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惠覺禪師還當真是個真性情的人,姜韶顏便笑著沒有催促。
眼前的二位很給面子,,不管是醪糟糯米圓子還是豆沙糯米圓子都吃的一干二凈,。
對于認真做了吃食的人而言,食客能把自己做的吃食都吃的精光遠勝過千言萬語的夸贊,。
惠覺禪師自是更喜歡有酒有甜的醪糟糯米圓子,反而靜慈師太對豆沙糯米圓子要更偏愛一點。一旁的香梨見狀也跟著高興,,畢竟這些圓子里也有不少是她搓的,,一高興便嘴快說漏了嘴道今天還吃了水果羹。
這話一出,,面前的兩位大師當即便同她定了下次帶水果羹來的約定,。
姜韶顏笑著應了下來。
吃完糯米圓子,,惠覺禪師摸了摸圓鼓鼓的肚子抬頭看向姜韶顏:“你的事靜慈已同我說了,,四小姐如今的樣子不好么?珠圓玉潤同我佛門殿堂里供的彌勒佛似的,?!?p> 靜慈師太聞言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不過見姜韶顏臉上沒有半點慍怒之色才沒有開口多言,。
她這老友這一張嘴便是如此,,熟悉了之后知曉他就是這么個愛開玩笑的性子,可不熟悉的一聽這般開口直戳人心肺的玩笑怕是當場就要翻臉了,。
是以,,對于她這位老友,一貫是喜歡的人極喜歡,,討厭的人也極討厭的,,甚至討厭的人起碼站了七八成以上,所以惠覺禪師的人緣比起那些八面玲瓏的差遠了,。
姜四小姐這個年紀的小姑娘正是愛美之時,,哪個十五歲的少女被人比作彌勒佛會開心的起來?靜慈師太暗自搖頭,。
姜韶顏倒并不在意,,笑著說道:“那也是福相,只是人若太胖,,于身體而言總是不大好的,。”
過胖過瘦都是如此,。
“這倒有理,,”惠覺禪師摸著圓鼓鼓的肚子,繼續(xù)笑瞇瞇的看向姜韶顏,,“姜四小姐如此會吃懂吃當真不是吃成的彌勒佛,?”
將心比心,惠覺禪師覺得若是自己也有如姜四小姐這樣的手藝,,估摸著身形就算沒有一個彌勒佛,,大半個彌勒佛也是有的。
這話一出,,姜韶顏還未開口,,香梨便忍不住開口替她辯解了起來:“沒有,!我家小姐就吃了兩碗水果羹而已,比我飯量還小呢,!”
這回答惹得惠覺禪師哈哈大笑,,姜韶顏在一旁笑而不語。
若她沒有猜錯的話,,方才這位惠覺禪師看似“閑聊”其實早已開始對她面診了,。
她曾見過的那位張神醫(yī)也是如此。要么不接受病患,,要接手便一切從頭開始問診,,哪怕先前亦有同樣令他折服的名醫(yī)問診過,有他信任的故交提過病患的日常所行所食,,他還是要重新問一遍,,確認一番的。
也只有完全摸清楚面前的病患之后才會能開始診斷,,“望聞問切”每一步都不能有差錯,。
食量沒問題,方才這位姜四小姐帶著丫鬟走過來時,,除了正常體胖者氣短,,走起路來有些勞累之外,似乎并沒有別的異樣,。
所以這位姜四小姐從面上看起來只是單純的胖,,若是食量沒問題,,那便多半是體質關系了,。以東平伯疼女的態(tài)度來看,請?zhí)t(yī)署那幾位擅長調理的太醫(yī)來診治按理說這體質的問題也是能緩慢調合的,。
如此的話,,便不能以常理來解釋了。
惠覺禪師伸手剛要開口請她將手伸過來診脈,,女孩子已經自己擼起了衣袖將手伸了過來,。
這般看人識人的本事讓惠覺禪師有些驚訝,瞥了眼一旁朝他使眼色的靜慈師太,,他一邊伸手搭上了她的手脈一邊開玩笑似的問道:“聽靜慈師太說你問她借了好些名醫(yī)典籍來看,,你懂醫(yī)?”
“略懂,?!苯仡佌f道。
惠覺禪師搭脈的手突然一頓,,眉頭忍不住擰了一下,,頓了片刻之后,,他目光轉向姜韶顏,方才還漫不經心的表情里不自覺的多了幾分凝重:“師承何人,?”
“他老人家不準我說,。”姜韶顏垂下眼瞼,。
這句話倒不是假話,,那位張神醫(yī)確實說過“不準到外頭提是我的弟子”這種話,說教她的時日尚短,,半吊子的水準說出去會被人恥笑,。
她雖自詡天賦尚可,學的也認真,,可誠如那位張神醫(yī)所說,,比起他來自己確實只是個半吊子的水準,滿打滿算她也只跟著張神醫(yī)學了三年而已,。
“那你那位老師倒應當確實有些本事,。”惠覺禪師說著收了手,,看向面前的姜韶顏,,正色道,“你說的不錯,,你確實中了毒,,而且此毒已中了很多年了?!闭f話間,,惠覺禪師掐指算了算,“你今年十五歲,,那應當幾乎是一生下來便帶毒了,。”
姜韶顏點頭,,只道了一句:“母親是生我時難產去的,。”
惠覺禪師挑了挑眉,,沒有繼續(xù)問下去,。
他對面前這位靜慈師太夸贊不已的知音小姑娘印象雖然不錯,可卻沒心思摻和人家的家事,,伯夫人中毒這等事一想便知其中必然摻雜了陰謀陽謀的暗算,,出家人便不要摻和進這些事里了。
至于面前中了毒的小姑娘,撇去靜慈這個人情不算,。她本就懂醫(yī),,而且醫(yī)術相當不錯,不過她那位老師應當不似他是個“偏懂一方毒蠱”的偏門神醫(yī),,而是正統(tǒng)大夫出身,,各方都懂一些。
這等大夫治起正統(tǒng)的毛病比他厲害,,可論毒蠱卻還是欠缺了一些,,畢竟術業(yè)有專攻嘛!不過這底子在,,想必稍稍點撥兩下,,她便明白該如何用藥了。
所以也不算摻和,,只是點撥而已,,惠覺禪師努力說服了自己:況且就算琢磨明白了藥方,這里頭需要的藥材也不是一件易事,。當然,,這就不是他一個兩手空空的出家人要操心的事了。
“外用的藥方我已在用了,,只是內服的藥方還有幾味藥不確定,。”姜韶顏說著從懷里取出自己琢磨好的藥方遞了過去,。
惠覺禪師伸手接過,,還不待打開,忽地深吸了一口氣,,沉醉的嘆了一聲:“好香,!”
作為一個資深的吃貨,姜韶顏的鼻子自然不錯,,當然也聞到了這股味道:是鹵牛肉的味道,。
想到光明庵對面那家常年關著的鹵牛肉鋪子,,姜韶顏心道:這是總算開張了,?
比起她和惠覺禪師的反應,靜慈師太的反應卻有些不同,,不是如以往那樣見到美食時的向往,,反而淡淡不為所動的樣子。
“是庵門對面黃老爺家的鹵牛肉,,在寶陵城算是有名的,,可惜早被城里幾個大族定了,旁人吃不到的,?!?p> 這天殺的鹵牛肉鋪子就開在她光明庵對面,,坐在庵中,每隔一段時日都會感受一番來自鹵牛肉的“呼喊”,,靜慈師太自然一早便打過鹵牛肉的主意,,只可惜清楚這牛肉的來處與去處之后便徹底放棄了。
這一點姜韶顏倒是不覺得奇怪,。自魏晉以來,,中原胡化的厲害,自皇家到民間流行的都是牛羊肉,,或者準確的說是羊肉為主,,畢竟牛除了那一身肉之外還能耕種所用,是以律法對宰殺耕牛限制頗多,,沒點關系和手段根本拿不到牛肉,。
是以靜慈師太吃不到鹵牛肉也不奇怪了。
聞得到吃不到,,這可真是受罪,!惠覺禪師嘆了口氣,卻聽對面女孩子的聲音響了起來,。
“你們喜食豬肉么,?”
其實豬肉于中原人而言更為古老,只是如今因著牛羊肉流行而式微了,。不過私下里還是有人喜食豬肉的,。譬如她那個時代某位蘇學士就是位不折不扣的豬肉粉,曾經發(fā)出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人不肯吃,貧人不解煮,?!钡母锌?p> 只要這烹飪的手藝足夠,,豬肉做的好吃起來可不比鹵牛肉差,。巧的很,姜韶顏本人也是個豬肉控,。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漫漫步歸
蘇學士=蘇東坡,。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人不肯吃,,貧人不解煮。”出自蘇的《豬肉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