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
村上的讀者大概都困擾著這個問題,,國境以南和太陽以西到底有什么。
老實說,,我不太被這個問題困擾,,我想了一下為什么,大概我不是村上的讀者...
日本的小說我讀得不多,,究其原因是我覺得日本人寫的東西太容易走不出來了,。要么是根本讀不進(jìn)去的那種淡得幾近索然無味的語調(diào),要不就像人間迷霧一樣的惘然,。
但日本的私小說有一種“氛圍感”,。我還沒在國內(nèi)或者西方的小說中讀到過這種感覺,,是一種非常難描述的感受。
就好像縹緲的霧氣,,根本看不清楚前面有什么景象,,是河還是路,。這又不同于偵探小說的謎團(tuán),,它不需要解答,那種薄薄的白霧里你都不需要用手或者是手杖去試探前路,,停留或者行走都不重要,,你要愿意可以一直在原地打轉(zhuǎn)。
我以前給人安利青山七慧的時候,,總會說我喜歡看她寫小說是因為我覺得看完之后跟沒看一樣,。是真的,她寫的所有小說我都看過,,現(xiàn)在一個字都想不起來,,主角的名字或是故事的情節(jié),只剩下一種模糊的印象,,一聲溫柔的嘆息,。
其實這種氛圍感也讓人有種恍恍惚惚的壓抑,不是什么生活的重壓,,不像是有一塊石頭或者是夜里睡覺將手?jǐn)R在了胸脯上的窒息感,,而是它輕輕地附著在你的身上,不太具體,,卻如影隨形,,久而久之才發(fā)覺原來人生也就不過如此。
日本自殺率高肯定是拋開生活壓力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的,。但我講不清,,這大概也是文化的作用吧。
-
回到文本上,,我倒是覺得國境以南太陽以西什么都沒有,。
更具體一點的問題是島本究竟是初君的幻想/執(zhí)念還是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故事。
我感覺我中毒太深,,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永遠(yuǎn)都要歸因于“虛無”,。我覺得村上春樹自己也未必講得清楚這種問題的答案,是我我就會說:“你覺得是什么就是什么,?!?p> “國境以南”這個詞在小說里有具體的闡釋,那首歌里唱的不過就是墨西哥而已,,于是島本和初君在知道這個真相之后都一陣失落,。
失落,。對,“也不過如此”的失落,。就像期待了很久的景色真的涉足時除了平庸的荒蕪就一無所有,,奮斗來的生活不過也是雞零狗碎的一地雞毛。
既然是這樣,,那我們在期待什么呢,。這可能就是那種氛圍感的來由吧。
我覺得中國人很難理解這種感受,,因為植根在我們生命里的文化就是“追”,,夸父追日精衛(wèi)填海這樣的神話來的,即使知道盡頭什么都沒有但也非得要去看看的那種執(zhí)著,。
但這本書不是,,它寫的是我知道盡頭什么都沒有,那我就不要去了,,我就在我生活的這個圈子里兜兜,,斗轉(zhuǎn)星移日夜更替年復(fù)一年,雪下了又下,。
人不見就不見了,,難過也好悲拗也罷,就這樣吧,,就這樣吧,。
生也好死也好,不過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