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雨逢時,若光普大地,。
十五圓月不知隱匿何處,,杜慨手握菩提,在廳內(nèi)靜看雨幕,。
杜默正在溫酒,,桌上擺著棋局,已至收官之際,。
“該我了,。”
兩人揮手間各自撿起棋子,,棋盤上只剩夏秋兩枚棋空,。
杜慨侃侃而談:“這雨來的逢時,卻不見蹤跡,,天邊無云,,直到現(xiàn)在,才能聽到其他聲音,?!?p> 言罷,兩人拿走棋子,,杜默說道:“天圓地方,,卦譜推算。兩年干旱都算不出結果,,今日暴雨也沒兆希,,我想,倒運算記,,是天下大事征辟,,是福希,是禍希,?!?p> “但你信人運天行嗎?”杜慨眼中精芒閃爍,深邃且黝黑,,見杜默不答,,繼續(xù)說道:“久時,何事不是人來決定,?又有何不受人影響,?”
杜慨端著溫酒,喃喃自語:“古史神話,,漏洞頗多,。千百傳說,千尋之蹤,,牽絲折線,。就說李白妹妹名月亮,撈月尋親有誰探究真假,?后事語語不過詩仙賣醉,。此命不為人定?”
溫酒入喉,,初時辛辣,,繼而苦澀,回甘后又有甜味,,滋味豐富,。
“世人如棋,棋手無情哎,?!?p> 說完,杜慨將一枚黑棋落在天元,,杜默拿著棋子,,遲疑片刻,最終落子于冬邊路,。
走了三四步后,,杜慨指著春夏秋三子黑棋問:“儒家、道家,、佛家,,給我講講三者吧?!?p> “三者都為民益,,不知君上想聽為何?”
杜慨把手中棋子放到一旁,,說道:“先講講宗教之意吧,。”
杜默身著黑衣,與夜中深月融為一體,,侃侃而談:“亂世佛強道弱,。佛教多皈依大眾,道教多是救濟災民,。佛重教義,,道重行事。佛講究隨緣,,道講究隨性,。有廣收門徒和黎民之分,雖說佛門常宣能安亂,,可門內(nèi)佛陀卻怕沾惹塵埃之苦,,多不行動。道門修心卻不涉俗世,,但門內(nèi)道士大多隨性,離宗入世,,接濟蒼生,。所以佛強道弱?!?p> “佛教假意,,與道教不同?”
“并非如此,,所處角度,、所做之事、所處位置不同,,思考也就不同,。比如儒,并無門派,。而道教大多門派分散,。佛教則多是合眾?!?p> 杜慨輕撫酒杯,,又問:“那道呢?”
杜默回答:“儒以‘倫’為主,,道的核心是‘命’,,佛講‘見性’。放在當世來看,,儒傳播思想,,佛尋求因果,道則在實際中改變命運。所以亂世中常見道教作為,,只是名聲不顯,。佛教自唐朝興盛,名聲最大,。儒多成為國學,,涉及范圍最廣。道教無欲無求,,不沾名權,,不過王上所問不會只是這些區(qū)別吧?!?p> 杜慨拿起酒杯端詳,,豪爽大笑:“不錯,如果全朝為都,,是否該考慮立為立國教呢,?”
杜默雙手平放在大腿上,說道:“王上,,江湖利十成,,佛教占七成,最適當國教,?!?p> “哦?但佛教本是外來物,,教化之強,,我可不想有朝一日拜入門下?!?p> “佛門有西東之分,、內(nèi)外之別,情況復雜,,雖可強國,,但并非長遠之選,不過我想,,君上并沒打算立任何一者為國教,。”
“不錯,,歷代王朝立國教,,都受諸多牽制。更有甚者,,竟將春夏秋的棋子擺在天元之上,?!倍趴呎f邊把春夏秋三字白棋逐個放在天元的棋子上,只聽啪啪作響,,四顆棋子亂作一團,。
他接著說:“就像佛教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儒家將天下比作棋局,認為人格命運有定,,我們何不如向道教所學,?因果多了,就修煉不好自身了,?!?p> 杜慨深深看向杜默,目光深邃不見內(nèi)里,。他拿起酒杯,,將一半酒倒在地上,說道:“國教之事就此作罷,,我想說的是,滿則倒,,溢則毀,。”
天邊雨滴像是受了驚嚇,,竟停了下來,。
天元的四顆棋子,有三顆出現(xiàn)裂紋,,唯獨那枚黑棋完好無損,。
這時,一個身穿黑衣,、頭戴烏金鬼具的人,,押著一個禿頭進入廳內(nèi),杜慨揮揮手,,站起身來,,面具人松開壓著禿頭的手,拱手退下,。
杜慨看著驚慌失措的禿頭,,幫他整理衣冠,,說道:“你們也該學學本宗之人,菩提本無樹,,何必惹塵埃,?”
威正寒溢,嚇得那人就要跪下,,杜慨猛地將他拽起,,厲聲喝道:“站起來!”
“該聽的你都聽到了,,回去告訴你們的宗門,,傳下去,走吧,?!?p> 那人瑟瑟發(fā)抖,向全王深深行禮后,,轉身離開,。
背后傳來全王冰冷的聲音:“明日我要大舉中原,回去告訴你們管事的,,白庭王朝占道了,!我必須滅了它,而且很快就會動手,。作為國教,,還是避難吧!”
那人嚇得腿腳發(fā)軟,,跌跌撞撞地逃走了,。
杜慨望向天邊,深邃無際,,嘆道:“我本想讓林峰另創(chuàng)新義,,成為全朝國教,正好四方邢府林英是他的老子,,可沒想到,,世人都稱他為‘林瘋子’,這稱呼倒是貼切,?!?p> 杜默起身行禮,說道:“他是文武狀元,,是天才,,亦是瘋子?!?p> “給他老子一個面子,,只要他還認我,,還認全朝的子民,就隨他去吧,?!?p> 杜慨大袖一揮,離開庭內(nèi),,任由雨水淋身,,杜默深深行禮,久久未動,,也未出聲,。
要知全王只認兩個人,一是為他所用之人,,二是死人,。
七年血濺長亭,哪一次不是宗毀門滅,、滿門遭殃,。
帝王手段,猶如雷霆,。
作為軍師的杜默,,若上一秒反抗全王,下一秒就可能人頭落地,,即便他有用,,又能如何?
張廣滅門一案,,至今心有余悸,。
自幼被全王從賊寇手中救下,根就在此,,他不敢也不愿去想。
雖他智如奉孝,,一生只追隨全王,,卻也心存畏懼,手無軍權,,也無所勢,,僅有門客三人,好不寒酸,。
但全王就是這樣的人,,只要跟隨他,必須死心塌地,,他的立場和行事風格給杜默帶來極大壓力,,曾經(jīng)被天下推崇的“四方大子”,,也會在這種壓迫下喘不過氣。
而全王又是做事決絕之人,,他消除了杜默所有的顧慮和外界因素,,讓杜默像直線上的傀儡,被他用線牽引著,。
可又怎樣,?杜默心中沒有他想,只認全王,,這就是全王的威懾力,。
哪怕有一天全王拿刀砍向他,他也不會心生二意,,任由刀鋒劃過脖頸,。
初夏六月,項莊會堂,,項籍,、項申等眾人在坐。
兩年干旱,,突來雨水,,霧氣彌漫。十方長老,、宗族旁親,、項流圍坐在長方木桌旁,大門緊閉,,氣氛陰沉壓抑,。
項申愁容滿面,捏著鼻梁,,項籍威嚴陰沉,,沉默不語。
角落里項修獨自坐在木椅上,,臉色蒼白,。
項流打破沉默,說道:“罷,,罷了,!是我沒管教好?!?p> “本就多事之秋,!之前和全朝交戰(zhàn),項伯落入敵手,,千般救出,,誤了民心?,F(xiàn)在又多出這檔子事,讓我這做兒子的怎么說,!”
嘭——,!
項籍重重捶打座板,厲聲喝止項申的過激言論,,說道:“驟雨剛停,,四方整頓,今天討論的是接下來的行動,!過往之事無需再糾結,,想想現(xiàn)在該怎么做?!?p> 他的沉聲喝令,,讓屋內(nèi)氣氛更加凝重,卻不失沉穩(wěn),。
門外,,武觴在門廊長跪,已沒了力氣,。暖陽溫和,,沒有北方烈日的酷熱。
“嘿,!你在這兒呀,。”
緣梅小手輕輕拍了下武觴的肩膀,,武觴無力地回頭,,眼中頓生歡喜。緣梅在他旁邊坐下,,像做賊似的從袖口拿出幾包干紙油包,,說道:“這是我從南方帶來的油糍粑,你嘗嘗,?!?p> “怎么打?——,!十五年來,我們都清楚遵循的宗族之理多么荒謬,,怎么得民心,!兩百年來,門派又何時進步,?雖說沒有退步,,大爭之勢,,安于守城的那個還在?”
門內(nèi),,項申再也壓抑不住怒火,,被天下稱為“四方大子”的是他,被戲稱“鴨子大師”的也是他,。
他天天盤算,,可宗門沒人聽他的。
若按項申整頓,,項家也會有所發(fā)展,,可兩百年觀念哪是他能輕易改變的?
一位長老插話:“項申,!你怎能……”
“你那來的臉說,!十方長老只有兩位沒隨軍,一個是重傷的項伯,,另一位就是你?。≈性淄ビ形迨炅?,上個月,,全朝說滅就滅!白朝羸弱,?不,!五十年,百十股勢力,,剩下七七八八又有那個簡單的,?卻還是被全朝大舉攻下了!早爭白庭,,晚舉慶酒,,猶如走家串門!我們和白庭又差在哪兒,?雖說項軍還是天下第一等,,但他們還會怕我們嗎?——,!”
項申起身,,目光掃過眾人,橫眉怒目,,沒了“四方大子”的儒雅,。
項籍雖固執(zhí),大是大非面前,還是信任弟弟的,。
沒等項流說話,,項申搶先說道:“父親,您聽我說,?!?p> 項流揮揮手,項申繼續(xù)說道:“各位長老,,這么多年,,心里也該心知肚明了罷!已經(jīng)沒有說下去的意義了,?!?p> 項申背著手,在屋內(nèi)踱步,,威嚴地說:“達朝草原,,兩年干旱,短期不會有行動,。南方源宮和戈界結盟,,眾人皆知,達朝六扇門總司被殺,,他們肯定有所了解,。如今八荒之力,爭舉中原,,四海只有四股勢力有爭雄之心,,我們……”
項修雙眼失神,失蹤半年,,踏入西北苦寒之地,。
林峰當年成文狀元,但不入官場,,讓世人難以捉摸,。
半年看亂世離苦,心生悲憫,,曾去生者門宅詢問,,不知未果,但留文章,,記《生人記》
文章寫道,。
“生者,不知姓氏,。生宅,,門設而常開,。甲庚丁丑元年,兩學子登門拜訪,,矗門而立,步門而入,。見師者盤腿廳內(nèi)于草席之上,,茶水滾燙,盞火熒熒,。學子問:‘生君學愚,,不明人生之理,可講否,?’,,生曰:‘肖小之輩,投魚入河,??o襤僂褸,斬破荊棘,??芍松芍松??!瑥蛦枺骸莱Q灾?,又皆有出則乎,?’,答曰:‘日月同舟,,遣入大海,。蒼言白對,物事皆修,。生死如期,,生死如期矣?!季?,學子品意,不知正午當立,,汗珠斗牛,。見生者指手佇于火星之上,復通于茶水滾杯之間,,而若寒冰文玉環(huán)心,,學者見之,大悟,乃辭師禮而去,?!?p> (解析:“生者,,不知姓氏,。生宅之門常設而開。甲庚丁丑元年,,兩位學子登門拜訪,,在門前站立片刻后,步入宅內(nèi),。見師者于廳內(nèi)草席上盤腿而坐,,茶水滾燙,燈火熒熒,。學子問:‘生君,,我們學識淺薄,不明白人生之理,,您能講解一下嗎,?’生者答:‘你們就像把魚投入河中般渺小之人,衣衫襤褸卻要披荊斬棘,??芍松窟@就是人生啊,?!瘜W子又問:‘生死之理常被提及,可有出處,?’生者答:‘日月同舟,,航行于大海。言語黑白相對,,萬物皆在修行,。生死有定期,生死有定期啊,?!S久,學子領悟其中深意,,竟不知已至正午,,汗珠如雨下。只見生者手指置于火星之上,,又放入滾燙的茶水中,,卻如寒冰玉環(huán)般安然無恙,,學子見此,恍然大悟,,于是行禮告辭,。”)
后來林峰棄文從武,,天資過人,,成為當年武狀元。
他曾在一處不知名的長亭作詞,,世人皆無半點贊賞,但稱‘文武狀元’,,可知驚駭,。
不知何故,做事瘋癲,。
后入清心道門,,不見蹤跡,被人另稱‘林瘋子’,。
長亭詞如下:
粉臺戲誕荒涼月,,悲闕傷情兮青山為雨。
風消兮,,水逝兮,。
萬古江山不曾留。
生愁兮,,死惜兮,。
人生苦短幾何長。
哀寒遍野,,孤愁獨悲,。
唯青山化野馬兮,雨露均沾風蕭索,,踏冰懷安,。
磐石化縷,蒲葦化絲,。
青為雨,,霜為露。
茍全性命曾不能以一瞬,,棄舍百般卻源源不斷,。
孤游浪子,借山河為安,。
至圣之仁,,寄本心以托物兮,。
尋四海之薄眾,尋八荒之廣闊,。尋天地之極盡,,尋九泉之深遠。
當以四海為家,,八荒為谷,。天地為墓,九泉為宿,。
尋萬法,、萬物、萬事,。離宗別對,,輪回休憩,六根空欲,。
再尋人生之理,,階級之意,民生之本,。
先破后立,,毀其根,滅其源,。
造化重輸而言其表,,治病回生而行其理。
故形骸放浪于天地之間,,而不悔于身死九泉,,托四海而清爽兮。
覺八荒其猶未遠,,盡眾廣深而悟其本,,薄極寬闊而悔其意。
則此生有何憾矣,。
蓋知,,唯惟吾本心之所想,非覺文之所筆而思之
——記《本生得遇坐長亭筆寫之》
雖此作未傳世,,但文中將江湖按四海八荒,、天地九泉分為二十二種排名。
天地代表王朝,,四海是大派,,如佛道、戈界,、太景,,八荒為門派,,九泉為勢力。
王朝為天地,,太景位于西北苦寒之地,,終日風雪,卻能成為四海大派之一,,可見其底蘊深厚,、勢力強大。
============================================================================(可直接跳過)
?。ㄎ恼伦⑨專?p> 粉色的樓臺像是在戲說荒誕的故事,,清冷的月光灑下,透著荒涼,,那宮闕中滿是悲傷哀怨的情緒啊,,仿佛青山也為之落淚化雨。
風兒消逝了啊,,水流走了啊。
從古至今,,這大好江山也不曾留下永恒的模樣,。
活著時有憂愁啊,面臨死亡時會惋惜啊,。
人生如此短暫,,又能有多長呢。
哀傷與寒冷遍布四野,,孤獨與愁苦獨自蔓延,。
唯有那青山幻化成奔騰的野馬啊,雨露均勻地灑落,,風兒蕭瑟,,(我)腳踏著寒冰,心懷安然,。
堅硬的磐石化作了絲線,,柔韌的蒲葦也化作了細絲。
青色的(天空等)化為雨水,,霜花凝結成露珠,。
想要暫且保全性命,卻連一瞬間都難以做到,,舍棄了百般事物,,可麻煩卻源源不斷地涌來。
孤獨漂泊的游子啊,,只能憑借山河來尋求內(nèi)心的安寧,。
有著至高無上的仁德,,將自己的本心寄托于萬物之上啊。
去探尋四海之中那些平凡渺小的眾人,,去尋找八荒大地的廣闊無垠,。去追尋天地間的盡頭極致之處,去探求九泉之下的幽深奧秘,。
應當把四海當作自己的家,,把八荒當作山谷。把天地當作墳墓,,把九泉當作歸宿,。
去探尋世間萬種法則、萬物的奧秘,、萬事的道理,。超脫宗派的對立,在生死輪回中尋得休憩之所,,讓六根清凈,,沒有世俗的欲望。
再次去探尋人生的道理,,社會階層的意義,,以及民生的根本所在。
先打破舊有的(觀念,、規(guī)則等),,然后再重新建立,毀掉其根基,,滅掉其源頭,。就如同大自然重新塑造萬物而只呈現(xiàn)出其表面的樣子,(如同)治病救人使其恢復生機而遵循其中的道理,。
所以放任自己的身軀在天地之間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啊,即便身死九泉也不會后悔,,依托著四海而能讓自己心境清爽啊,。
感覺八荒之地似乎并不遙遠,窮盡眾人,、廣大,、深遠的種種,從而領悟到事物的本質(zhì),,在廣闊無垠之中反思自己的心意,。
那么這一生又還有什么遺憾的呢。
要知道,,這只是我本心所想的內(nèi)容,,并非是憑借華麗的文字所書寫出來而刻意去思考的啊,。
——記《本生得遇坐長亭筆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