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這個毫無生氣的家伙叫做寧奮,今天是他結婚的日子,。
但是現(xiàn)在誰看到寧奮都會覺得特別怪異,。寧奮身穿大紅色的新郎服,但是坐著的卻是牛車,,按理說你應該騎著一匹馬來接親才是,。
很顯然,,只要明眼人都能夠看的出來,寧奮這一身的新郎服是借的,。不光衣服是借的,,其實牛車也是借的,借給寧奮衣服和牛車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寧奮的岳母,,崔王氏,。
這場婚禮作為新郎的寧奮是拒絕的,不光是結婚拒絕,,其實寧奮都沒有什么活著的欲望,。所以即使現(xiàn)在結婚,寧奮也絲毫沒有感到高興,。
坐在牛車上的是崔思茹,,是清河崔氏是十三房的嫡親大娘子,清河崔氏,,五姓七宗之一,,絕對的名門望族。
現(xiàn)在是大唐初期,,貞觀二年,,玄武門剛過去沒多長時間,正值饑荒時代,。這個時代的人,,都以娶到五姓七宗的女子為榮,不要說是嫡女,,哪怕是一個庶女都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想娶五姓七宗的女子,不全是因為這五姓七宗統(tǒng)領這士林,,是大世家,,更是因為五姓七宗的女子值得所有人這樣做,有學識,,有手段,。不光是才華橫溢更加是德才兼?zhèn)洹?p> 如果是一個嫡親小娘子,更是值得所有名門望族去追捧,,這不是開玩笑,,這就是事實,大唐初期的事實,。
五姓七宗的女子不喜皇族,,或者是說大唐的皇族,,應該說大唐初期的整個士林對皇族都是有成見的,皇族李氏,,有胡人血統(tǒng),,到了李世民這一代,漢家血脈只剩三分,,對士林來說,,皇族李氏,不算漢族,。
而五姓七宗作為士林的頂尖的存在,,也不喜皇族,所以五姓七宗之人很少有與皇族之人結親,,當然了,,聯(lián)姻除外,畢竟那是政治需要,。比如隱太子的太子妃便是滎陽鄭氏的女子,,名為鄭觀音。
五姓七宗之人很少有會娶公主,,即使皇上賜婚,,也會當場拒絕,清河崔氏就曾拒絕過李淵的賜婚,,拒絕迎娶大唐公主,。而即使五姓七宗之女嫁女皇族也被士林稱之為“下嫁”。
這樣的一個清河崔氏的小娘子怎么就能嫁給寧奮這樣的一個寒門呢,。
說寧奮是寒門其實還是有點高抬寧奮了,,寧奮的家在一個離長安城不遠的一個莊子上,距離長安城也就不到三十里路,。寧奮的這個村子一共7戶人家,,都不能算是一個村子。只能算是一個聚集地,,就算是一個聚集地,,也給起了一個很有寓意的名字,叫做平安村,,平平安安,。
這樣的寧奮能娶到崔思茹這樣的大家閨秀,不用說也知道是因為豪門恩怨,,加上一點點的交易,。
說起來這樁婚姻還是前幾天前接下的一個孽緣。
說起這個孽緣,就不得不介紹一下這個寧奮,。
寧奮是二十一世紀的一個大好青年,,別人說的,寧奮自己不這樣認為,。臨穿越的寧奮從醫(yī)院檢查出來有很嚴重抑郁癥,,所以穿越前后的寧奮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就是“人為什么要活著,?”“其實可以不用活著的,,這樣就不會有什么煩惱?!?p> 有抑郁癥的人都知道,,抑郁癥的患者很容易情緒低落,不容易開心,。在一次睡夢中,,寧奮就穿越到了唐朝,。那個時候,,大唐還是武德年間。大唐的皇帝還叫李淵,,李世民還叫做秦王,。
雖說穿越的有些兒戲,但是周圍的環(huán)境還有人們的話間都透漏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寧奮穿越了,,但是寧奮一直不知道是在哪個朝代,也可以說,,寧奮沒有主動問過,,是在哪個朝代,這對寧奮來說不重要,。
活著都不重要,,活在哪個朝代重要嗎?直到有一件事情發(fā)生,,寧奮才知道自己是在唐朝,,這件事就是玄武門事件。
寧奮對這一世的情況基本上是一無所知的,,寧奮穿越過來的時候,,正在發(fā)燒,按照唐朝的說法叫做傷寒,,在古代,,傷寒是會死人的。很明顯的,寧奮的前身死于傷寒,,寧奮明顯能夠感受到,,前身的記憶,但是很奇怪的是,,這些記憶,,很零碎,零碎到只有一個身影在自己的記憶力,,可以說這個身影應該是寧奮前身的全部,,也是寧奮結婚的緣由所在,這個人就是大傻,。
大傻沒有姓氏,,沒有名字。寧奮也沒有名字和姓氏,,莊上和大傻都叫寧奮叫做二傻,。
之所以叫寧奮二傻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寧奮的前身真的傻,,就是后世的那種智力低下的兒童,。第二是寧奮的前身,是大傻收養(yǎng)的,。
在寧奮支離破碎的記憶中,,有那么一段黑暗的記憶,每走到一個地方就會有人欺負自己,,朝自己扔石頭,。寧奮的前身就是被拋棄的,就是因為寧奮智力低下,,在那個戰(zhàn)亂的年代,,每到冬天都會有好多人餓死,尤其是老人,,為了讓年輕的孩子們活下來,,好多人都會被餓死,凍死,。所以智力低下的寧奮(以后用寧奮稱呼)自然就成為被拋棄的一員,。
被拋棄的寧奮,跟著乞討的大軍莫名的來到了長安,,餓暈在長安附近,。
而大傻那天也剛好被自己的父親趕出家門,不,,應該說是分家才對,。大傻的繼母不喜大傻,也不希望大傻繼承丈夫的財產,,于是讓大傻父親讓大傻分離出去,。
很顯然,大傻的父親也有自己的考量,,其實大傻并不傻,,應該說是憨厚。但是太過憨厚,,如果不分家,,在古代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規(guī)則之下,,大傻可能活不過繼承自己老爹遺產的那一天,。所以大傻的父親也同意大傻分家。
大傻分到了父親好多的地,,現(xiàn)在的莊子上的地,,其實都是大傻的。
大傻把年幼的寧奮撿回了家,,當作親人來對待,而寧奮也真的把大傻當作親哥哥看待,。至于大傻叫什么,,大傻自己也不清楚,也許官家知道,,但是當時的寧奮連里長都沒有見過,更不知道縣令了,。
被趕出家門的大傻尤為疼愛自己的這個弟弟,,莊上的人都知道。二傻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寧奮穿越過來之后,,其實有想過要不就此了結算了,但是每次看到大傻由衷關心的目光,,寧奮就真的放心不下大傻自己一個人,。尤其是那次寧奮對大傻的承諾之后。
當時寧奮是這樣問大傻的,,“大傻,我這么沒用,,你為什么這么疼我,。”
大傻是真的疼寧奮,,從來不讓寧奮出去干活,,說是太累,莊子上那些年來過一個騙子,,騙吃騙喝,,但是會識字,大傻明明知道對方是個騙子,,也心甘情愿,,只因為那個騙子可以教寧奮讀書識字。
后來還是寧奮告訴大傻自己已經會識字了,,大傻才趕走那個騙子,。
“因為你是我兄弟啊?!?p> “那我活著你就會開心”
“嗯,。”
“好,,那我就為你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