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出云寺的和尚
荊州,,出云寺。
清晨,,一個小和尚正在清掃廟中法器上的灰塵,愕然發(fā)現(xiàn)桌上的一尊銅獅子竟然裂開了,。
慌得他連忙跑去報告給了監(jiān)寺師叔,。
監(jiān)寺趕來看了一眼,便知道了底細:
“這本是對一爐同出的鎮(zhèn)煞法器,,同生同死,。如今寺中這尊無故開裂,想必是因為遠處那尊被人給破壞了,?!?p> 監(jiān)寺去找了方丈,,將事情告知:
“那妖終究還是沒能放得下執(zhí)念,被心魔所控,,戕害了人命,。此事是我們出云寺的失職,該立即派幾名弟子去驅妖除魔,,免除人間一個禍患,!”
方丈慈眉善目,口誦了一聲佛號,,嘆道:
“當初那只妖是凈悟帶回來的,,銅獅也是他送出去的,就由他去了解這段因果之緣吧,。”
凈悟便是二十年前,,路過柴松夫婦家門口的那個和尚,。
監(jiān)寺頷首道:“這樣也好。事不宜遲,,就著他即刻出發(fā),。”
方丈道:“嗯,,你安排便是,。”
監(jiān)寺卻還是沒走,,方丈問道:“還有其他事情,?”
監(jiān)寺猶豫了片刻,似乎是下了很大的決心,,道:
“事情若是沒發(fā)生,,我們還可以當做不知情??裳巯乱呀洺隽巳嗣?,我們也不能縱容包庇他吧。此事由他而起,,人命因他而去,,他也該受到應有的懲罰,方符合我寺之嚴規(guī),、天道之正理,。”
方丈不動聲色,,淡淡道:“此事我心中已有安排,,你大可放心,。”
監(jiān)寺道:“既然如此,,他就憑方丈處置吧,。我先去安排凈悟出寺的事情?!?p> 等監(jiān)寺離開后,,方丈喚來一個和尚,道:“你去將弟子規(guī)叫來,?!?p> 弟子規(guī)指的不是學童啟蒙的那本讀物,而是寺內的一名弟子,。
因為他沒有正式剃度拜入廟門,,所以沒有給他論資排輩取法號,只是給他取了個俗名,。
雖然沒有拜入佛門,,但作為從小在寺廟中長大的一員。
他除了有頭發(fā)之外,,每日和其他師兄弟并無兩樣,。
都是吃齋念佛敲木魚,輪值打掃寺廟,。
今日弟子規(guī)是該去藏經閣整理經書,。
推開藏經閣的大門,傳命的和尚就看到弟子規(guī)慵懶的躺在窗格前的石臺上,,手中捧著一本《地藏菩薩本愿經》,,低眼默看。
初冬的太陽并不熱烈,,洋洋灑灑盡數(shù)落在他的身上,,像為他是渡上了一層佛光。
清麗的臉龐更是在暖煦的陽光下,,顯得更如出水芙蓉,,細膩如玉。
和尚看得都有些呆了,,緩過神來時,,忙合十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弟子規(guī)聽聞聲響,,側過臉來,,笑問道:“師兄前來,可是有事要找我,。是方丈,?”
好一個美少年,,正是應了那句修辭: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如懸膽,,睛若秋波,。
和尚低頭答道:“不錯,正是方丈讓你過去,。貌似是你闖什么禍了,,可得小心著。見了方丈先求個情,,他自小憐愛你,,見你主動認錯了,心也就軟了三分,?!?p> 弟子規(guī)從窗臺跳下,翩翩若落花,。
他將《地藏菩薩本愿經》原路放回,沒有說什么,,跟著和尚去了方丈室,。
和尚將弟子規(guī)帶到后,便道:“方丈,,弟子規(guī)來了,。”之后關門推下,。
弟子規(guī)走至方丈面前,,正立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跪下,,然后屈兩肘伏地,以頭觸地,,然后以頭頂禮方丈的腳,。
佛家有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fā)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最后的五體投地被視為“頂禮”。
佛教禮儀中有云:“我所高者頂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禮制極也,。”
方丈乃是一寺之首,,又是撫養(yǎng)弟子規(guī)長大之人,,恩比生父,行此大禮不為過,。
行禮完畢,,弟子規(guī)先起頂頭,次起肘,,再次起膝,,道:“師傅,喚弟子前來,,所謂何事,?”
方丈道:“三年前,我寺關守著的一只黃鼠狼精,,受到無上佛法感化之后,,終褪去了一身邪妖之氣,壽終正寢,。這事情你可還記得,。”
弟子規(guī)頷首道:“弟子記得,,此事還是弟子上報給監(jiān)寺師叔的,?!?p> 方丈道:“那你可知,當日它并非真死,,乃是借假死脫逃,。”
弟子規(guī)道:“此事弟子也知道,?!?p> 方丈喜怒不形于色,看不出他有沒有生氣,。
只聽他緩緩道:“你可知它心中的心魔并未拔除,,逃離出去是為了害人復仇。你此舉無異于助紂為虐,?!?p> 弟子規(guī)繼續(xù)點頭,道:“這事弟子也是知道的,?!?p> 方丈終于睜開眼睛,看著眼前這位弟子,,道:“那你為何還要那般做,?”
弟子規(guī)面不改色,道:“弟子是為了替它拔出心魔,,這才容它出走,。”
方丈臉色終究還是變了一瞬,,道:“拔除心魔?你是如何幫的它,?”
弟子規(guī)道:“心魔便是執(zhí)念,,緣于想得而未得。那妖在寺中日夜聽佛,,已有十七載,。可它心中的執(zhí)念惡魔,,為何仍舊存在,。是它冥頑不化嗎?非也,,十七年來它受佛法感化,,身上妖氣已退,也由佛而悟道步入正途,,由此可見,,它是有心向大道,。”
這個問題,,算是把方丈給難住了,,他也不知道該作何解釋。
佛家修行中最大的敵人就是心魔,。
修行的過程幾乎就是與心魔作斗爭的過程,。
就連佛祖成道的時候,也免不了心生波旬惡魔來阻撓,,何況是紅塵中的凡人,。
如何戰(zhàn)勝心魔,佛經中自然是有修煉法門,,可真正能戰(zhàn)勝心魔者,,都是少數(shù)。
大多數(shù)人都是去逃避心魔,。
方丈問道:“那你的方法是什么,?”
弟子規(guī)道:“弟子以為,心魔便如同那恐懼一般,??謶衷从谖粗闳羰呛ε乱患豢芍氖挛?,任由他人給你講解如何生動,,也不如自己親眼去目睹一面?!?p> 方丈似乎有所感悟,,道:“所以,你是想讓那妖怪去直面自己的心魔,,讓它去完成自己的執(zhí)念,?”
弟子規(guī)點頭道:“是的,這正是弟子想出來的法子,。不過并非是讓它完成執(zhí)念,,而是讓它去看,去自己做決定,。心魔住在心中,,能夠戰(zhàn)勝的只有直面它的自己。
“經過弟子對它的觀察和了解,,弟子覺得,,它是有可能戰(zhàn)勝心魔的。是以,才放它出走,?!?p> 方丈對他的一番陳詞并不贊同,搖首道:“你這是剛愎自用,。你可知道,,它被心魔所控,殺害了人命,。你此舉,,無異于是縱兇殺人?!?p> 說把,,兀自也嘆氣一聲,心懷內疚,。
當年弟子規(guī)報來妖怪身亡的消息,,因為對于這個弟子的信任,并未多加查驗,,便讓他自行埋葬了,。
不久后發(fā)現(xiàn)墳冢破土,才知道黃皮子妖是假死,。
于是讓凈悟感覺拿了一尊銅獅子下山,,去找到那兩位夫婦。
方丈和監(jiān)寺心里隱猜測到弟子規(guī)可能是知情不報,,一只黃皮子精,,不可能騙得過他的眼睛。
但沒有證據(jù),,也聽回山的凈悟稟報,,夫妻二人并無事,所以并未點明處罰他,,覺得可能真是上了那妖精的當,。
弟子規(guī)聽到黃皮子妖最后還是敗給了心魔,嘆息了一聲,,并非是為了死去的人。
弟子規(guī)俯首道:“弟子甘愿領罰,,請師傅降罪,。”
方丈道:“你非本寺弟子,,寺規(guī)于你無用,。然此事畢竟涉及人命,非同小罪責,你雖不是加害者,,可也有因果在其中,。本寺已留不得你,從今日起,,你就下山去吧,。”
被驅逐出寺了,,要離開這個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離開養(yǎng)育、陪伴了自己十八年的師傅和師兄弟們,,弟子規(guī)臉上卻并沒有表現(xiàn)出離愁別緒,。
只是頷首應了下來,道:“弟子謹遵師命,。請容我最后再叫一聲師傅,!”
又行了一次頂禮,這才起身離去,。
沒有去收拾行李,,他本是赤條條而來,如今還身著一身衣物,,已是討了個大便宜,。
寺中有師兄弟看到弟子規(guī)朝山下走,便問他:“你要去往哪里,?”
弟子規(guī)大步向前,,頭也不回的道:“我要往那人間里去?!?p> ……
作者有話說:
越寫到后面,,越感覺自己寫得很垃圾了,我都已經感覺不到有什么情緒波動了,。
所有人,,包括主人公都越來越工具了,只是為了劇情在行動,,沒有血肉,,沒有靈魂在里面。
我看不到我寫的人物有生命,。
看到這里暫且打住吧,,等我后面寫出感覺來了,有了情緒波動,,再來看看是否刪除這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