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僧
一位書生正在趕路的途中,,眼見天色漸黑,,又恰好瞧見前面有間破草茅屋,想著歇息一夜再趕路也不遲,,便徑直往茅屋方向走去,。
他在茅屋周圍拾了些柴火,在屋里生起了火,便拿出隨身攜帶的干糧吃了起來,。
天漸漸暗了下來,。到了半夜,天空發(fā)出“轟-隆-隆”的聲響,,緊接著便下起了瓢潑大雨,。書生生的火也早已熄滅,書生蜷縮在屋子的一角,,淅瀝瀝的雨聲和寒冷使他根本難以入眠,。
不知過了多久,大雨似乎沒有削減的跡象,,風(fēng)雨夾雜,,有幾片茅草也已被大風(fēng)刮了去。就在書生想著雨何時才能停時,,他突然聽到外面想起了敲門聲,。
聽到敲門聲,書生心里是又驚又怕,。他想著:這大半夜的,,怎么還有人趕路?且這屋子看著根本沒有人住,,外面那人又何必要敲門,?莫不是撞了什么不干凈的東西不成?
就在書生猶豫要不要去開門時,,門突然開了,,憑借著僅有的一絲光線,書生看到門外站著一個僧侶模樣打扮的人:圓臉,,濃眉,,破舊的僧袍似乎早已被雨淋濕,合著的手看著也好像很干瘦,。不等書生問來人是誰,,那人早已開口說了話:“施主你好,深夜到訪,,多有得罪,!”
書生壯了壯膽,但聲音仍然有些顫抖地說:“你是誰,?來這里干什么,?”
那僧人沒有進(jìn)屋,仍合著手并向書生鞠了一躬,,緩緩說道:“施主勿怪,,貧僧是來自玄空寺的一名和尚。玄空寺原是距此十幾里路的一座寺廟,唐會昌年間,,武宗皇帝下令宣布廢除摩尼教,,下令殺掉所有摩尼教成員,將所有寺廟和經(jīng)書毀掉,。本寺出了幾名不肖弟子,,在寺廟遭遇浩劫之際倒戈相向,大量經(jīng)書被他們燒毀,。貧僧趁動亂之際,在火海中搶下幾部經(jīng)書,,藏匿于此屋里堂的第三塊石磚之下,。后來事情漸漸平息,儒釋道三家漸趨合流之勢,,那幾名不肖弟子卻假借本寺之名到處招搖撞騙,,為禍四方。當(dāng)時他們發(fā)覺我逃離寺廟,,便追我到了此處,,我攜經(jīng)書連奔十幾里路,早已十分疲憊,,再加之他們多人圍攻我一個,,自然不是他們的對手,貧僧無奈,,慘死于門外的一棵槐樹之下,。但好在他們并未發(fā)覺我藏書,多年來也未曾有人到達(dá)此處,,那幾部經(jīng)書也因此而幸免于世,。”
書生已知曉自己眼前的這個僧侶打扮的是鬼魂,,但聽著他的故事,,心中的恐懼卻也消了大半。頓了一下,,仍壯著膽子大聲說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要我把這幾部經(jīng)書拿出來,?但這于我有什么好處?”
由于是黑夜,,并不能完全看清那鬼魂的模樣,,只聽他仍然緩緩地說道:“施主拿出來一看便知?!?p> 按照那鬼魂的指示,,書生果然在里堂第三塊石磚下摸出幾本書來,正待他要轉(zhuǎn)身問那鬼魂這有何意之時,“唿”的一聲,,已經(jīng)熄滅的火堆卻又突然燒了起來,,書生嚇得一哆嗦,驚叫一聲,。往門口望去,,只見那鬼魂果然是個僧人模樣,眼睛低垂,,雙手合十,,卻不說話。書生也沒問他話,,借著火光翻起那幾本舊書來,。他飽讀詩書,看了幾頁,,便看出這些書的不同尋常,。
“你們不是佛門子弟么,怎么這些書里卻還記載著一些道家心法,?”書生略感詫異地問道,。
“施主果然好眼力,”那鬼魂說道,,卻也不抬頭,,不放手,“不瞞你說,,本寺創(chuàng)寺主持年輕時游歷四方,,卻也結(jié)識了不少道友,同他們品茶交談,,頗得其中精髓,,并花了四十余載著成了幾十部經(jīng)書,于八十歲建成寺廟,,取名“玄空寺’,。武宗皇帝自登基之日,就崇信一位姓趙的真人,,向他學(xué)習(xí)法術(shù),,反倒打壓起我們釋家來,殊不知,,儒也好,,釋道也罷,各家融會貫通,,都有救世濟(jì)民之意,,絕無占土掠民之說,。而我此番前來,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施主能將這些經(jīng)書保留下去,,不愿其中佛法心法泯滅于世,!”
緊接著,又是“唿”的一聲,,火滅了,,那僧人騰地而起,迅速消失在雨中,,門也忽地關(guān)閉,,書生眼前一黑,昏了過去,。
多年后,,一位著作等身的官員大家,斥巨資整修了這間破屋,,并收容那些過往的災(zāi)民乞丐,深受百姓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