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閑時寫可以,當差的時候用點心,,別不務專業(yè)。”
朱翊鈞訓斥陳矩,,讓他把心思轉(zhuǎn)到正事上。
翌日,。
“今上,,臣奏請全面推行新政?!睆埦诱龓兹税炎嗍璩蔬f上來,。
“判為死刑的人數(shù),每年有定額,?閣老們,,這樣不妥吧?各級官員為了交差,,這樣會冤枉多少好人,?還是再議吧?!敝祚粹x把奏疏還了回去,。
這純屬開玩笑,人命關(guān)天的大事,,還要有定額,,這把《大明律》當成什么了?
張居正臉色鐵青,,被朱翊鈞懟回去,,心里不痛快。
不過也不好反駁,,為了政績,,他現(xiàn)在豁出去了。
“州,、縣學取士,,不得超過十五人,這也不行,,各州,、縣生員,都要憑本事考取,為何還要定人數(shù),?!边@道奏疏朱翊鈞也沒準。
“除漕糧,,新政賦稅改折銀,這也不行,,內(nèi)閣有去過民間嗎,?老百姓一年手中有幾個銀錢,人丁稅,、田賦,、里甲、雜役……這些都征收銀錢,,恐怕不行,,今夏賦稅,云南,、四川,、廣西、陜西,、河南,、山東、北直隸,、全部收實物,。”
朱翊鈞把奏疏還給他們,。
“新政的事不著急,,慢慢來,山西賑災糧的事怎么解決,,有眉目了嗎,?”
沒有朱翊鈞的支持,張居正現(xiàn)在很被動,,原本朱翊鈞年齡小的時候,,和馮保、李太后勾結(jié),,還能震懾住朝廷官員,,現(xiàn)在馮保在南京,李太后被囚禁,,張居正就剩自己了,。
等到新軍練成,就是張居正的死期,。
現(xiàn)在就拖時間,,互相掣肘,,張居正不讓他懲治前山西官員,還有京城官員,、士子嫖娼,、賭博,朱翊鈞就不讓他新政推行,,讓他在朝中的威望,,慢慢減弱。
“山西布政使司上報:賑災糧運送途中折損過多,,還被災民搶去些,。”張學顏說道,。
這特么是糊弄鬼呢,,隨便找個借口搪塞朱翊鈞,現(xiàn)在還不到時候,,只能聽他們鬼扯,。
“哦,原來如此,,那么朕是不是應該賞賜辛應干,?”
還好,這幫人臉皮沒有這么厚,,隨便幾句話交代過去,,朱翊鈞也不好再說什么,這件事先過去,,以后再算賬,。
“今上,殿試再不舉行,,就要到盛夏了,!”張居正看著旁邊張四維和張學顏。
“請今上舉行殿試,!”
“請今上舉行殿試,!”
“我從南京回來再說,本月底要去南京祭祀孝陵,,下月二十六,,太祖龍御歸天之日,朕在當天祭祀太祖,,本月底從京城前往南京,,一路沿途藩王、勛貴、官員不準接駕,,耽誤朕的行程,。”
“臣等遵旨,!”
“今上指派誰隨駕,?又由誰兼國?”張居正問道,。
“不需要人隨駕,,朕帶三千親軍保衛(wèi)就可,由仁圣懿安皇太后兼國,,如遇大事快馬奏報與朕,官員升遷待朕回京再說,!”
“臣等領(lǐng)旨,!”
“嗯,退下吧,?!?p> 現(xiàn)在什么事都干不成,掃黃都被阻止,,收商稅就更不用提,,還是等待時間,慢慢來,。
張居正幾人走后,,朱翊鈞才思考起來,現(xiàn)在新政對大明百姓,、還有朝廷弊大于利,,新增的田地也大有貓膩,錦衣衛(wèi)密奏,,各地丈量土地,,把原來的大尺,改為現(xiàn)在的小尺,,田地的畝數(shù)增加,,實際的田地面積沒有變化,反而增加了百姓的賦稅,。
所謂的新政一條鞭法,,在嘉靖年張璁、桂萼就開始試行,,當時世宗幾人早就知道大明弊端,,為何沒有全國推行,就是推行不了,弊大于利,。
張居正的新政就是把雜稅歸為一條,,統(tǒng)一征收,還有征收稅銀,,廢除實物稅,。
朱翊鈞認為這屬于“領(lǐng)導政策”,一拍腦門就上,,不管利弊,,中央財政并沒有因為新政緩解多少,反而加劇了百姓的負擔,。
大明兩稅,,分夏、秋,,每一次征稅,,百姓就會扒兩次皮,南方百姓征收銀還可以,,因為有海上貿(mào)易,,白銀充足,可是云南,、四川,、廣西、陜西,、山西,、山東、河南,、北直隸,,這些地方就不能征收白銀,因為這些地方百姓手中沒有白銀,。
沒有白銀,,官府還要征收白銀,收糧食和物品的商人就會壓價,,原本一石糧食八錢銀子,,收稅的時候,就會把糧價壓到五錢銀子,,這樣百姓就會被扒一次皮,。
等交稅的時候,因為白銀純度不統(tǒng)一,,官府就會把銀子融化,,這里就會出現(xiàn)火耗,,原本賣一石糧食五錢銀子,因為火耗就剩下三錢銀子,,等于老百姓一石糧食就賣三錢銀子,。
這兩次扒皮,就讓百姓賣兒,、賣女,、賣妻、賣房,、賣地,,稅交不上來,官府就會抓人,,百姓無處申冤,。
朱翊鈞不同意這些地方交銀,就是這個原因,,張居正等人或許知道這事,,不過為了增加稅收,他們只是當作看不見,。
福建、廣東,、江西,、浙江、湖廣,、南直隸,,這些地方征收白銀,還可以接受,,第一這些地方只有南直隸賦稅重一些,,其他地方稅賦很少,第二這些地方離海很近,,現(xiàn)在大明白銀來源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海外來的,,大明白銀每年生產(chǎn)只有不到二十萬兩。
現(xiàn)在金融財政不可逆轉(zhuǎn)邁入銀本位,,白銀全靠貿(mào)易順差得來,,從嘉靖年開始白銀沖擊大明,隆慶年允許民間下海以后,,白銀大量流入大明,,因為大宗貿(mào)易出口,大明得到白銀,,這就造成歐洲國家的白銀短缺,,因為白銀短缺,,戰(zhàn)爭不可避免。
雖然白銀大量流入大明,,可是百姓與大明朝廷沒有獲取白銀,,沿海的官員、商人,、士紳獲取大量白銀,,這樣就導致大明財政緊張,百姓手中無銀,,張居正所代表的官商集團,,利用手中的權(quán)利,進行大明金融改革,,確定銀本位,,加大白銀的價值化。
當西方缺少白銀的時候,,就會爆發(fā)戰(zhàn)爭,,原本明末的財政危機,就這樣發(fā)生,,外來白銀切斷,,就造成大明白銀短缺,朝廷和百姓手中更缺銀子,,這就是原來大明滅亡的原因,。
原本大明末年,歐洲爆發(fā)戰(zhàn)爭,,本質(zhì)還是白銀爭奪,,沒有白銀就會出去尋找,歐洲人發(fā)現(xiàn)新大陸和殖民,,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產(chǎn)生的,。
大明就像是全球貿(mào)易網(wǎng)絡的心臟,大量的白銀如血液般源源不斷地流入大明,,流出的是絲綢,,瓷器和茶葉等受全世界歡迎的商品。
在原本歷史上,,為何歐洲打了近三十年宗教戰(zhàn)爭,?
從一六一八年,到一六四八年,,這個時間段,,正好是原本大明滅亡的時間,歐洲幾乎所有國家打成一團,,法蘭西王國,、荷蘭共和國,、波西米亞王國、瑞典,、丹麥,、挪威聯(lián)合王國、薩克森選侯國,、普魯士,、英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等和神圣羅馬帝國,、西班牙等對打,。
就是因為爭奪白銀所導致的。
大明擁有全球三分之一多白銀,,總量差不多夠用,,不過要是拿白銀一直當貨幣,弊端還是非常大的,!
因為陪葬,!
以孝治國,家里長輩離世,,大量的白銀,,注定會成為這片土地的陪葬品。
一億五千萬的人口,,幾十年就會有上億兩白銀,,被埋進土里!
******************
PS:為何清末西方國家要咱們賠償4億5千萬兩白銀,,就是因為從宋開始咱們持續(xù)一千多年的貿(mào)易順差國。
宋朝時,,溝通咱們和西方國家的貿(mào)易,,就是印度洋海峽,咱們這里運一匹布到印度洋海峽,,例如一兩白銀,,阿拉伯國家就加價到三兩到五兩白銀賣給西方國家,西方國家被欺負上千年,。
看世界地理,,就能了解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