做的晚飯,,又聊了一會兒,便躺下休息了,。
第二天,,大都督府內(nèi),還是昨天的議題,,看李敬業(yè)的臉色和目光所指,,駱賓王覺得似乎薛仲璋的策略占了上風(fēng),然而魏思溫依然堅(jiān)持己見,,
“英公,,您應(yīng)該知道,山東豪杰受武氏迫害已久,,心中早有怨恨,,近日朝中又傳出武氏要處置韓王魯王,以致諸王也都憤憤不平。此時您高舉義旗,,揮軍北上,,山東百姓胡不簞食壺漿以迎大軍?此時不趁勢建功立業(yè),,反而妄圖王氣而裹足不前,,豈不是自散人心?”
這時候就能看出來,,李敬業(yè)和李敬猷是親兄弟了,。
李敬業(yè)之所以看好薛仲璋的主張,一來是因?yàn)槔罹礃I(yè)也有私心,,誰不想大權(quán)在握,,爵賞由心?
二來,,李敬業(yè)也不想和山東諸王平分功勞,,如果諸王也參與了,那誰還記得他這個小小的英國公,?
看到李敬業(yè)瞇著眼睛,,略微斜視著魏思溫的表情,駱賓王大為震驚,,這鄭東果然料事如神,。
明明薛仲璋的策略必定會失敗,卻不會被李敬業(yè)拒絕,;而魏思溫的想法才是正論,,卻又不會被李敬業(yè)所接受。
果然兩條路都是死路,,駱賓王也終于明白為什么李敬業(yè)對李敬猷的任性妄為視而不見了,,這哥倆的性格就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駱賓王心中跌宕起伏,,微微靠后一些,,低著頭一言不發(fā)。
李敬業(yè)說話了,,
“不然,!魏軍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建功立業(yè)者如果沒有城池為屏障,,那就猶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站不住腳跟的,!”李敬業(yè)環(huán)視一圈,,“武侯諸葛亮曾給先主作《隆中對》,以武侯之大才,尚且要占據(jù)荊益,,方能施展才能,,徐圖中原!”說罷,,李敬業(yè)又看了一眼魏思溫,,接著說道,“今者,,老夫自視不如先主,,魏軍師恐怕也不及武侯,所以,,我等可依據(jù)前人遺策,,南下常潤,保其巖阻,,再選精兵,,徐圖北上!諸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