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發(fā)生在高中時期,,講出來時我一般稱其為“年少歲月”,。倒沒有什么解釋,,偏要說就是覺得好像更為特殊和文藝,白話一點就是“我比較矯情”,。
不過說是回憶倒不如稱其為故事,,畢竟較為重要的回憶,往往都會上n層濾鏡,。會以矯情捻酸的文字喚起塵封的幀幀膠片,,翻頁成片。
故事止步于文字上,,現實永遠看向前方,。
高中的記憶,我們學校有個最令畢業(yè)生懷念事物,應該是和大多數人不太一樣——銀杏樹,。
我們學校的女生宿舍對面是籃球場,,往東有片銀杏樹林,樹林層層疊疊的中心用水泥地填出大片,,放了尊孔夫子的石像,。
夫子的面前,到側后方用水泥灌通了一條小道,。聽大我一屆的同校領居姐姐說,,這條道是只通向宿舍樓和高三教學樓的,這人剛剛入學的我很是羨慕,。
待春日喚醒萬物,等夏季帶走蟬鳴,,柳亸鶯嬌皆散去,,就要到一夜寒霜降,滿城銀杏黃,。
直到十一月中旬開始,。白果滿枝丫,簌簌不留痕,。感謝植物體內的脫落酸,,也感謝風的追求和樹的不挽留。
落下金黃一片的美麗綢緞,,錯落朱提數百枚,,校園秋色滿盤堆。每天欣賞著美景去上課的學長學姐,,是我最羨慕的對象,。
不過因為我們高中除了書和學生,大概最多的就是銀杏樹,。比如操場里種著大半圈銀杏樹,,包括每棟教學樓前、學校甬道兩旁,、教師公寓旁的路上也沿途栽著是,。
曾經學校論壇推出一份排行榜,是“關于學校銀杏樹景點投票”的結果得出的,,第一是“文化長廊”,。
雖然說大多數學生,覺得最漂亮的地方是孔夫子銀杏林,,但是學生最喜歡的銀杏樹的栽種地是“文化長廊”,,古風設計的長廊一面荷花池,一面是沿道都栽銀杏樹。
讓這是教導主任最容易抓到小情侶的地方,,也是小情侶不管夏天蚊子,,一年四季主任也一定去約會的打卡地。
大概是所謂的青春記憶,。
雖然樹林很漂亮,,但是它的附近只有教師公寓、高三教學樓,、宿舍,,三角環(huán)繞。
大多數室外運動場地,、體育館,、圖書館,學校最好吃的二食堂都建的離高一高二更近,,所以我并沒有一下子想成為高三黨的愿望,。
畢竟我們高中一直遵守這一個原則,“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不過大多數高中都是這樣。
剛步入高中時,,暢享過電視劇或電影里,,那些女主角驚心動魄、轟轟烈烈的高中校園,,小混混,、逃學、校草學霸等等,。
讓人稍微有點羨慕,。
但現實就是,寄宿的學校生活,,準時準點的上課下課,、吃飯和睡覺。每天除了聽老師講課就是背書,、寫題,,這些最蒼白無趣的平凡日子,不律其書的忙忙碌碌,。也是高中怎么可能有多么恣意,,每天講不完的課,寫不完的題,,老師日以繼夜的嘮叨學習,。
只是肆意的是年少的心性,熾熱的是學習連接到的夢想。
那時為了高考成績,,我舍棄掉本就很差的英語,,轉而報名了學校的日語班。
日語的學習一開始很簡單,,對我而言,。因為日語的課程和作業(yè)在高一時較少,上課背完單詞和語法就沒了,,所以課余時間我一般都趴在走廊圍墻上放空,。
畢竟再不多利用這些時間,回到本班教室就又會開啟高壓時刻,。
深秋的某天,。
在去上日語班上課的路上。身旁和我一起的同學說,,你幫看一下前面那個男生,,我沒帶眼鏡看不太清楚。
我快速抬頭看一眼后,,繼而邊低頭翻找課本夾的周測試卷,邊說看了,。
她又趕忙問道,,怎么樣帥不帥,剛剛驚鴻一瞥感覺是個絕品,,我抬頭嫌棄的看了她一眼,。
“我看的時候都走那么前面了,我就看了個后腦勺,,不過身形還挺不錯,。”翻到試卷后,,抬起頭對著已經走遠的身影,,回答。
旁邊同學又一頓輸出,,什么氣質,、腿長,條順,。我實在不太感興趣,,就插嘴說了句,今天要講期中試卷,,你的改錯題本帶了沒,?
她這才開始著急的翻找,應該是還在說些什么的,不過已經記不清了,。
一抹金黃色從眼前飄過,,我看向干道旁隔著溝渠的一排銀杏樹還在籟籟落葉,把視線又放回前方那個男生的身影,。
這段不怎么重要的記憶,,直到現在都格外深刻的記到現在。應該是因為銀杏樹映稱的美麗,,讓人忍不住心里變得的柔軟,,讓一切都帶著濾鏡,所以莫然一切變得特殊,。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某些東西在心里開起來綠芽,,不過沒有人懂,,包括當時的自己。

客愨行百里
抱歉,,過于流水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