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呂布在丁原帳下?lián)魏温殻?/h1>
上次的答題,,獲益不少。
諸葛亮心里一驚,,一臉茫然,。
“發(fā)生了何事?”
見諸葛亮也被拉來答題,,荀彧沒必要隱瞞,,直接告訴他仙人答題的事。
“我竟有如此奇遇,!”
諸葛亮本就相信仙神之說,,對此不但不怕,反而內(nèi)心還充滿期待,。
由于有‘老同學(xué)’參與答題,。
曹沖不再制造氣氛。
直接道:“歡迎來到本仙創(chuàng)造的答題空間,!”
接著那道光幕出現(xiàn),。
“請二位觀看屏幕上的榜單!”
【勢力榜:曹操勢力,,董卓勢力,,呂布勢力,劉備勢力,孫權(quán)勢力,,公孫瓚勢力,,袁紹勢力,袁術(shù)勢力,,劉表勢力,,劉璋勢力,馬騰勢力……】
【武力榜單:呂布,,典韋,,趙云,關(guān)羽,,張飛,,馬超,許褚,,黃忠,,孫堅,,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郃,徐晃,,龐德……】
【謀略榜:郭嘉,,諸葛亮,司馬懿,,荀彧,,賈詡,程昱,,周瑜,,龐統(tǒng),徐庶,,法正……】
【事件榜:黃巾起義,,董卓篡逆,群雄討董,,袁術(shù)稱帝,,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后續(xù)未開放)】
這榜單和上次幾乎一樣,,就是事件榜上多了‘赤壁之戰(zhàn)’這一項目,。
荀彧神情激動,分析起來:“赤壁在長江之上,,主公剛納降荊州軍馬,,獲得大批水軍,,假以時日,便有和江東孫氏決戰(zhàn)的資本,,這樣看來,,應(yīng)該是主公和孫氏在赤壁開戰(zhàn)?!?p> 另一邊,,諸葛亮目光落在謀略榜上,見自己排第二,,內(nèi)心十分欣慰,。
之后,也和荀彧一樣,,盯住赤壁之戰(zhàn)這個詞匯,。
赤壁之戰(zhàn)之前的事件,都已經(jīng)發(fā)生,,且是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這樣看來,下一件要發(fā)生的大事,,就在赤壁,。
諸葛亮腦海中飛快搜索赤壁所處的地理位置。
忽然靈光一現(xiàn),,喜由心生,。
“我主劉備的崛起的機會來了!”
曹沖這里,,系統(tǒng)后臺顯示,,可以由他選擇答題者。
廢了這么大勁,,就是為了讓諸葛亮答題,。
所以,直接選擇諸葛亮,。
“本次答題,,由諸葛亮主答,其他人可以做參謀,?!?p> 聽到這話,荀彧有些泄氣,。
諸葛亮敵對陣營的人,,他答題,獎勵豈不是都歸他。
不過仙人點名要他答題,,自己也沒轍,。
幸好,能從答題獲得線索,,為自己所用,。
“答題正式開始,請選手做好準(zhǔn)備,!”
諸葛亮往前走了幾步,,表情肅穆望向屏幕。
“問題一:呂布在并州刺使丁原帳下?lián)魏温???p> “a:校尉,。”
“b:中郎將”
“c:主簿,?!?p> 這次的答題,曹沖系統(tǒng)后臺顯示,,有三道題是系統(tǒng)發(fā)布,,后面兩道題由他自己命題。
很顯然,,這第一道題,,是送分題,。
呂布斬殺丁原投董卓,,固然是因為董卓許以重利。
但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呂布在丁原手下不得志,。
呂布勇猛無匹,武力堪稱三國天花板,,是天生的將帥之才,。
丁原卻讓他擔(dān)任主簿之職。
主簿是什么官職,?
相當(dāng)于文職,,主要職責(zé)是掌管文書,檔案,,戶籍,,印鑒等。
這個問題,,普通人都毫無難度,。
對于諸葛亮來說,更是不在話下。
“我選第三個,,主簿,!”
這時,荀彧小聲提醒道:“此標(biāo)題讀“c”,,分別是abcd,。”
“謝荀先生告知,!”
片刻之后,,提示音響起:“回答正確,請繼續(xù)作答,!”
“問題二: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最后為何分崩離析?”
“a:因?qū)O堅獲得傳國玉璽,,想回江東,。”
“b:因副盟主袁術(shù)不給其他諸侯發(fā)放兵馬糧草,?!?p> “c:袁紹擔(dān)憂討董成功后,其他諸侯獲取更多的資源,?!?p> “d:以上選項都是?!?p> 看到這題,,諸葛亮微微側(cè)目。
十八路諸侯討董之時,,他還是一名十幾歲的少年,。
但那時,但那時他已心存志向,。
或讀書,,或聽人講述,對這件事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了如指掌。
十八路諸侯,,各懷鬼胎,,都想爭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解散的原因,,絕不是僅僅為了某件事情,。
諸葛亮果斷回道:“此題,我選d”
“回答正確,!”
屏幕很快刷新,。
“問題三:赤壁之戰(zhàn)前,蔣干盜書,,致何人被斬殺,?”
“a:蔡瑁,蒯良”
“b:蔡瑁,,張允,。”
“c:蔡瑁,,蔡勛,。”
“d:蒯良,,張允,。”
又是赤壁之戰(zhàn),?
諸葛亮心里一驚,,明白這題是還未發(fā)生的事情。
這該如何作答,?
短暫的迷茫之后,,很快就又了頭緒。
赤壁之戰(zhàn)雖未發(fā)生,,但可以從各方的勢力,,以及已發(fā)生的相關(guān)事情進行推演。
曹操進駐襄陽,,降了原荊州軍馬,。
其中,職位最高的將領(lǐng)便是蔡瑁張允,。
蔡瑁張允擅長水戰(zhàn),如若有他二人在曹營,,曹操的對手絕對難以在水戰(zhàn)中取勝,。
除非,這二人死了,。
曹操的水軍由不懂水戰(zhàn)的小白統(tǒng)領(lǐng),,他的對手才有可能取勝。
看來,,蔣干盜書這件事,,是曹操對手使的反間計,。
看到此題,荀彧也跟著思考起來,。
之前,,在許都答題時。
仙人曾預(yù)示曹操會在赤壁之戰(zhàn)遭遇大敗,。
此刻,,這道題預(yù)示將有兩名荊州降將,將會被斬殺,。
將其中的因果串聯(lián)起來,,荀彧恍然大悟。
“赤壁之?dāng)?,一定跟被斬殺的兩員荊州降將有關(guān),,只有他們懂水戰(zhàn),一但被斬殺,,曹軍的失敗是必然的,!”
想清楚這一點,荀彧欣喜不已,。
“看來,,并非只有己方答題才能獲益,對手答題,,一樣有收獲,。”
諸葛亮作答:“此題,,我選b,。”
“恭喜,,回答正確,!”
第四題,輪到曹沖出題了,。
很快,,一道醞釀好的題目,出現(xiàn)在屏幕上,。
“問題四:蜀國丞相諸葛亮,,出岐山討伐曹魏的次數(shù)是?”
“a:七次,?!?p> “b:五次?!?p> “c:九次,?!?p> “d:六次?!?p> 問題一出,,諸葛亮和荀彧同時驚呆了。
蜀國丞相,,諸葛亮,?
意思是,諸葛亮將會輔佐劉備,,在川蜀立國,,拜為丞相?
驚訝之后,,諸葛亮稍感遺憾,。
當(dāng)初自己隨劉備出茅廬,滿腔抱負,,制定了隆中對這一策略,。
最理想的結(jié)果是,在川蜀立國,,隨后蕩平四海,,一統(tǒng)天下。
但這題干,,卻說自己要數(shù)次出岐山討伐曹魏,。
最少的也要五次。
看來,,隆中對的策略,,進展得并不順利。
而荀彧則對蜀國丞相這一稱謂,,感到困惑,。
按說,勢力弱小的劉備,,沒機會發(fā)展到立國的那一步才對,。
這件事情,太過遙遠,。
也沒有任何可供參考的東西,。
諸葛亮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憑著心中的信念,,和自信,他選擇了最少的次數(shù),。
“我選b,!”
“回答錯誤,。”
冰冷的提示音,,讓諸葛亮心里涌出一股挫敗感,。
五次討伐曹魏都不夠,夢想何時能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