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庵后不遠有一座楊梅山,,海拔五百來米,,是涂縣第二高山。楊梅山風景秀美,,六七月時山上長滿野生楊梅,,當?shù)厝私?jīng)常會上山采摘楊梅,即使野生楊梅味道酸澀,,他們也會一籃一籃地摘了往家提,,酸楊梅加點白糖或冰糖用來泡楊梅燒酒還是不錯的。
不過,,楊梅山山頂有一個野狼洞,,洞內(nèi)經(jīng)常發(fā)出陰森恐怖的野狼嚎叫聲,,因此,登山的人大都望洞卻步,,到了四百五十米左右處就不敢再往上爬了,,更沒有人敢靠近野狼洞。當?shù)剡€流傳個說法,,說魯迅小說里祥林嫂的兒子就是被從野狼洞里出來覓食的狼叼走吃掉的,,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而如今,,陳駿,、張廣志和羅正則,當然還有監(jiān)控里的那個男子,,正一起圍坐在野狼洞里,。男子名叫呂賢浩,二十六歲,,也是庵后人,。他之所以能請得動陳駿、張廣志和羅正則三人上楊梅山,,而不是綁他們上來,,還要跟十八年前的那次特大臺風有關(guān)。
那次臺風來得真是猝不及防,。白天天氣還好好的,,傍晚時分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它就像個惡魔般來勢洶洶,,肆無忌憚地撕扯著整個庵后及周邊村鎮(zhèn),。剛剛修好不久的寬闊馬路剎那間變成了一片汪洋,行人們都顧不得卷起褲管,,在水中艱難地行走著,,頃刻間水便漫到了腰間。緊接著狂風大作,,漸漸地,,開始有樹和電線桿被刮倒,再接著,,又有不甚牢固的房子開始崩塌,,到處一片狼藉。
那年呂賢浩才八歲,,臺風來襲時正是暑假,,他和母親、外公外婆正在外地旅游,,并沒有遭遇臺風,。而呂賢浩的父親呂鋼是村主任,他指揮若定,,帶領(lǐng)大家緊急疏散,。然而百密一疏,還是有人沒來得及逃離臺風的魔掌,。
陳駿家的房子被刮倒了,,一家三口都被房梁壓住。呂鋼見狀,,義無反顧地只身前去救援,,這時陳駿父母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他們斷氣前拼命把十二歲的陳駿往外推,。呂鋼小心翼翼地把陳駿拖了出來,,幸好陳駿只是受了點皮外傷,并無大礙,。接著,,呂鋼和嚎啕大哭的小陳駿拼命去抬房梁,但房梁實在太重了,,他們用盡全力也無濟于事,,二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陳駿父母在痛苦而無聲的掙扎中咽下最后一口氣。
張廣志那時在縣教育局工作,,那天回庵后是來給羅正則過二十八歲生日的,。當時羅正則的服裝廠開在庵后,張廣志從縣城帶了兩瓶五糧液和一些熟食過來,,他倆就在廠里喝酒吃肉聊天,,好不痛快!酒過三巡,,他倆都開始昏昏沉沉,,就倒在沙發(fā)上睡著了,暴雨狂風襲來竟然渾然不覺,。呂鋼拉著陳駿離開村口時,,見羅正則的服裝廠亮著燈,一推門沒鎖,,就進去看了看情況,。陳駿在外邊等著,說時遲那時快,,當呂鋼好不容易把張,、羅二人推出門外時,村口的大樟樹“砰”的一聲倒了下來,,狠狠地砸在服裝廠的房子上,,房子瞬間坍塌,,呂鋼被掉下的兩塊磚頭砸中,當場斃命,。
現(xiàn)在的孩子很多都不知道為何他們的家鄉(xiāng)叫庵后,,其實本來村口有一座建于清朝末年的庵堂,正是那次臺風夷平了整座庵堂,。
十八年來,,人們都不愿提起那次臺風,但呂鋼的英雄事跡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和陳駿父母及遇難的另外三人都葬在楊梅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