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思想實驗,。
后人用他們的首字母稱為EPR實驗。
這個實驗指的是可以制備兩個粒子A和B的“圓”態(tài),,使得在這個狀態(tài)中兩個粒子的某個性質(zhì)(如電子的自旋角動量、光子的偏振)相加等于零,,而單個粒子的這個性質(zhì)不確定,。
這樣一對粒子稱為“EPR對”,屬于量子力學(xué)中的“糾纏態(tài)”,。
最早EPR實驗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輔證...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1-05-28/60b00b19df7dc.jpeg)
新手釣魚人
其實這是我讀博士那會兒想過的一種實驗,,那時候追什么書忘了,總之是一本仙俠小說,,看到傳送陣后就想要是用科學(xué)手段去分析會怎么樣,。 如今也算原了個夢吧..... 至于粒子重組后的人還是不是原本的人屬于哲學(xué)范疇,,這里就不討論了 眾所周知就到這里,接下來的情節(jié)就很通俗易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