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在家等待命運的審判,,翰林院卻異常的忙碌,數(shù)千份試卷,,讓翰林院整晚整晚的燈火通明,,董苒就坐在大廳的桌案后面,下方桌案后面的都是翰林院的學士,、編撰,、編修,一共三十三位,。
他們分工不同,,首先是字體,如果字不好,,會被第一關的編修給過濾掉,,翰林院有字體要求,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畢竟進入翰林院大部分時間可能都在抄書,。
被過濾掉的文章,會交給編撰再次確認,,經(jīng)過二次確認依然被拿掉的,,就與本次錄用無緣了,。
被過濾的不到一半,能考翰林的,,對自己的要求不會太低,,當然也不排除有考不上國子監(jiān)而濫竽充數(shù)的,。
最后一關是學士們評卷,,覺得不錯的,會蓋上自己的印章,,然后傳給下一位學士,。
閱卷像流水線一樣,一個接一個,,連續(xù)三天,,編撰和編修完成自己的工作部分就離開。
根據(jù)學士推薦數(shù),,排定名次,,對于榜尾推薦數(shù)相同的情況,一般會召集各位學士討論,,最終確定名次,。
董苒饒有興趣的拿著一篇文章看著,他有些猶豫不定,,按照學士們的意見,,這個人不能上榜,但是他卻覺得不錯,,于是他決定將通過的文章和有爭議的文章都帶上,,由陛下裁定,這引起一部分學士的不滿,,畢竟這不符合慣例,,但董苒也不在意,他是翰林院掌院,,有一票否決權,。
很快董苒進宮,恭恭敬敬的將試卷交給天子楊林,,楊林讓王振賜坐,,然后就開始閱卷,對于通過的試卷,,他決定稍后再看,,先解決爭議的試卷,畢竟董苒能讓自己裁決的,,一定是他中意,,最終被落選的文章,。
手里拿著一篇文章,看了很久,,若有所思,,良久,他開口道:“這真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學子寫的,?”,。
楊林抬起頭看著大學士董苒,董苒點了點頭,,這一份試卷與最后幾名的推薦數(shù)相同,,但比較之后被黜落了,支持和反對的態(tài)度鮮明,,就連董苒也被篇文章大膽的想法驚著了,。
“終究是太年輕了,看到了問題,,也想到了些好的解決方案,,內(nèi)有世家外有強敵,想要將權利收歸朝廷,,談何容易,。”,,楊林搖了搖頭,。
“陛下,事不可為也必須為,,這個年輕人很有想法,,世家一個個都不安分,擁有的土地越來越多,,不僅不納稅還不斷向朝廷伸手,,戶部的財稅比先帝時期減少了三成,禁軍想要北上連糧草都湊不齊,,北莽草原術率野心勃勃,,年年揮兵南下,如果渭河不能阻擋他的兵峰,,恐怕我們難免會重蹈前朝的覆轍”,,董苒看來只是想借著這篇文章來覲見,而且加強中央集權,、進行變法他都是支持的,。
“讓朕再想想,這個學子打算怎么處理,?能進翰林院嗎,?”,,這篇文章很對楊林的心思,特別是國勢日衰,,既然皇位傳給了他,,他也想有所作為,總不能真做一個亡國之君吧,。
“只要陛下要讓他進,,臣來想辦法”,董苒說完,,就閉口不言,。
“你去安排吧”,,楊林說完就揮了揮手,,他需要的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他手上能用的人實在太少了,。
“臣告退”,達到了目的董苒也就退了出去,。
“王振,,去查查這個人的底細,這篇文章抄一份也讀讀,,他把你們比作天子家奴,,你們需要有能力為主子分憂”,楊林將文章遞給王振,。
王振應是恭恭敬敬接過張揚的試卷就出去了,,楊林繼續(xù)看其他人的試卷,偶爾也會讓自己驚喜,,但是感覺總是缺少了些什么,。
他不由的又想起那篇由十四歲少年寫的文章,心想‘翰林院學士們是清貴而且學識淵博,,但是不能參與政事,,作為朕的輔臣真的合格嗎?或許真的應該組建一個內(nèi)閣,,更加強化自己的權利’,。
臘月十二,龍門開,,翰林院門前擠滿了人,,有看榜的,有等待抄文章的,,張揚也在人群中,,他看的異常小心,,每一個姓張的名字他都看半天,還刻意看了下他們寫的文章,,生怕是自己的,,但迎來的是一次次的失望。
第一面墻上沒有,,第二面也沒有,,第三面墻,依然沒有,,正當他覺得沒什么希望的時候,,在最后一面墻的最后一張紅紙上看到張揚兩個字,他感覺自己的心都要跳出來了,,真的考上了,,這可是翰林院,自己這就成為王朝的統(tǒng)治階級了,,不過好像自己是這個時代的孫山,。
當看到文章時,他詫異了,,這像自己寫的文章,,但又不像自己寫的文章,感覺像前世讀書的閹割版,,很多地方也做了修改,,特別是涉及到世家的部分,言辭緩和了許多,,這讓張揚大惑不解,。
在人群中,他看到一個人正在盯著自己,,吳誼他居然也來了,,而且面上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這令張揚感覺不好,,仿佛今天又是一天耶穌受難日,。
翰林院與國子監(jiān)只是一街之隔,而國子監(jiān)在上個月就已經(jīng)開學,,能出現(xiàn)在這里本來不算奇怪,,但是他為什么來了,張揚打了下招呼示意了下就轉(zhuǎn)身離開了,。
就在此時,,一個紅翎使高喊著‘緊急軍情,閑人閃避’,騎著馬從張揚身邊飛馳而過,。
張揚回到家中,,翰林院的差役很快就來了,念叨著恭喜之類的祝福詞,,又埋怨了半天說地方不好找,,將一個大紅信封交到張揚手中,張揚痛痛快快的遞上一錠銀子,,本來還苦著的差役們臉立刻就笑的跟菊花一樣了,。
送走信使,張揚拆開信件,,標準的制式語言,,一點感情不帶,通知在臘月二十五之前去領取官服以及腰牌,,與年后初六正式入職,。
張揚立即給家里寫信,讓二姨夫派人將母親和春花送來京城,,張揚以后就在京城打拼了,,擁有了公務員身份,憑借自己年齡優(yōu)勢,,就算是熬,也能熬到中高級公務員,。
------------------------------------------------------------------------------------------
臨江縣張揚家中,,連續(xù)兩份書信把家人弄懵了,第一封信說自己國子監(jiān)考試沒過,,這讓母親和春花還憂傷了幾天,,當說到會待在京城,讓母親又更加擔心起來,。
但一個月后又收到一封信說過了翰林院考試,,讓家人動身去神京,這一悲一喜讓母親徹底不知所措了,。
二姨父與舅舅商量了下,,決定派人送張揚母親和春花去神京,當然這是年后的事情,,張揚信中也說了最好三月份后再進京,,現(xiàn)在北方天氣太冷。
------------------------------------------------------------------------------------------
御書房,,楊林坐在龍椅上,,拿著王振收集的材料,這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他原以為張揚僅僅是個寒門子弟,,結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他的外祖父李熔是前綠營的參將,更是一手調(diào)教了秦王,,但就在20年前,,突然辭官回鄉(xiāng)隱居,家人至今都不知道他在綠營待過十余年,。
張揚是現(xiàn)在禁軍中軍副將張輔的庶出的兒子,,八歲的時候還和夏家的人一起進京尋找父親,結果張輔一紙休書將張揚母親休了,。
“張揚知道他父親是秦王府的人嗎,?”,楊林問道,。
“奴婢認為不知道,,據(jù)張輔的老仆說,他當初只在張輔的府邸待了一天,,就被打發(fā)走了”,,王振回答道。
楊林點點頭,,說道:“李榕朕也略有耳聞,,當年父皇對秦王溺愛有加,把他派去軍營,,結果被這個人收拾的服服帖帖,,也算有幾分本事,張揚的事情就這樣處理吧,,讓他到翰林院歷練歷練”,。
說完,楊林放下密報,,像是想起什么事,,問道:“秦王府可有奏折?”,,這幾年來,,北面一直不安生,今年又集結大軍準備南下,。
王振回道:“回陛下,,奏折已經(jīng)送過來了,昨天老奴去議事了,,說是準備三天后起兵北上,,這次老奴會跟著去,定不叫出事”。
“讓他們把奏折趕緊送過來,,你也小心一些,,兵事非小事,只要堅持到術率退兵即可,,你給朕留下幾個可用的人,,朕準備著手擴充內(nèi)侍,朕還需要著手做點事情了”,。楊林點點頭,,說完擺了擺手讓王振出去忙。
王振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王振內(nèi)心竊喜,,或許他會成為從高祖以來權利最大的太監(jiān),看看黃錦鴻以后拿什么和自己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