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行香子
雙調(diào)小令,,六十六字,上片五平韻,,下片四平韻,。音節(jié)流美,亦可略加襯字,。(歸真按:依此曲描述,,應適合表達或歡快愉悅或傷感言情的心情,,或用來描寫和諧秀美的自然風景。)
【定格】
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仄中平中,,中平仄,,中平平(韻)。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仄中平中,,中平仄,,仄平平(韻)。
【注】上下片兩結(jié)皆以一去聲領(lǐng)下三言三句,。下片第二句有與上片平仄相同兼葉韻,,亦有兩句并以仄收不葉韻者。
35,、風入松
古琴曲有《風入松》,,傳為晉嵇康所作,見《樂府詩集》,?!端问窐分尽啡搿傲昼娚獭薄kp網(wǎng)調(diào),,七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韻。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注】第二句亦有作四言“中仄平平(韻)”者,。
36、金人捧露盤
又名《銅人捧露盤引》,、《上西平》,、《西平曲》。唐李賀有《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云:“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樂家取以制曲,,故多蒼涼激楚之音。此調(diào)別體亦多,,茲以《東山寓聲樂府》為準,。八十一字,前片五平韻,,后片四平韻,。前六、后七兩句,,并以一去聲字領(lǐng)下七言句,。《詞韻》于第三字豆,,作上三下五句式,。(歸真按:依此說,此曲應當適合描寫蒼涼,、哀婉,、凄楚等傷感情懷)
【定格】
『仄平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仄、中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仄,、中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注】起用對偶,可不葉韻,。
37,、八六子【八六子】
始見《尊前集》所收杜牧之作,九十字,,句豆與北宋諸家多有出入,。茲以《淮海詞》為準,八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后片五平韻。要注意轉(zhuǎn)折處,,有駘蕩生姿之感,,乃稱合作(歸真按:對此句不太理解)。
【定格】
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韻)。
平平平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
仄平平(韻),平平仄平仄平(韻),。
【注】前片第四句以一去聲字領(lǐng)六言兩對句,,后片第四句以三仄聲領(lǐng)格字領(lǐng)六言一句,四言兩對句,,第七句以兩平聲字領(lǐng)六言兩對句,。前后兩結(jié)最末四字并宜用“去平去平”,方能發(fā)調(diào),。
38,、雪梅香
《樂章集》入“正宮”。九十四字,,前片四平韻,,后片五平韻。第三句是上一,、下四句法,。
【定格】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
39,、滿庭芳
又名《鎖陽臺》,,《清真集》入“中呂調(diào)”。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韻,,后片五平韻。過片二字,,亦有不葉韻連下為五言句者,。(歸真按:此長調(diào)和后面的《木蘭花慢》以及《鳳凰臺上憶吹簫》等盡管句度參差,有著許多變化,,但在聲律上卻與近體詩的基本法則相同,選用不同的韻部,,可以表現(xiàn)不同的情感,,然而基本情調(diào)是一致的,適合于表達輕柔婉轉(zhuǎn),、往復纏綿的柔情,。)
【定格】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平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仄仄,,中中仄、中仄平平(韻),。
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仄仄,,中中仄、中仄平平(韻),。
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注】后片第四句是上一,、下四句法,,亦作“仄中平平仄”。
40,、水調(diào)歌頭
唐朝大曲有《水調(diào)歌》,,據(jù)《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diào)”,,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后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于句句用韻者。
【定格】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韻),。
【注】前片第三,、四句,后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平仄可出入處頗多,,須善掌握調(diào)配,。
41、鳳凰臺上憶吹簫
《詞譜》卷二十五引《列仙傳拾遺》:“蕭史善吹簫,,作鸞鳳之響,。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簫,,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鳳鳴。居十數(shù)年,,鳳凰來止,。公為作鳳臺,夫婦止其上,。數(shù)年,,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去,。”宋詞始見于《晁氏琴趣外篇》,。茲以《漱玉詞》為準,。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韻,,后片五平韻,。
(歸真按:依此可見此長調(diào)是適宜于表達柔情的,。見前面《滿庭芳》按)
【定格】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韻),。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韻),。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