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極致,,不外乎地位和力量,。
力量到達了極致,便是武圣,,能夠拔山,,能夠斷江,,有著超人之偉力。
而地位到了極致,。
則就是那統(tǒng)御天下億萬民眾,,萬人之上,,近乎最貴者,,皇帝,。
皇帝還有著另一個稱呼,。
也就是天子。
天子,,承受世界最大之氣運,。
亦是萬物之長,眾生之靈,,一切最慧者的管理者,,統(tǒng)領綱常樞紐,調(diào)節(jié)氣運,。
因此,,一位皇帝的繼位。
無論繼承者使用了何種手段,,其一定要符合大勢,,有著‘正統(tǒng)’的名號。
這也是歷來儲君繼位,,或者王朝更迭,,都要追求名正言順的原因。
否則不順天數(shù),。
任這成王稱帝者如何驚才艷艷,,都會被天數(shù)反噬,,最后落得個凄慘下場,。
一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朱長逸也已經(jīng)做好了一切準備,,資源,,人力,天時,,地利,,都已經(jīng)妥當,。
各地的軍隊,,王侯,,也都因為朱長逸的儲君正統(tǒng)性,再加上周恒的威懾,,選擇了順應新帝的降臨。
諸多官員,,也都早已做好了準備,。
至于反抗的,,也都秘密死去,被神秘人所襲殺,,但大多數(shù)的還是選擇歸順,。
因而大銘王朝的主要官員框架還維持著正常,幾乎沒有太多變動,。
承天府,皇宮之內(nèi),。
赤紅的布匹遙遙延伸,,自宮廷的主干道連成一線,無數(shù)的禁軍禁衛(wèi)自兩側而立,。
崇明宮,,新帝行事之所。
批閱奏折,,處理國家大事,,和心腹大臣商議國政,都在此地,。
先帝之所,,叫做長明宮。
新帝則是效仿其用以,,換長為崇,,意喻責任,是無時無刻的提醒自己作為國君的擔當,。
此時的崇明宮,,唯有三人。
周恒,,劉宏義,,以及已然衣著皇袍,頭頂華蓋,,即將成為大銘皇帝的朱長逸,。
“這一天終于來了……”
朱長逸端坐,,語氣唏噓,,明亮的華蓋遮掩住了其下的神情,。
曾幾何時,,他還是個不受寵的皇子,。
雖不受欺辱,,可是論起儲君這二字,卻是萬萬沒有一點關系的,。
春去秋來,恍惚而過,。
再次來到這皇宮深墻之中,朱長逸卻是已經(jīng)皇命加身,,氣數(shù)如龍了,。
周恒掃了一眼朱長逸的氣運,,發(fā)覺沒有什么問題之后,,才繼續(xù)飲茶,喝水,。
皇帝加冕,,承接天子命數(shù)。
這并非是一蹦而就,,而是需要諸多步驟,,需要不斷的完善,才能夠成功,。
正統(tǒng)性,,朱長逸是有的。
雖然不是長子,,可是已被皇帝詔書宣命,,成為儲君,,作為第五子,,擁有著絕對的合理性。
接下來,,就是氣運的承接,。
總共也是三步。
第一步是在萬民的朝拜之中獲得人心的氣數(shù),,萬般王朝,都要籠絡民心,。
第二步則是承接天運,。
最佳去處就是封禪之地,在歷代乃至無數(shù)帝皇都舉行過儀式的地方進行祭天,,從而成為天子,。
最后便是在觀天院測量星宿,加持星命,,將國運和漫天繁星對應,從而可以預知福禍災事,。
待到所有步驟完成。
朱長逸也就是真真正正的大銘皇帝,,名正言順的天子了,。
周恒近日多在梳理朱長逸的氣運,,同時將跌宕起伏的大銘國運平復住,且在不斷清理雜質(zhì),。
國運繁雜,氣機龐大,。
正常來說,,即便是武圣也不足以接觸,,乃至于是操縱。
但周恒如今已經(jīng)如同國師一般,,有著這層身份作為依仗,自然也可自如的操縱國運,,將其純粹,,對其進行加持。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jīng)走到了這樣的地步,。”
劉宏義應聲道,。
如今的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著師兄和師傅背書,加上其原本就很強的天賦,。
如今雖是初次進入官場,,可已然是如魚得水,開始初露端倪了,。
“時候差不多到了,。”
周恒感應氣機,,隨后道:
“長逸,,該進行登基的儀式了,此般行程半月有余,,順利完成后,,你的夢想就要達成了……”
“謝謝您,老師,?!?p> 朱長逸起身,周身神意微微波動,,將衣角撫平,,隨后便踏出了宮殿……
……
“吾皇萬歲萬萬歲!”
廣闊的承天府之地已然人滿為患,,即便是足以并排同行十輛馬車的街道,,都擁簇著數(shù)不清的民眾。
不斷的有呼喊聲傳出,。
縱使這位新帝還未有著什么功績,,但這不代表他們對新的皇帝沒有期待,喊上幾句口號,,算不得什么,。
高大的皇宮門墻上。
朱長逸看著腳下的無數(shù)民眾,,神色肅穆,,真正面對了自己的責任,知道自己要為天下蒼生所負責。
其兩側,,則是周恒和劉宏義,。
再往后,,則就是一眾朝廷官員,,將軍王侯。
……
太山,,封禪之地,。
其山高不過三千余米,甚至遠遠不如求道山的高度,,連其輔山都有所不及,。
但是此山只自屹立。
就有一種難以形容的厚重感撲面而來,,這是歷代皇帝再次舉行祭天儀式,,從而留下的痕跡。
此種底蘊,,非是武圣手段可以凝聚,,乃是一代又一代的皇權歷史凝結,代表著人文的終極,。
自山腳而望,,山體似乎可以通天。
真正從青石而鑄的階梯之上走過時,,那來自山體的厚重感更加的重了,。
封禪之地,本就與國運相關,。
越是位高權重,,其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而朱長逸最為一國之君,,更是如此,。
不過其還是以宗師級別的修為,以及堅定的意志,,走完了這數(shù)千米的路程,。
太山之頂,已經(jīng)建造起祭壇,。
祭壇雖不大,,長寬直徑,也足有兩百余米,,其上花果祭品,,皆盡有之。
這山雖只有三千余米,可是一眾人卻真的似處于云天之上,,經(jīng)受著蒼天的考驗,。
祭壇雖有兩百米的直徑大小,可是階梯卻只有一條,,且只足以一人通過,。
朱長逸一步一步踏上前去。
焚香,,燃爐。
將祭品放置到空無一物的最高處,。
隨后高聲喝道:
“吾,朱長逸,,雖無大才大德,,卻也愿為蒼生謀劃,不負先帝聲明,。”
“今,,更換國號為‘崇元’,。”
“望,,上蒼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