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雪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11月初,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讓楊家的新廠房停了工,,楊晚伊看著紛紛揚揚的大雪,心里極度不踏實,,思索好一會兒,,終于下定決定,。
今天下午先停工半天。
趁著周末,,幾個孩子都在家,,也能幫把手,現在馬上就搬家,。
老太太得知楊晚伊的決定,,強烈阻攔:“晚伊,哪有人下大雪的天搬家的,,怎么也得等到雪停了,,新蓋的房子晾幾天,再搬家的啊”
“奶奶,,不行,,等不得,今天晚上必須盡快把家搬到新房”
楊家三房的三間土配方,,除了做糖的工具有些多,,能用的家具也是少的可憐。
楊晚伊打算把家中的被褥先裝上三輪車,,趁著雪還不算厚,,趕快搬到新房去。
她指揮著三個妹妹,,幫著收拾家中的衣物和被褥,,她自己則一趟一趟朝三輪車上搬,看著幾個孩子不聽勸,,都紛紛忙活搬家,。
老太太在一旁急得跳腳:“她大伯,你看著這孩子,,聽得不人勸,,非要趁著大雪天搬家,哎......”
楊鴻喜見攔不住楊晚伊的決定,,只好也幫著把能搬的東西朝車上搬,。
楊晚爾幾人一聽要搬新家,一個個也激動的不行,。
新蓋的房子,,他們去看過,是這附近十里八鄉(xiāng)的頭一份,,很漂亮,,比土胚房干凈和漂亮許多,村里很多小朋友都很羨慕楊家三房可以住這么漂亮的房子,。
五個孩子,,手腳麻利的把自己的物品,,裝進蛇皮袋,就連年紀最小的楊晚瀏,,也有模有樣的收拾著自己的個人物品,,這可把老太太氣的夠嗆。
誰家搬家不看個黃道吉日,,選個良辰吉時的,。
只有楊晚伊什么都不講究,一看天色開始飄著雪花,,就立馬停工要搬家,。
這么好的房子,這么差的搬家時辰,,萬一搬家后不吉利,,再出點岔子,可如何是好,?
“晚伊,,你就聽奶奶一句勸,今天大雪天,,實在不適合搬家,!咱等天晴了,選個黃道吉日再搬家”老太太急得額頭的汗都快冒出來了,。
可是周圍的人,,平時都習慣按楊晚伊吩咐行事。
那些停工的人,,也開始幫著收拾東西,。
“奶奶,等不及了”
在原身的記憶中,,前世那場把房子壓塌的大雪是發(fā)生在12月份,,但是誰也不敢保證,,她替代原身后,,一切都如前世一樣。
萬一,,這場雪太大,,直接將這個老房子壓塌。
睡夢中,,一場大雪壓塌老房子,,將他們六個孩子埋在雪地,那場景光是想想,,就不寒而顫,。
她賭不起,,也不敢賭。
這家,,今晚就算熬到半夜,,也必須今天搬妥當了。
新廠右邊的小樓,,只剩下第三層的頂還沒有上,,一樓、二樓加在一起,,也有六間房,,足夠他們搬過去先住下再說。
于是,,在這場大雪天,,楊家三房著急搬家的事,又成了村里熱議的話題,。
人多力量大,。
楊家三房要搬家,楊家大房和二房不會光看著,,大家放下手中的活,,紛紛趕著幫忙,才一個下午,,就將楊家三房原本不多的東西,,搬完了。
晚上,,大家坐在新廠一樓,,喝著熱乎乎的羊肉湯,臉上洋溢著笑,。
“晚伊,,幸好,你這兩天不斷在置辦家具,,不然咱們的時間肯定來不及”
楊晚霄從安市回來的時候,,楊家三房已經辦好家,他剛好趕上喝羊肉湯,。
楊晚伊笑笑:“我原本讓小哥幫我早些買,,準備好好涼一下,去去味,,誰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今年的這場雪會來的這么早”
楊晚伊喝了一口熱湯,整個人才暖和過來:“現在顧不上這些,,只能先住進來”
“小哥,,這雪下的這么大,,明天早上若是再結冰,開車上路就太危險,,你不如跟那些批發(fā)商說說,,咱們先停兩天不送貨?!?p> “我看行,,反正下雪天,也沒有人上街趕集”,。楊晚霄一口氣把碗里的湯都喝干凈,,放下碗。
“小哥,,那咱們趁下大雪,,明天就歇一天,我正好把家里好好收拾一番”楊家三房雖然把東西搬完了,,可是屋里好亂得一團糟,。
一場大雪改變了她原本的規(guī)劃,原本她準備二樓做糖,,一樓當倉庫的,,如今這棟廠房的二樓還沒有蓋好,只有一樓可以使用,。
幸好,,她讓人蓋廠房的時候,就先把一樓的門窗都裝好了,。
第二天,,楊鴻喜在楊晚伊的請求下,找了村里幾個擅長搭燥的在一樓,,把做糖需要用到工作臺都搭建起來,,又把家里僅剩的一百多塊煤都給拉來了。
“晚伊,,現在總共只有這些煤,,你先用著,我聯系了送煤的,,等天好些,,地上不打滑,就先給你送來,。”
“大伯,,我想明天就開始做糖,,你看之前說好,,來咱家包糖紙的人,明天能不能都來,?”楊晚伊想趁著這段時間,,多做一些糖,等雪停了,,就把這些糖拉到云市,、陽市、這幾個城市去賣,。
若是這兩個城市的市場都拿下,,她想趁著春節(jié)這個黃金時間,把‘楊記糖果’的糖多擴展幾個市場,,若是她的糖賣的好,,就可以多提供一些包糖紙和做糖的崗位,讓村里的人都能多賺些錢,,讓大家今年都過個肥年,。
可是楊鴻喜他不知道楊晚伊的這些打算,一聽楊晚伊現在就要村里的人包糖紙,,有些擔憂:“晚伊,,大雪天,怕是安市的銷量也不好,,咱們做這么多糖,,賣不出,壓在家里風險實在太大”
一旁的楊晚霄若有所思,。
“大伯,、小哥,還有兩個月就要過年了,,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是糖果的旺季,咱家的糖這么好吃,,不愁賣不掉,,咱們趁著這段時間有空,多囤一些糖,,等天晴了,,我和小哥多跑幾個市場”
楊晚霄想起跟安市批發(fā)商閑聊得來的信息,知道每逢過年的時候,,光是安市批發(fā)商拿貨量都比平日多上一倍,,況且堂妹一直惦記云市和陽市的市場,多做一些糖,或者還真的不愁賣,。
“晚伊,,那我明天去跟批發(fā)商的老林說一聲,讓他賒一些糖給咱們,,咱們可以等把糖賣了,,再給他付貨款,這樣咱們手里的錢也能寬約一些”
批發(fā)商從他們這兒拿糖去賣,,基本上是現金結賬,,請來的人包糖紙,基本上是月底才發(fā)一次工錢,,若是批發(fā)商能賒賬一些白糖給他們,,他們的資金足夠生產出更多的糖。
兩兄妹一合計,,就直接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