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流傳千秋萬代的道教祖師爺,,公認(rèn)為正一派的祖師爺,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后世尊稱其為,祖天師,。
相傳,,祖天師是相傳為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第八世孫,漢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豐縣阿房村,。張道陵生來天性,,喜好神仙之術(shù),且自幼聰慧過人,,七歲便讀通《道德經(jīng)》,。
為太學(xué)書生時,博通《五經(jīng)》,,天文地理,、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從其學(xué)者千余人,。但常嘆息所讀之書無法解決生死問題,,于是棄儒改學(xué)長生之道。二十六歲時,,張道陵曾官拜江州(今重慶)令,,但不久就辭官隱居到洛陽北邙山(今河南洛陽北)中,精思學(xué)道,。漢章帝,、漢和帝先后征召其為太傅、冀縣侯等職,,均辭,。
之后張道陵開始云游名山大川、訪道求仙,。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與弟子王長,、趙升一起渡江南下到了江西貴溪縣云錦山,。
云錦山山清水秀,景色清幽,,為古仙人棲息之所,張道陵就在山上結(jié)廬而居,,并筑壇煉丹,。
傳說三年后神丹成,龍虎出現(xiàn),,故此山又稱龍虎山,。時年張道陵60歲,,聽聞蜀中民風(fēng)純厚,易可教化,,便移居四川鶴鳴山,。
相傳漢順帝漢安元年(142)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臨蜀地,,傳授張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囑其掃除妖魔,救護生民,。張道陵就此創(chuàng)立了道教,,尊老子為教祖,以“道”為最高信仰,。永壽二年(156)升仙而去,,時年123歲。唐玄宗天寶七年(748年),,因老子之故冊贈張道陵為“太師”,。禧宗中和四年(884年),封為“三天扶教大法師”,。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冊贈“正一靖應(yīng)真君”,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正一靖應(yīng)顯佑真君”,。元成宗加封“正一沖玄神化靜應(yīng)顯佑真君”。明崇禎皇帝加贈“六合無窮高明上帝”,。正一派稱祖天師,、泰玄上相、大圣降魔護道天尊,。
據(jù)說祖天師在云錦山中煉九轉(zhuǎn)金丹之時,,曾經(jīng)有很多妖怪想要搶奪并偷盜金丹,天師飛神奏帝,,玉皇大天尊,,命令了一員勇猛無比的神將下界,鎮(zhèn)守天師煉丹的場所,。
這也就是趙元帥下界護法的由來,,所以后來稱趙元帥為:“黑虎元壇趙元帥”。意思也就是說,,趙元帥當(dāng)年就是騎著黑色的神虎,,手里拿著金鞭,鎮(zhèn)守?zé)挼さ膲瘓觥?p> 后來天師飛升,趙元帥受命,,永護玄壇正教,。
話說回來,當(dāng)年祖天師在云錦山中煉丹大成,,突然有一日,,太上老君圣駕降臨。降臨在祖天師面前,,傳授給祖天師很多經(jīng)文符箓道法兵器等,,并對祖天師說道:“吾居大羅天界,普觀下界人間,,邪氣流行,,妖孽暴亂,魔鬼肆虐霸道,,殘害生靈,。尤其西蜀之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六天魔王,,八荒鬼帥,,部落無數(shù)魔鬼之族,占領(lǐng)蜀地,,殘害生靈,,百般暴行,違反大道,,導(dǎo)致怨氣黑云,,上沖天界。人間遭到殺劫,,有無數(shù)生靈慘死于妖魔的暴行中,。”
天師再三俯首,,拜請老君垂憐救度,。
老君說道:“我觀爾煉丹已成,神通自在,,特此傳授爾正一盟威之道,,三五都功密訣。望爾前往蜀地,,收攝降伏六天魔鬼部落種族,,分判人鬼,治理陰陽,,則功德無量,,升入無極,。”
而后則將諸多符箓道法,,經(jīng)書法器都交給祖天師。
祖天師受了法旨,,立刻動身,,他只攜帶弟子,王長,,趙升兩人,,由江西云錦山,一路前進,,直入西川屬地深部,。
在四川青城山下,祖天師設(shè)立法壇,,開壇做法,,前后多次與六天魔鬼部落大戰(zhàn)。
天師道法通玄,,諸魔鬼力不能敵,,最終各個降伏,愿意投降,,皈依大道,。
后來祖天師在青城山,黃帝壇,,與六天魔鬼結(jié)盟誓,,設(shè)立二十四治,分散陰陽,。區(qū)別人鬼,。謹(jǐn)按太真科及赤松子歷,漢代人鬼交雜,,精邪遍行,,太上垂慈。下降鶴鳴山,,授張?zhí)鞄熣幻送傄话俣A,,及千二百官儀,二百大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師遂建二十四治,,敷行正一章符,,領(lǐng)戶化民,,廣行陰德?!杯U訣,,指盟威箓中秘訣。
天師飛升之前,。將其諸多道法符箓傳與后人和弟子等,,流傳至今。
祖天師寶誥:
至心皈命禮,。本來南土,,上溯蜀。先獲黃帝九鼎之丹書,,后侍老君兩度于玉局,。千軸得修真之要,一時成吐納之功,。法箓?cè)?,受盟威品而結(jié)璘訣。正邪兩辨,,奪福庭治而化咸泉,。德就大丹,道齊七政,。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天扶教,,輔玄體道,。大法天師,雷霆都省,。泰玄上相,,都天大法主。正一沖玄神化靜應(yīng)顯佑真君,。六合無窮高明大帝,,降魔護道天尊。
[注釋]:本來南土,,上溯蜀都:
南土,,南方土地。祖天師張道陵為東漢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人,,生于吳之天目山,。故稱之為“本來南土”。蜀都,,古蜀國地,,戰(zhàn)國秦置,。治成都(今屬四川)今泛指四川。祖天師曾隱居四川鶴鳴山修道并創(chuàng)立道教,,故言道教之根源上溯蜀都,。
先獲黃帝九鼎之丹書:東漢和帝永二年(90年)崖嶺石居數(shù)年,精思感徹,,有繡衣使者告曰《黃帝九鼎太清丹經(jīng)》,,得而修之者可升天也,真人感其言,,乃齋戒七日,人其室,,果得丹書,。此即為《黃帝九鼎之丹書》。
后侍老君兩度于玉局:玉局,,即玉局治,。為二十四治中“下品人治”之第七治?!昂鬂h永壽元年,,李老君與張道陵至此,有局腳玉床自地而出,,老君升座,。為張道陵說《南斗北斗經(jīng)》,既去而座隱地中,,因成洞穴,,故以玉局名之?!贝司溲蕴侠暇齼纱谓祲癁閺埖懒曛v經(jīng)說法事,。
千軸得修真之要,一時成吐納之功:千軸,,指上文太上老君所降賜之經(jīng)書,。修真,即修道,。吐納,,即吐故納新。為道門修煉養(yǎng)生法,。即把胸中濁氣從口中呼出,,再由鼻漫漫吸進新鮮空氣。認(rèn)為吐納可吸取生氣,,吐出死氣,。達(dá)到長生不死,。此指祖天師獲《黃帝九鼎之丹書》和太上老君降賜之經(jīng)書后,由此而悟得修真之要,,并煉成了吐納之功法,。
法箓?cè)桑苊送范Y(jié)璘訣:法,,指道法,。宋白玉蟾《道法九要》稱:“夫法者,洞曉陰陽造化,,明達(dá)鬼神機關(guān),,呼風(fēng)召雷,祈晴請雨,,行符咒水,,治病驅(qū)邪,積行累功,,與道合真,。”箓,,又稱法箓,,寶箓。是一種道教符書,,作為入道憑信與行法依據(jù),。同時,它對受箓者也是一種約束,,故稱“箓者,,戒性情,止塞愆非,。制斷惡根,,發(fā)生道業(yè)。從凡入圣,,自始及終,,先從戒箓,然后登真,?!泵送罚凑幻送?,此箓由老君降授,,祖天師張道陵而傳世?!冻嗨勺诱職v》稱:“太上垂慈,。下降鶴鳴山,,授張?zhí)鞄熣幻送傄话俣A,及千二百官儀,,二百大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師遂建二十四治,,敷行正一章符,領(lǐng)戶化民,,廣行陰德,。”
正邪兩辨,,奪福庭治而化咸泉:正邪兩辨,,言太上老君授祖天師正一盟威之道,禁戒律科,。檢示萬民逆順、禍福功過,,令知好惡之事,,奪,同“得”,。陽平治的教令各治皆應(yīng)遵守,。咸泉,咸即感,,感為感應(yīng),。泉為泉水。喻指祖天師立道教化世人的盛德,。
德就大丹,,道齊七政:德就大丹,指祖天師煉丹功德圓滿時龍虎見之事,。漢永元初年,,祖天師攜弟子王長至云錦山(今龍虎山),修煉九天神丹,,一年有紅光照室,;二年有五云覆鼎,夜不假燭,,仿佛有青龍白虎各一常繞丹鼎,;三年丹成龍虎見,山因以名,。道齊七政,,七政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此言祖天師的道法與日月五星并駕齊驅(qū),。可見其道法之高,。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悲,指悲憫世人,。大愿,,濟度眾生的宏愿。大圣,,智慧超凡,、通真達(dá)靈。大慈,,慈祥呵護眾生,。此贊祖天師之盛德。
三天扶教,,輔玄體道:三天,,謂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此引指三清尊神。扶教,,扶助道教,。玄,即道,。體道,,即得道。
大法天師,,雷霆都?。捍蠓ㄌ鞄煟瑸樽嫣鞄熥鹛?。雷霆,,天之號令。都省,仙界官位,。此指祖天師代天行發(fā)號令,。可見其權(quán)位之高,。
泰玄上相,,都天大法主:此為祖天師張道陵仙界尊號。
正一沖玄神化靜應(yīng)顯佑真君:此為元成宗對祖天師的封號,。
六合無窮高明大帝,,降魔護道天尊:六合無窮高明大帝,為明崇禎皇帝加封祖天師之號,。降魔,,即降除妖魔。護道,,護衛(wèi)道教,,天尊。對得道神仙的尊稱,。此對祖天師張道陵盛德的頌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