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到了之后,,據(jù)說立刻就給楊玄感提供了上、中,、下三計,。
這三計,,李湛幾乎朗朗上口。
當(dāng)下問長孫無垢道:“這三計具體內(nèi)容你知道么,?”
長孫無垢點了點頭,,韋珪知道。
韋珪知道就等于她知道,,好閨蜜是用來分享八卦的,。
而且韋珪知道長孫無垢對這些戰(zhàn)略呀什么的感興趣,因此在聽到李密三策后,,便立即告訴了長孫無垢,。
李湛微微一笑。
又到了裝逼時候,。
“你覺得我知道不知道,?”
長孫無垢搖了搖頭,,不相信李湛知道。
李湛才來黎陽,,自己才接到他,,他甚至都沒有見過李密,甚至還沒去軍營,,怎么可能知道,?
李湛微微一笑。
“且聽我道來,?!?p> 李密的第一條計策是:“隋煬帝在遼東那旮旯,跟高麗決戰(zhàn),,按照李密對高麗的戰(zhàn)斗力估計,,以及民心士氣,隋煬帝只怕不容易取勝,?!?p> “而且,幽州那旮旯,,從地圖上一看,,就像是雄雞的咽喉所在?!?p> “所以,,李密的上策是楊玄感應(yīng)該大軍風(fēng)舉電發(fā),從黎陽直驅(qū)幽州,,奔赴遼東?!?p> “然后與高麗前后夾擊隋煬帝,,幽州狹隘,在山海關(guān)附近什么地方一堵,,隋煬帝立馬抓瞎,。“”
這一計的妙處在于,,楊玄感可以有必勝把握,,因為楊玄感是大隋的后勤部長,糧運總監(jiān),。
他率軍親自堵路,,隋煬帝的那些將士那便是十之七八知道要沒飯吃了,況且將士們都不樂打高麗,,隋煬帝可以肯定百分百崩潰,。
到時候和高麗前后夾擊,,蔑不勝矣。
到時候擒賊先擒王,,抓了或殺了隋煬帝,。
然后大軍南下,回到長安,,廢長立幼,,弄個孩兒過度一段時間,整個大隋天下唾手可得,。
這條上策,,如果執(zhí)行順利,楊玄感可以親手終結(jié)隋煬帝,,到時候天下這些反隋煬帝的群雄,,勢必乖乖降服。
然后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大事成矣,。
這便是李密之上策。
李湛得意洋洋說罷,,問道:“我說的對也不對,?”
長孫無垢聽罷,愕然,,睜大了眼珠,。
“你怎么知道的?”
李湛所言,,與李密所言幾乎沒什么出入,。
她思慮了半晌,由衷的道:“你與李密,,這只怕是英雄所見略同,。這上策蒙對了,也沒什么,?!?p> 李湛微微一笑。
“那我再說說李密的中策,?”
長孫無垢點頭:“嗯,,我就不信,中策你還能說中,?!?p> 這時,長孫無忌一旁聽罷,,不由長嘆,。
“上策大妙,。”
若此際起事的是李密,,而非楊玄感,,則隋煬帝危矣,長孫無忌都準(zhǔn)備直接給李密送膝蓋就好,。
但可惜,,這條計策,被楊玄感帕斯了,。
長孫無忌感嘆:“便世民在,,計難過此?!?p> 李湛點了點頭,,他也有這種感覺,讀隋末亂戰(zhàn)史,,最可惜的就是李世民的對手并非李密,,讓李世民的戰(zhàn)績失色不少。
........
“李密的第二條計策也很好,?!?p> 李湛淡淡一笑,繼續(xù),。
“但是相對于第一條計策,,第二條計策相對來說可能就會耗時長久一些?!?p> “李密的第二條計策是隋煬帝的老巢長安現(xiàn)在十分空虛,,楊玄感的政治重心都在洛陽,百官家屬全都在洛陽,,長安基本上就是個沒人注意的地兒,。”
“而且,,長安兵力也空虛,,衛(wèi)文升帶著一些老弱病殘而已,?!?p> “現(xiàn)在進(jìn)攻長安,基本上是入無人之境,,取險要之城,。”
“進(jìn)了長安,,把潼關(guān)關(guān)門一閉,,然后在關(guān)中猥瑣發(fā)育,,等待關(guān)外亂成一鍋粥,然后出來收拾殘局,?!?p> “就像當(dāng)年秦始皇一樣,大門一關(guān),,六國百萬之師立即干瞪眼,。”
“這步棋慢一點,,但是成功可能性極大,。”
“秦始皇是靠這一步成功的,;”
“劉邦也是靠這一步成功的,,待至近代宇文泰,也是靠這一步成功,?!?p> “進(jìn)了長安,然后派點人去巴蜀,,搞定四川,。巴蜀和長安聯(lián)通,基本就萬事大吉了,?!?p> 這條計策,最為穩(wěn)妥,。
他說完,,看著長孫無垢,長孫無垢也望著他,,眼中神采飛揚,。
她之前還并沒有聽李湛詳細(xì)的說過戰(zhàn)略方面的事情。
這時見李湛上,、中二策與李密所言,,幾乎毫無二致。
這時不由得興奮,。
“李湛,,你,真是個怪物,?!?p> 她咬著嘴唇。
長孫無忌這時都有點不信了:“李兄又說準(zhǔn)了,李密的中策真是如此,?”
長孫無垢點了點頭:“嗯,。”
她這時完全是由衷的佩服,。
“覺得上策好,,還是中策好?”
李湛淡淡一笑:“我選擇中策,?!?p> 長孫無垢道:“我也選擇中策?!?p> 兩人這時都有心心相印的感覺,,他們本已親密無間。良久不見,。
這時,,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得不壓抑內(nèi)心強(qiáng)烈的情感,,相視一笑,。
一切盡在不言中。
長孫無垢道:“看來,,你與李密倒也心意相通,。李.......,我分析一下為什么中策更好,,你聽聽看,?”
李湛點了點頭。
長孫無垢侃侃而談,。
跟上策相比,,中策好處更明顯。
上策雖好,,但是天下統(tǒng)一過快,,違背了天命。
天命從來難者多磨礪,。
從理論上來說,,直奔幽州確實能堵死隋煬帝,令得大隋急速滅亡,,但這樣并不符合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的歷史進(jìn)程,。
所以,上策實施,,即使成功,,也有可能中途出幺蛾子。
倒是這中策,,進(jìn)軍長安,,沿著秦始皇、劉邦,、宇文泰走過的道路,,復(fù)制一遍,然后徐徐與天下抗衡,,用個幾年時間,,漸次一統(tǒng)。
這才是恒久的,、建立一個長治久安王朝的大計,。
而且有好幾個成功案例模板,可以抄襲,,成功概率極大,。
長孫無垢分析的絲絲入扣。
李湛不由鼓掌喝彩,。
李密的中策,,實乃上策。
但可惜,,這一條,,楊玄感也帕斯了。
長孫無垢只得感嘆一聲:“楊玄感真庸才也,!如果她是楊玄感,,一定會采用這一條?!?p> 不過,,李湛和她都不是楊玄感。
他們現(xiàn)在雖然有了潑天財富,,但沒有楊玄感的名聲,、以及人脈。
所以,,現(xiàn)在起事的不是他們,。
李密的下策,兩個人已不用說,。
楊玄感已經(jīng)部署實施,。
那就是兵圍東都。
但是李密這條下策,,李密自己都說了,,一旦大隋兵馬四面而至,那么這條下策,鹿死誰手是不好說的,。
而且,,李密很擔(dān)憂,他覺得取下策可能........會失敗,。
但楊玄感卻覺得李密的下策乃是上策,。
李湛長嘆一聲,他知道楊玄感之所以選擇下策的原因——急功近利,。
去堵截隋煬帝,,迢迢千里,這中間他感覺未必靠譜,,而且不能馬上看到戰(zhàn)果,,多數(shù)時間怕是要經(jīng)歷無聊的急行軍。
這讓他感覺沒成就感,。
進(jìn)入長安其實也一個樣,,長安空虛,就這么沖進(jìn)去,,也沒什么成就感,。
但是東都就不一樣了,東都為朝廷重兵所在,,現(xiàn)當(dāng)下的政治重心所在,,百官家屬都在這里,而且,,最重要的是東都就在眼皮底下,。
現(xiàn)在他兵鋒甚銳,拿下東都,,他覺得就在彈指之間,,可能明天就拿下,可能后天就拿下,。
為什么要放棄可能唾手而得的勝利,,去做一些并無成就的事情。
這自然是典型的短視行為,。
李湛相信,,現(xiàn)在李密估計也很困惱,他的上,、中兩策他都很得意,,因為這是他覺得難得的戰(zhàn)略眼光,戰(zhàn)略部署,,可是楊玄感卻偏偏不感興趣,。
李密現(xiàn)在肯定也想找到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