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樂今年四十歲,是臨安成外牛家村的一名書生,這年頭讀書人不受重視,,能考上科舉的萬中無一,牛文樂也早絕了讀書出仕的念想,,現在在村中做一個私塾先生,聊以糊口,。好在村民對于識文斷字的人多少還有些尊敬,,所以平時保正攤派稅糧時也不會太過盤剝他。
家里有幾畝薄田,,在書塾中教書掙份束脩,,加上能寫會算,三不五時還能幫助村里大戶做些采買抄寫的工作,,所以平常牛文樂的日子也還過得去,。
這天一早,牛文樂就跟著村里的牛老爺還有保正出門,,去往錢塘縣衙更換新的地契,。
這兩年天氣不好,江南雖然還能活人,,但小災也是不斷,。
今年夏天一場洪災后,,牛家村許多田地都減產了,,秋天打下來的糧食比往年少了一半。
到了隆冬時節(jié),,農戶家的存糧漸漸吃完,,便難免要挨餓,佃戶只能逃荒或餓死,,而有幾畝田地的人家便只得典賣田產換一點糊口的糧食,。
因為牛老爺每次去改田契都會請他同去,牛文樂心中一算,,也是驚訝,,今年過后牛家村怕不是一多半的田產都要進了牛老爺的名下。
在錢塘縣衙門口,,辦完過戶的牛老爺一臉輕松,,拿出一個紙包,,和牛文樂道:
“文先生今天辛苦了,這點意思,,路上喝酒暖暖身子,。”
牛文樂躬身雙手接過,,連連道謝,。
牛老爺送完銀子,便和保正一同拜別牛文樂,,好不容易進城一趟,,他自然要和保正同去瀟灑一番。而牛文樂慣常是去不起的,。
牛文樂獨自走在臨安街頭,,偷偷摸著牛老爺給的謝禮,從寬窄厚薄上至少也是五兩寶鈔,。
牛文樂心中想:大概明年,,牛老爺莊子的圍墻又要加高幾米,為牛老爺種地的莊客又要增加許多了吧,?
牛老爺和保正笑得開心,,牛文樂卻有些害怕,他是讀過書的,,每每幫牛老爺過戶了新的田土,,他就難免想起以前在書上讀過的“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的描寫,。
這可是國家變動的征兆?。?p> 可想到這里,,牛文樂又忍不住嘆了一口氣,,而今這大申朝,難道不比書上那漢末,、唐末么,?
據說今年黃河又是大災,死了不知多少人,,脫脫丞相想要修河堤,,百姓卻已被徭役壓的苦不堪言,還傳出了什么“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詩句,。
而今見得四下盜匪也漸漸多了,那泰州的張士誠,,慶元的方國珍,,滿天下的白蓮教,,又哪個是好相與的。
前幾天打著方國珍征糧招牌的信甚至送到了臨安城外的牛家村來了,,雖然最后好漢們也沒真來索糧,,但也把牛老爺嚇得魂不附體,幾天睡不著覺,。
哎,,牛文樂心想,也不知這大申朝廷能撐的多久,,自己這碗安樂茶飯還能提心吊膽的吃上幾日哦,?
牛文樂心中惴惴,走了一陣,,不絕已來到一處鬧市,。
抬頭,眼前已看見一家書鋪,。
唉,,好在還有幾本書可以看。牛文樂心想,。
讀閑書已是而今日子里他僅剩不多的消遣了,。
他放下愁情走入書店。
今天書店的人似乎比往常忙碌許多,,很多人擠在門前搶書,,伙計前后奔跑不斷上貨,掌柜的也走出了柜臺,,站在書架前指點著什么,。
牛文樂知道這是元貞社社刊發(fā)行之日常見的景象。他也走上前去,,想買一本元貞社刊,。
牛文樂喜歡看戲本,而元貞社刊每期都會有些不錯的戲本,,而且售價只要兩錢一份也算便宜,。
有時牛文樂也會買大都來的玉京社刊或者兩湖來的集賢社刊來看,,至于本地的小結社,,比如春鳴社等的社刊,雖然無聊時也值得一看,,但一來戲常不好,,二來因為銷量不好刻板成本高,只能降低印刷質量,,看起來觀感也不佳,,所以牛文樂很少會買,。
他走進店里,想要問伙計要一份新出的元貞社看,,但還沒站定,,就被后面人推著向前走。
耳邊只聽得不斷有人問:“有元貞社么,?”
又有人說:“我要一本元貞社,!”
“給我拿一本?!?p> “我要三本,!”
牛文樂被擠到人前,還沒說話,,就見掌柜擦著汗出來道:“諸位客人,,諸位客人!本店當月的元貞社社刊售完了,,勞你們耐心等待,,我馬上差人去調!”
店外許多擁擠的顧客瞬間發(fā)出一聲失望的悲呼,。
牛文樂也是心道倒霉,,怎么剛剛輪到他就沒有了。
許多客人直接罵起來,,掌柜的只能道:“我們的貨馬上調來,。”他沒有辦法,,突然拿起一本小書道“元貞社刊雖一時沒有,,今日卻是出了新的春鳴社刊,如此厚只賣一本四錢寶鈔,,也是很好看的,。”
眾人只道:“誰看春鳴社的戲本,?我們要看元貞社,。”
牛文樂也是滿心失望,,他已經決定在臨安城關城門前回牛家村卻是沒時間再等,,所以只得先走了。
想了想,,牛文樂看了一眼那厚厚的春鳴社特刊,,雖然對質量不抱希望,但這書如此厚只賣四錢寶鈔十分便宜。想著寫得再差,,拿回去聊做解悶也好,,于是便拿起一本小書。
牛文樂見書籍正面印著《牡丹亭》三個大字,,還有一行小字“春鳴社特刊”,,下面寫著作者名:白鵬飛。
牛文樂想了一番,,卻是不認得,。
隨手一翻,內容字體清晰,,印刷的十分不錯,,而且書本只有手掌大,精致美觀倒是讓他意外,。
牛文樂想著這書雖然小,,但厚度很厚,算算少說也有四五萬字,,若以正式圖書的價格來說,,四錢卻實在算很便宜,更別說印刷還如此精美了,。
牛文樂下定決心,,付了錢,帶著袖珍書走出書店來,。
站在路邊,,他隨手翻開《牡丹亭》。
翻開第一頁牛文樂臉上便露出奇怪的神色,,這么厚一本書,,第一頁居然大半是空白的,只有一句話“開篇不談‘牡丹亭’,,讀便詩書也枉然,!”
這口氣也太大了?而且印書時作者未免太不要臉了,。牛文樂心里對《牡丹亭》的印象一下降低了許多,。
翻到第二頁,卻是目錄,,標記了每一出的標題和對應頁碼,。
一看目錄,居然有十幾出,,而且最后一出叫“診祟”,,顯然也不是完結的模樣,。
他翻到封面一看,,果然見封皮上寫著“上卷”,。
這說明這戲至少還有一卷,牛文樂有些驚訝,,這年頭的雜劇基本就是“起承轉合”四折家一點楔子,,這戲居然如此之長?怕不是個又臭又長的裹腳布,?
牛文樂隨手打開第一出的“標目”,。
這算是全戲的總綱,用幾首詩說明戲曲大概內容,。
只見開篇寫著首《蝶戀花》:“忙處拋人閑處住,。百計思量,沒個為歡處,。白日消磨腸斷句,,世間只有情難訴。玉茗堂前朝復暮,,紅燭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
牛文樂突然有些愣,,這詞好,,而且寫的有點太好了,甚至是讓他有些不適應,。
所謂詞是詩余,,曲是詞余。詞是因為宋人不想受詩的格律才發(fā)展出的長短句,,而曲則更是申朝人不想守詞的格律而進一步發(fā)展所得,。本就是下里巴人的東西,用語自然難免粗俗,。
看看這時戲曲里詩詞的基本水平就明白了:“滿腹詩書七步才,,綺羅衫袖拂香埃。今生坐享榮華福,,不是讀書哪里來,?”出自白樸名作《墻頭馬上》。
勉強也能說是詩,,但意境實在不是很高,,白樸的作品都是這樣其余普通水平的曲家就更看不得了,。
所以牛文樂突然在雜劇里看到牡丹亭中這種細膩的詞時,那感覺就像后世刷短視頻時突然看到了國際頂尖級別的特效一樣,,那還不喜出望外,?
一首好詞讓牛文樂對牡丹亭的期望回到了正常水平,他收起輕視,,開始仔細閱讀,,這一讀,牛文樂不禁越來越心驚,。
牛文樂發(fā)現《牡丹亭》里這種精致巧妙的曲詞不是一處,,而是好詞就像不要錢一樣,首首精致,。
而且戲詞寫的也好,,《牡丹亭》的寫作技法已經進入心理描寫階段,不是此時還在粗疏的講故事的申朝雜劇可比的,。
就像后世的愛情小說一樣,,人物的一點點小心思都能成為《牡丹亭》的描寫對象,對少男少女心理的把握更是讓人代入感十足,,這種細膩描寫對此時人來說簡直是新奇無比,。
牛文樂看著看著,已經從吃驚到贊嘆,,到享受,,最后忍不住沉迷進了《牡丹亭》的世界,跟著作品中的男女主角去體會他們的愛情,。
看到杜麗娘游園驚夢一節(jié),,他一個中年人居然也回憶起了自己年少時情竇初開的時光,不禁怦然心動,。
不知不覺,,他便把整本書翻完,再抬頭才發(fā)現居然已經傍晚了,。
牛文樂發(fā)覺自己站在街頭看書看得呆滯,,連時間都忘了。此時城門已閉,,他也只能投客店住宿,。
捏著那《牡丹亭》,牛文樂卻忍不住想今晚點燈再看一遍,,他從沒看過如此令人著迷的作品,!而且不止是故事好看,《牡丹亭》的詩詞也絕對值得他好好玩賞一番,。
“此書寫男女之情,,還勝《西廂》百倍,!”
牛文樂突然很慶幸自己沒有買到元貞社刊,而是買了《牡丹亭》這絕對是他看過最好的劇本,!
而此時的臨安城里,,許多意外讀到《牡丹亭》的人,也都處于和牛文樂一般的震驚之中,。
震驚之后,,就是自發(fā)的宣傳,。
很快,,一句“平生不看《牡丹亭》,讀遍詩書也枉然”的話,,悄然在臨安的識字人群中流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