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任做夢都不會想到,能在房山縣這么一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見到當朝太孫這樣的大人物,。
剛開始聽到前來通傳的錦衣衛(wèi)傳話說太孫殿下已經到了縣衙門外,,縣令大人趕緊出來接駕。
唐三任第一想法就是哪里來的騙子敢來縣衙戲弄本官,,真覺得本官好欺嗎,?
可是當錦衣衛(wèi)亮出令牌,唐三任一眼就認出那是真的令牌,,畢竟也是在國子監(jiān)混過幾年,,見過一些大世面。
我老唐這是要走運了嗎,?唐三任一股無比的幸福感從心頭升起,。
太孫殿下是多么尊貴的人,能夠紆尊降貴來到小小的房山縣,,若是能夠把握住機會,,唐氏一族飛黃騰達不遠矣!
這唐縣令一陣風一般奔出縣衙,,迎面就看到了牽著馬等在縣衙外的朱瞻基一行人,。
二話不說,,唐縣令隔著老遠就跪倒在地,高呼道:“不知太孫殿下駕到,,卑職房山縣令唐三任有失遠迎,,請殿下降罪?!?p> “不知者不罪,,唐縣令快快請起?!敝煺盎@是第一次獨自面對這種芝麻綠豆般的小官,。
雖然對這個房山縣令諂媚的姿態(tài)有些不喜,,但是卻沒有表現(xiàn)出來,,他不想給底下之人留下刻薄寡恩的印象。
“謝殿下不罪之恩,!”唐縣令站起身來,,也不撣去粘在身上的灰塵,就規(guī)規(guī)矩矩的站在朱瞻基的身后俯首聽命,。
“唐縣令,!”
“卑職在!”
“本宮來貴縣是想請縣令幫個忙,,不知唐縣令可否愿意,?”
“請殿下吩咐,只要卑職能做到的,,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沒那么夸張,,本宮想在你的房山縣招募一些護衛(wèi),,房縣令能否給貴縣發(fā)個告示?”
唐三任有些遲疑了一下,,問道:“殿下打算招募多少人,?”
“陛下允諾本宮招募一個千戶,一千人足矣,?!?p> “殿下!房山山多地少人口稀薄,,若是從本縣強抽一千人,,本縣的青壯勞力就會為之一空,沒有了青壯的家庭生活就會陷入困境,,還請殿下三思,?!?p> 朱瞻基一聽唐三任的話就知道對方誤會了,以為自己來房山是要抽丁入伍,。不過卻對這個縣令有了一些好感,,這不是一個為了逢迎毫無底線的人,還有最起碼的良知,,能夠為治下百姓爭取權益,,這樣的官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古代雖然沒有什么義務兵法,,但是在大戰(zhàn)來臨的時候,,常常會采用抽丁的方式強征入伍,有點類似民國的拉壯丁,。
這種做法最傷民心,,不到萬不得已,沒有哪個統(tǒng)治者會采用這種斷自己根基之事,。
“本宮只是讓你發(fā)個告示,,曉諭房山百姓,就說本宮前來招兵,,年齡在十六到二十五歲的青壯男子都可以報名應征,。月餉一貫,衣食住行全包,。應征者一旦被選中,,發(fā)放五貫錢作為安家費。所有軍餉全部以銅錢與白銀結算,,按月按時發(fā)放,,絕不拖欠?!?p> 唐三任長出了一口氣,,他雖然很想飛黃騰達,但是做人最基本的良知還是讓他不能毫無原則的迎合上位者,。
既然太孫殿下不是強征入伍就行,,若是真能每月發(fā)放一貫錢,一貫錢可以買四石糙米,,完全可以讓一個五口之家飽食,。
“太孫殿下,卑職這就去辦,?!?p> 唐縣令召集起三班衙役,寫好告示,,分派人手四處張貼誦讀,。
之所以要將告示上的內容讀出來,,是因為這時代的農村人大多都不認字,若是沒人將告示內容講明白,,這告示就等于白貼,。
整個房山縣也沒有多大,兩天時間整個縣城都知道了太孫殿下要在房山縣招募親衛(wèi),。而且給出了豐厚的報酬,,這讓終日勞作也吃不上幾口飽飯的黔首百姓萌生了去試一試的想法。
可是太孫的兵待遇是好,,條件也很苛刻,。
所有應征者必須是三代沒有作惡的良家子,必須要有鄉(xiāng)鄰作保,,而且年齡還卡在了十六到二十五歲之間,。
這兩個條件就淘汰了大半,剩余條件合適的青壯除了少部分不愿意當兵賣命的,,大部分青壯都涌向房山縣城,。
朱瞻基將征兵點設在了縣城東門外,,征兵點立著一根五尺多高的木樁,,前來應征者矮于木樁者全部淘汰。
經過身高初選的青壯在錦衣衛(wèi)的指揮下排列好隊伍,,朱瞻基一聲令下,,所有通過初選的青壯全部繞著房山縣的夯土城墻跑兩圈。在二刻鐘的時間內跑完(半個小時),,完不成者繼續(xù)淘汰,,這些老實聽話的農家子弟也不知道當個兵為啥要繞著城墻跑,卻沒有任何人敢于提出質疑,。
房山縣城周長五里,,典型的五里之城,兩圈下來就是十里地,,在二刻鐘的時間跑完需要的不僅僅是速度,,更重要的是耐力。
這需要很好的身體素質,,以大明農村百姓的生活水平,,身體素質好的真心不多。兩圈下來又淘汰掉一半的青壯,,能夠在二刻鐘時間跑完兩圈的青壯經過清點只有五百多人,。
朱瞻基知道這已經是整個房山縣的精華所在,大明與他夢中所見的那個時代差的太遠,。
這樣的兩圈十里路,,那個時代隨便一個青壯年都能在二刻鐘的時間完成,。大明要走的路還很長啊,!
朱瞻基審視著這些通過考核的新兵,,大聲說道:“恭喜你們通過了本宮的新兵考核,接下來你們將和本宮一起接受為期一個月的新兵訓練,。
今天本宮準你們一天假,,你們帶著安家銀子回家與家中親人告別。明天這個時辰來到這里,,只有準時來到這里的人才能真正成為本宮的兵,。都聽明白了沒有?”
“聽明白了,!”青壯們參差不齊的回答,。
“既然大家都聽明白了,都去唐縣令那里登記造冊,,所有人憑著戶帖領取安家費,。”
一聽說馬上就要發(fā)給銀子了,,青壯蜂擁而上擠到唐三任的書案前,,都想第一個領到銀子。
這些農家子弟活這么大,,見過銀子的并不多,,大多數(shù)時候黔首百姓接觸到的都是銅錢。
看著亂哄哄的人群,,朱瞻基冷笑一聲命令道:“錦衣衛(wèi)給本宮打,,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給他們立好規(guī)矩?!?p> 雖然只是一個小旗的錦衣衛(wèi),,但是錦衣衛(wèi)飛魚服繡春刀的裝扮就讓普通百姓不敢造次。
一頓棍棒下去所有人都老實了,,青壯們才明白錢不是那么好拿的,。
終于整理好隊伍,五百多人排成五隊,,逐個進行登記,,確保每一個人的信息都準確無誤。

半老夫子
感謝一切葉子,、王道榮,、我是你的小夏夏啊溫暖似眼光、書友18125779、殘陽之雪,、翁萊,、鶯影瑩盈2、翁萊f等書友的推薦票支持 繼續(xù)求收藏,、求推薦,,特別說明一下本書合同已經寄出,下周就能改狀態(tài),,趁著沒有改狀態(tài),,書友們抓緊時間免費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