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寺中拜佛
書院重新開學(xué)的消息傳遍了整座皇城,,學(xué)子們皆唉聲嘆氣,,貴族子弟們想出了各種方法,,企圖推遲幾天去上學(xué),但都無濟(jì)于事,,被家里的馬車乖乖地運(yùn)走了。
宇文憂一行人也遲遲不肯去書院,,只因他們太過享受,,不上學(xué)的時光了。
劉莫主仆二人借口去廟里燒香拜佛,,從而過了幾天逍遙日子,,鄧熙碩干脆躲到茶館里不出來,至于蘇言亮則是被母親范氏圈禁在家里,,不準(zhǔn)他出府半步,,每天好吃好喝伺候著,生怕再受到一丁點(diǎn)傷害,。
再無朋友相伴的宇文憂略顯孤獨(dú),,本該隨弟弟進(jìn)入書院,誰料鄧熙碩等人沒來,,使得宇文憂感覺到不公平,,為了公平起見,他選擇了逃課,。
這幾日他嘗試著找過楊光啟二人,。幾經(jīng)波折,他從一護(hù)院口中得知了一些消息,。聽說二人去參軍了,至于去的哪個軍營,,他也不甚了解,。
宇文憂越想越覺得此事古怪,二人雖有點(diǎn)小聰明,,但都不是能吃得了苦的人,。
王景之更是養(yǎng)尊處優(yōu),長那么大連刀劍都沒有摸過,。楊光啟耍耍嘴皮子,,拍拍馬屁還行,但是聯(lián)想到他穿一身盔甲的樣子,,不免讓人有些發(fā)笑,。
不管事實(shí)如何,宇文憂確確實(shí)實(shí)沒了說話的人,,孤零零地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
曾幾何時,以前那個出則有壯士執(zhí)鞭,,入則有佳人捧觴的京城紈绔天團(tuán)新秀,,竟變成了如今這幅模樣,。
緣起,像是一根紅線,,拴住了你的心,,帶你跨過火海,越過崇山,,待你遍體鱗傷時,,方可到達(dá)幸福的彼岸。當(dāng)你中途退縮,,或者拉住其他紅線時,,那么便注定了,這將會是一段失敗的旅途,。
緣散之后,,不求其他,只愿各自安好,。
緣到深處便是情,,情之一字,寫時容易,,刻時難,。寫在紙上,揮之即去,,刻在心上,,一往而深。
男女感情是要經(jīng)過烈火的錘煉,,時間的考驗,,才能懂得對方的好。
女子自尊自愛,,男子也要明白肩上的責(zé)任,,漫漫長路中相互扶持,未來歲月中一起努力,。不要見異思遷,,因為正相伴你左右的那個人,才是你一生中最珍貴的東西,。
最終宇文憂打算去炫龍寺走一趟,,去瞧瞧劉莫在搞什么,順便再看看那尊鎮(zhèn)守安京福脈的觀音菩薩像,。
炫龍寺興建于乾道武年間,,炫字取于道武皇帝名諱,道武皇帝準(zhǔn)許建于大乾福脈之上,,希望天下百姓尋得意中人,,獲得自己的幸福,。廟內(nèi)還可以求姻緣,測吉兇,。
宇文憂行至廟前,,人山人海之景瞬間映入眼簾。廟中的香火旺盛,,達(dá)官顯貴多如牛毛,,他們不為別的,只求財運(yùn)滾滾,,平步青云,。
他再往里走,一群中年婦女聚在一起,,皆神情憂愁,。宇文憂貼耳偷聽,原是因為生不出孩子而結(jié)伴進(jìn)廟燒香,,再仔細(xì)一聽,,竟是男的不行。
宇文憂在心里嘆了口氣,,古人云,,男子不可以說不行,女子不可以說不要,,人人皆知的道理,。
他再看向那高大的觀世音菩薩像,不由得雙手合十,,躬腰一拜,。
行完禮后,他便在寺中來回轉(zhuǎn)悠,,環(huán)顧四周的精美建筑,心里感慨萬千,。
“都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我北朝也不差呀,?!?p> 宇文憂不經(jīng)意間看見了正在吃齋念佛的劉莫,他緩緩上前,,好奇的觀察四周,。在劉莫腦后輕聲問道:“干啥來?那么神秘,?!?p> 劉莫一驚,,慌忙起身,緊張道:“你怎么在這,?”
“你們都不在,,我一個人在書院里太無聊,所以就逃出來了,?!庇钗膽n拿起案前的竹簽來回觀看。
劉莫慌忙奪來,,宇文憂更是好奇,,道:^一根竹簽而以,有什么好緊張的,?!?p> 劉莫緊握著竹簽,沉默不語,,此時兩名女子緩緩走入,,宇文憂看向門外,頓時來了興致,。劉莫也隨即望去,,是南宮夢與王凝兒二人。
四人兩眼對視,,目光各異,,但皆滿臉微笑。
南宮夢躬腰拜道:“拜見成王殿下,,駙馬大人,。”
宇文憂一臉疑惑,,她什么時候變得如此拘禮,,宇文憂無奈伸手去扶,怎料被躲開了,。
隨后南宮夢借口離開,,宇文憂連忙追出,房間內(nèi)只剩下王凝兒與退到墻角的劉莫,。
二人沉默良久,,劉莫率先開口說道:“那個……凝兒姑娘來這是……”
“那還用說,來這里當(dāng)然是為了求家人安康了,?!?p> “是是是……應(yīng)該安康的。”劉莫將竹簽藏于腰間,,緩緩向門邊移去,。
宇文憂又來了一次苦追情人的戲碼,他快步走到南宮夢的面前,,一把拉住她的胳膊,,輕聲問道:“怎么了?”
南宮夢連忙轉(zhuǎn)身,,低聲道:“駙馬爺請自重,,要是被旁人瞧見了,定會有麻煩的,?!?p> “駙馬爺……”宇文憂緩緩放下手臂,“我……”
劉莫二人正在大殿前散步,,王凝兒看見不遠(yuǎn)處有一女子拿著竹簽跪在觀音菩薩前,,便輕聲問道:“你相信這世間的姻緣真是能求來的嗎?”
劉莫不經(jīng)意間摸了一下腰間,,緊張道:“大概是吧,。”
“我不信,,我只相信自己認(rèn)定的姻緣,,而不是整日里求神拜佛?!蓖跄齼簯B(tài)度堅毅,,語氣也是義正辭嚴(yán)。
“如若我能尋得一如意郎君,,定要與他攜手相伴,,終老一生,至死不離不棄,?!?p> 劉莫靜靜聽完,心里五味雜陳,。從古至今,,哪個男人不是三妻四妾,王凝兒心里的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美好愿望,,是何其難也。
劉莫陷入了沉思,,他心里覺得他做不到,,大概是血脈里的東西,他的祖父,,父親皆妻妾成群,,以至于他早早便有了一個王妃,。他沒有對任何人說,因為他不愛她,,只因是政治聯(lián)姻,,當(dāng)時他也沒有任何反對,只覺得這是他的責(zé)任,,為父親分憂的責(zé)任,。
當(dāng)他遇到王凝兒時,他感覺他變了,,變得有感情了,,變得敢于表露自己的內(nèi)心了。
“若是那個人拋棄了你呢,?”劉莫小心翼翼地問道,。
王凝兒瞧了一眼路過的尼姑,堅定道:“那我便出家,,做一個遠(yuǎn)離紅塵,,與青燈為伴的小尼姑?!?p> “如何,?”王凝兒對著劉莫泯然一笑。
劉莫一臉苦笑,,不知如何回答,,王凝兒挑逗道:“騙你的,誰要當(dāng)尼姑,,剃個光頭,,丑死了?!?p> 劉莫當(dāng)時真的把這句看似無心之言,,當(dāng)成了王凝兒隨口一說。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fù)如來不負(fù)卿,?!薄獋}央嘉措
寺廟一別,宇文憂與南宮夢不歡而散,,王凝兒的美好愛情觀,,也勾起了劉莫即將忘卻的一些往事。
龍府內(nèi),龍氏父子二人站在祖宗祠堂里,,龍鎮(zhèn)這幾天神情憔悴,,因為自己的一舉一動全在皇帝的監(jiān)控之下,使得他寢食難安,。
龍毅又被皇帝嘉獎,,一舉讓他成為了京城人人口中的,陛下身邊的紅人,。這無疑使得龍家在京城中威望再次得到了提升,,但在如今這個時局,終究還是太過危險,。正所謂樹大招風(fēng),,一不小心,便會成為眾矢之的,。
龍鎮(zhèn)望了龍毅良久,,最終還是沒有說什么,只是叮囑一番:“離長寧王府遠(yuǎn)點(diǎn),,不要再和里面的人有接觸,。”
“我知道了,?!饼堃愕椭^道。
“這次你已經(jīng)夠魯莽的了,,竟然為了一個女人,,答應(yīng)敵軍的條件?!彼従徸叩烬堃愀?,扶著他的肩膀道:“毅兒,聽爹的,,不要再管她了,,她會害了你的?!?p> “孩兒知道了……”
皇宮內(nèi),皇帝衣冠楚楚,,正襟危坐在龍椅上,,來回轉(zhuǎn)弄著大拇指上的玉扳指,今天他沒有戴著十二旒冕,,而是頭戴通天冠,。
在他的面前立著一幅畫,,宮廷畫師正在仔細(xì)觀察皇帝的表情,一筆一畫的在紙上勾畫,,但還是有些偏差,畫中的皇帝竟顯得更加威武霸氣,。
皇帝突然整理起自己的胡須,,畫師停下了筆。
“朕這幅畫像若是放于太廟,,是否能夠與太祖比肩,。”皇帝對著一旁的老者道,。
賀源輕聲道:“那是自然,。”
“朕看不然,,太祖建國之初,,麾下良將如云,名臣輩出,,天下臣服,。為何到了朕這一朝卻是人才凋零,能帶兵打仗的將軍還是前朝那幾位,?!被实坌边^身子,滿臉惆悵地望著賀源,,“嗯……太師知道原因嗎,?到底是朕昏庸無能,還是大乾氣數(shù)已盡,?!?p> 賀源慌忙跪下,畫師以及宮女也連忙跪下,。
皇帝緩緩起身,,一揮衣袖,一旁的宮女以及畫師連忙退下,,賀源也微微抬頭,,與皇帝四目相對。
“臣以為是陛下深居內(nèi)宮太久了,。外面那些朝中大臣的孩子都是不錯的,,將來定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p> 皇帝眼神變得冷酷,,瞬間又變得親善,,嫣然道:“朕知道,他們都在書院,,待他們學(xué)業(yè)結(jié)束,,就可以扛起大乾的興衰重任,朕也不用日日操心了,?!?p> 賀源緩緩起身,扶著椅子坐下,,低著頭,,刻意躲避皇帝的目光。
皇帝緩緩走到自己的畫像前,,再次整理胡須,,笑道:“確實(shí)像朕?!?p> “太師今日陪朕坐了一上午,,也應(yīng)該累了吧?”皇帝體貼問道,。
賀源再次起身,,搖頭道:“不累的?!?p> “太師既答應(yīng)入局,,不如將手里的神策軍兵權(quán)交于朕?!被实弁蝗蛔兊脟?yán)肅,,周遭也籠罩在詭異的氛圍之下。
賀源漸漸收起自己的害怕,,露出了本來面目,,躬起身子,淡淡道:“要是給陛下了,,我賀府還有活路嗎,?我既然入了局,必定會在關(guān)鍵之時相助陛下,,陛下若不相信臣,,臣的女兒以及兒子皆可當(dāng)做籌碼壓與陛下?!?p> “既如此,,那朕便安心了?!被实蹪M臉微笑走向賀源,,怎料賀源拱手道:“臣告退,。”
賀源說完,,便從皇帝身邊徑直走出,,充滿笑意的皇帝又變得憤怒,這時他的身后走出一個人影,,沙啞道:“真是個老狐貍,。”
皇帝冷笑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管這群亂臣賊子多么老謀深算,,都將成為大乾一統(tǒng)天下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