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登禹(1898——1937),,字舜誠,小名“小三兒”,,1898年農(nóng)歷3月16日出生于山東菏澤縣趙樓村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1914年初投奔馮玉祥部隊,曾任排,、連,、營長等職。1926年五原誓師后,,隨軍參加北伐,。1927年升為旅長。1928年任第二集團軍第二十七師師長,。1929年編遣后又任旅長,。1930年中原大戰(zhàn)中,任反蔣軍第四路軍第二十五師師長,。1931年任第二十九軍三十七師第一旅旅長,。1933年在長城抗戰(zhàn)中,率部堅守喜峰口陣地,,給日軍以重創(chuàng),。1933年6月任第一三二師師長,兼第二十九軍特別黨部籌備委員,。1936年1月25日授銜陸軍中將,。1937年春奉令駐軍南苑、通州,、冀中一帶,,保衛(wèi)北平。1937年7月28日,,在抗擊日軍進攻南苑的激戰(zhàn)中,,壯烈犧牲,。
1、奔赴長城抗擊日寇
九一八事變后,,日寇很快吞并了東北三省,,并實施蠶食中國的“大陸政策”,步步向關內(nèi)緊逼,。1931年3月上旬,,大批日軍精銳分兵來到長城各關隘。平津告急,,中華民族面臨著又一次嚴峻考驗,。
中國方面,何應欽于3月初接替張學良代理北平軍分會委員長,,蔣介石給他的對日第略是“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眼見日軍向長城進犯,,何應欽急忙調(diào)遣兵力據(jù)守長城沿線,。他命令宋哲元的二十九軍接防喜峰口、羅文峪一線,,商震的第三十二軍接防冷口,,并調(diào)第十七軍關麟征部星夜北上接防古北口,傅作義的三十五軍在側(cè)翼獨石口布防,,欲以長城為屏障與日軍對峙,。
全國人民的眼光都聚集到古老的長城,全國人民的希望都寄托到星夜趕赴長城抗敵的中國軍隊身上,。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是在3月上旬接到防衛(wèi)長城的命令的,,這位一貫以治軍嚴明著稱的愛國將軍經(jīng)過反復考慮,決定派三十七師一0九旅旅長趙登禹為先鋒飛奔喜峰口,,擋住正在追逐萬福麟殘部的日寇,,并死守長城,不許日軍前進一步,。
北方的三月初依然是寒冬季節(jié),。長城沿線崇山峻嶺,山高風急,,偏偏又飄起了漫天大雪,,坡陡路滑,行軍極為不利,。趙登禹心如火焚,,親身在前面引路急馳。當部隊抵達距喜峰口60華里的三屯營時,與潰退下來的萬福麟殘部相遇,,這些殘兵敗將丟盔卸甲,,狼狽不堪,。當問及日軍實力時,,他們說:“機關槍賽過大炮,山炮野炮榴彈炮炸起來能把山頭削平,,厲害,,實在厲害?!壁w登禹從心底鄙視這些敗軍,,就問:“為什么不拼個你死我活?‘他們說:“拼什么,當官的早坐車跑了,?!壁w登禹再也忍耐不住心頭的怒火,對著全體將士吼道:“身為軍人,,保國守土是天職,,大敵當前,只有以死拒敵才是英雄本色,。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報效國家的時候到了,?!比霉俦娭鲗⑷绱丝犊瑐€個精神振奮,,幾天行軍的疲倦頓時消散了,。一O九旅像一支鐵流,直插奇峰險隘的喜峰口,。
3月9日下午,,趙登禹部的二一七團趕到了喜峰口。團長王長海久經(jīng)戰(zhàn)陣,,但此時也不免倒吸了一口涼氣,,原來日軍的先頭部隊已于當天上午搶占了喜峰口東北部的長城高地,以火力封鎖了喜峰口,。形勢危急,,趙登禹命王長海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制高點。王長海團的官兵,,懷著積蓄已久的殺敵之心,,攀崖而上,向日軍發(fā)動了猛烈的攻擊。占據(jù)喜峰口的日軍混成第十四旅團是一支精銳部隊,,他們憑借有利的地形和先進的武器拼命死守,。經(jīng)過數(shù)小時的苦戰(zhàn),一向以天下無敵自居的日軍終于被趕下了制高點,。這一戰(zhàn),,敵我雙方都付出了數(shù)百人的傷亡。趙登禹部的營長石振綱,、連長劉世昌負傷,,排長侯鳳鳴英勇殉國。但首戰(zhàn)成功大長了中國軍隊的威風,。日軍被趕下山后惱羞成怒,,調(diào)集飛機和大炮對二十九軍陣地進行猛烈的轟炸,炮火幾乎使整個高地變?yōu)橐黄故?。趙登禹是位久經(jīng)沙場的指揮官,。他意識到敵人的優(yōu)勢在于飛機、大炮,,只要把敵人引誘到眼前,,就可以發(fā)揮我軍近戰(zhàn)能力強的優(yōu)勢,同敵人進行面對面的肉搏戰(zhàn),,那樣敵人的炮火優(yōu)勢便難以奏效了,。于是下令利用地勢和城垛作掩護,避開敵人的炮火,,待敵人步兵沖到我軍火力范圍內(nèi),,再狠狠打擊。這一招果然起了作用,,日軍炮火狂轟濫炸后,,以為中國軍隊已失去了戰(zhàn)斗力,組織步兵向山頭突進,。當接近山頂時,,中國守軍的輕重武器帶著仇恨,如*般地掃向敵人,。日軍措手不及,,傷亡慘重,一次又一次地被趕下山巒,。日軍見中國軍隊戰(zhàn)斗力如此強盛,,不敢再輕敵,調(diào)動了一批機槍手,,潛入喜峰口左側(cè),,占據(jù)有利地勢,向守在城墻上的一O九旅士兵猛烈掃射,中國軍隊在缺少隱蔽物的狀況下,,傷亡增加,。趙登禹當機立斷,派出精干部隊迂回到敵人機槍陣地的兩側(cè),,出其不意,,把潛伏的日軍射手全部消滅。日軍再也不敢發(fā)動進攻,,卻調(diào)集了一個營的炮兵,,采用遠程炮轟的策略,,再次對中國守軍進行長時間的炮擊,。一O九旅將士傷亡越來越大,趙登禹始終堅持戰(zhàn)斗在最前沿,,在劇烈的炮火轟擊下,,他傲然挺立,毫無懼色,,并不斷調(diào)整部隊的隱蔽方位,,激勵戰(zhàn)士英勇殺敵。戰(zhàn)士們見最高指揮官如此英勇,,備受鼓舞,,不顧危險,人人奮勇,,直殺得進犯日軍鬼哭狼嚎,,陣地始終掌握在中國軍隊手中。
日軍依仗武器精良,,不斷增加重炮轟擊力量,,中國守軍遇到了最嚴峻的考驗。3月9日黃昏,,日軍集中大量重炮,,摧毀了一O九旅用麻包筑起的20多米長的防御工事,大批日軍趁機蜂擁而上,,直撲缺口,。守衛(wèi)陣地的二一七團九連一個班全部犧牲。九連另一支部隊立即補上去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zhàn),。二十九軍平日訓練軍隊,,以大刀拼殺為主要科目,戰(zhàn)士們手舞大刀左沖右突,,那些自稱善于拼刺的日軍在二十九軍的大刀下難以招架,,傷亡慘重,但依仗人多勢眾不肯退卻,雙方相持不下,,殺得天昏地暗,。
趙登禹心里明白,進攻喜峰口的日軍有兩個主力旅團,,再加上偽滿軍總兵力達3萬人以上,,而自己只有數(shù)千人,兵力相差懸殊,;而且日軍武器精良,,士氣驕橫,不可一世,,如果長時間對峙下去勢必會使自己陷于被動境地,。為了爭取主動,趙登禹不顧疲勞,,于9日午夜,,命令剛剛趕到的二一八團兩個營分兩路出擊,奇襲白臺子和蔡家峪的日軍,。兩路健兒一律輕裝,,手持大刀飛馳敵后,在l0日凌晨2時左右分別到達出擊地點,。一聲令下,,中國軍隊如神兵由天而降,大刀飛舞砍向日軍,。日軍做夢也想不到會有人從天險一般的背后殺進來,,倉促應戰(zhàn),但在二十九軍大刀隊面前顯得分外無能,,激戰(zhàn)一個小時,,二一八團共砍殺日軍500余名,勝利地搶占了白臺子和蔡家峪,。
日軍失去兩處陣地,,自知遇到了強敵,到10日拂曉集中全部炮火,,掩護數(shù)千名步兵成梯隊狀,,對喜峰口、鐵門關的趙登禹主陣地發(fā)動猛烈進攻,。一O九旅寸土不讓,,多次躍出戰(zhàn)壕與日軍進行肉搏戰(zhàn)。趙登禹身先士卒,,持刀督陣,,并親率特務營增援側(cè)翼陣地,,激戰(zhàn)中腿部中彈,鮮血流淌,,他一面裹傷一面指揮,,毫不退縮。戰(zhàn)至中午,,一O九旅官兵傷亡400余人,,特務營營長王寶良等8位軍官壯烈犧牲。敵人蜂擁而上,,情況已經(jīng)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趙登禹決心與陣地共存亡,始終站在最前沿,,鼓舞著自己的部下,。就在這最危急的時刻,二十九軍一一0旅和一一三旅的增援部隊一夜奔走百余里山路,,奇跡般地出現(xiàn)在喜峰口,,兩軍會師,軍威大振,,進攻的日軍終于敗退下去。
鏖戰(zhàn)兩天,,敵我雙方都受到極大損失,。趙登禹正在苦思破敵良策時,傳來了軍部的命令,,令趙登禹立即組織敢死隊,,迂回敵側(cè),對敵人的炮兵及主要側(cè)翼陣地進行奇襲,。趙登禹聞令大喜,,立即作出部署:由二一七團王長海團長率4個連奇襲敵人蔡家峪、白臺子的炮兵陣地,;自己親率董升堂的二二八團,,沿長城出擊北土山、南北丈子之敵,,成功后兩路并進共同向喜峰口之敵發(fā)動攻擊,。營團長們接到命令后,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出擊,。但部屬認為趙登禹腿部有傷,不宜遠行,,紛紛勸其留在原地指揮,。趙登禹以大刀為杖,,騰地站起來,忍著劇烈的傷痛說:“大敵當前,,主將豈能畏縮不前?我誓以身許國,,這點傷算什么?‘說罷毅然挺身向前,率部踏上征途,。
山陡風急,,月明雪白。兩路奇襲大軍身背大刀,,頂風踏雪,,沿山道疾馳而進。趙登禹盡管傷口疼痛,,但他半步也不落后,,始終走在隊伍前邊。子夜時分,,大刀隊進抵北土山,。在這里駐扎的日軍騎兵部隊,根本沒想到苦戰(zhàn)了一天的中國軍隊還有力量遠途奔襲,,一個個酣睡正香,。大刀隊出其不意闖入敵人帳篷,月光下但見寒光閃閃,,大刀落處敵人尸橫遍地,,僥幸未死的也嚇得魂飛魄散,抱頭鼠竄,。大刀隊奮勇追殺,,片刻間就把這一小股日軍全部殲滅。
襲擊三家子之敵的第三營,,在接近敵營時被敵哨兵發(fā)現(xiàn),,剎那間槍聲大作,敵軍于睡夢中驚醒,,倉促應戰(zhàn),。趙登禹命令奔襲隊集中急襲橫城子、北丈子之敵,。大刀隊員們?nèi)缦律矫突?,銳不可擋,大刀飛舞,,敵首紛紛落地,。日軍一陣驚慌過后,倚仗有精良的武器,,與大刀隊員展開肉搏戰(zhàn),。一夜混戰(zhàn),,天色大亮時,已有半數(shù)以上敵軍被殲,。由于日軍主力源源不斷地從大道趕來增援,,趙登禹率領大刀隊在繳獲日軍大量機密文件后,于下午兩點向長城內(nèi)后撤,。
攻打蔡家峪的王長海部于黎明前趕到蔡家峪,,趁著銳氣沖入敵營,發(fā)揮大刀的神威盡殲守敵,,控制了蔡家峪及白臺子周圍的高地,。不久天色大亮,敵人集中兵力以重武器對我軍發(fā)動反攻,,二一七團副團長胡重魯,、代理營長王鳳芝皆在混戰(zhàn)中殉國。部隊摧毀敵人大量軍火后,,原路撤回,。
此次夜襲,二十九軍出動數(shù)千人,,斬殺日軍1400余人,,擊傷敵人1000余人,繳獲大量槍支彈藥,,摧毀敵人無數(shù)戰(zhàn)略物資,,以1000余人的代價,換來了抗戰(zhàn)后的第一個大勝利,。捷報傳來,全國百姓為之歡欣鼓舞,,趙登禹由此名揚全國,,國民黨統(tǒng)帥部向趙登禹授中將軍銜,頒發(fā)青天白日勛章,,并升任一三二師師長,。
由趙登禹發(fā)明訓練的大刀抗敵戰(zhàn)術,以后在抗日戰(zhàn)場得到發(fā)揮運用,,使日軍聞之喪膽,。后來有音樂家根據(jù)二十九軍大刀隊的事跡,譜寫了《大刀進行曲》,,其歌詞很快傳遍抗日戰(zhàn)場:
大刀向鬼子頭們的頭上砍去,,
二十九軍的弟兄們!
抗戰(zhàn)的一天到來了,,
抗戰(zhàn)的一天到來了,!
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
后面有全國的老百姓。
咱們二十九軍不是鼓軍,,
看準那敵人,,
把他消滅,把他消滅,!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沖啊,殺,!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日本對中國發(fā)動了全面的武裝侵略,,全國人民同仇敵愾,,掀起了抗日救國的高潮。趙登禹所在的二十九軍當時正駐防北平,。事變發(fā)生的當天深夜,,守衛(wèi)盧溝橋的二十九軍三十七師何基灃旅,首先打響了全民族抗戰(zhàn)的第一槍,。以后的10幾天里,,大批日軍開到北平周圍,對二十九軍形成了包圍之勢,,“黑云壓城城欲摧”,,形勢萬分危急。趙登禹眼見平津危急,,心急如焚,。他一方面加緊練兵,反復激勵部下誓死保衛(wèi)祖國,;一方面多次向宋哲元軍長提出防衛(wèi)北平的建議,。為了保衛(wèi)古都,宋哲元調(diào)趙登禹的一三二師由任丘,、河間一帶火速增援北平,。7月22日,趙登禹的先頭部隊到達南苑,,23日,,一三二師開入北平城。北平的百姓聽說在喜峰口大敗日軍的趙師長到了,,立即精神大振,,各大學的愛國學生與北平抗日團體紛紛出動,,慰勞二十九軍將士,,幫助構(gòu)筑工事,抗日情緒十分高漲,。
就在趙登禹部主力星夜向北平開進的時候,,日軍發(fā)動了對平津地區(qū)的總攻擊。7月26日攻占廊坊,,矛頭直指南苑。當晚日軍華北駐屯軍司令委月清司向宋哲元發(fā)出最后通牒,,令二十九軍限時撤出北平。宋哲元連夜召集馮治安,、張自忠、趙登禹,、劉汝明等將領開會,表示堅決應戰(zhàn),,決不屈服,“決心固守北平,,誓與城共存亡”,,并通電全國,。27日正式答復日方,,斷然拒絕日本帝國主義的無理要求,誓與北平共存亡,。
日軍得到答復后,,于27日傍晚向南苑進逼,。南苑,,南接天津,北扼北平,,是古都的最后一道屏障。二十九軍軍部長期設在南苑,,當時二十九軍在南苑的兵力有三十八師不到一個旅,,騎兵第九師的一個團和由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指揮的教導團,、特務旅等,,總計約5000人,。由于建制復雜,,這不多的兵力也難以統(tǒng)一指揮,。當日軍在27日開始向南苑進逼時,,宋哲元才意識到局勢的嚴峻,,他急令趙登禹為南苑指揮官,與佟麟閣共同指揮南苑的防御作戰(zhàn),,同時調(diào)兵增援南苑,。據(jù)守在南苑準備與日軍以死相拼的佟麟閣將軍與趙登禹是多年合作抗日的老戰(zhàn)友。在這最緊要的關頭,,兩人在戰(zhàn)斗的最前線相逢了,。趙登禹滿懷豪情地對佟麟閣說:“捷三兄,,國難當頭,是我們酬壯志,、灑熱血的時候了,,我誓把南苑變成當年的喜峰口,,讓鬼子再一次嘗嘗二十九軍大刀隊的滋味?!?p> 7月下旬,正當盛夏,,夜色降臨后,暑氣卻一點也沒退去,。趙登禹和佟麟閣冒著暑熱,親自到各陣地去察看軍情,,部署防御,。南苑一帶,是華北平原的末端,,平川萬頃,無險可據(jù),,而由于戰(zhàn)事來得突然,,大部分陣地連防御工事都沒有構(gòu)筑,只能依靠營地圍墻做掩體,。8日凌晨,,日軍對南苑發(fā)動了總攻。毫無阻礙的平原上,,機關槍的火力密集得像*,,二十九軍遭到了重大傷亡。趙登禹與佟麟閣也失去了聯(lián)系,。但是二十九軍的愛國官兵沒有退縮,在猛烈炮火的襲擊下,他們奮不顧身,,以死抗敵,,有的手抱zha藥向敵人坦克撲去;有的沖出陣地闖入敵群,,把復仇的大刀砍向鬼子的頭顱,。槍戰(zhàn)后是氣壯山河的拼刺刀,拼刺后是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趙登禹殺紅了眼,,冒著炮火,往來穿梭于各陣地之間,,一面指揮一面與敵人拼殺,。混戰(zhàn)至中午,,由于敵我強弱懸殊,,日軍已從南苑的東、西,、南三個方向突破二十九軍防線,。
趙登禹一面苦戰(zhàn),,一面憂心忡忡地打聽佟麟閣的消息,,下午傳令兵報來了一個令他悲痛欲絕的噩耗,一向忠心耿耿,、誓死報國的副軍長佟麟閣將軍,,在激戰(zhàn)中身先士卒,,已在大紅門壯烈殉國了?!案避婇L!大哥......‘,趙登禹無法控制自己的悲痛,,仰天長嘯,。這時,,他把跟在自己身邊的30余名衛(wèi)士叫到眼前,,滿懷激情地說:‘佟軍長已經(jīng)先我們一步走了,,我們還有什么可想的,幾年來天天喊殺敵報國,,現(xiàn)在正是時候?!闭f罷帶頭沖向敵人。衛(wèi)士們熱血沸騰,,宛若一支利箭,,直向敵人的大部隊射去。廝殺,、拼搏,,日軍被震懾了,,暫時停止了攻擊,。這時指揮部傳下了全體守軍向大紅門一帶集結(jié)的命令。趙登禹一面安排在撤退途中注意尋找佟麟閣將軍的遺本,,一面帶頭向大紅門沖殺,。日軍窺出我軍意圖,搶先用機槍封鎖退往大紅門的要道,。趙登禹為鼓舞士氣,不顧部下勸阻,,始終堅持在汽車上指揮,,這無異于把自己暴露給敵人,。當車子行到大紅門附近的御河橋時,,汽車被敵人用密集的火力炸毀,,趙登禹身受數(shù)傷,,血染征衣,。衛(wèi)士勸他趕快退到安全的地方,,他堅決不肯,反而帶領敢死隊向敵人反攻,。激戰(zhàn)中,一顆炮彈在他身邊炸開,,他的雙腿被炸斷了,劇痛伴著鮮血,,他幾乎昏迷,。傳令兵見他已不能行動,要背他后撤,。他對傳令兵說:“不要管我了,!軍人戰(zhàn)死沙場原是本分,,沒有什么值得悲傷。只是北平城里還有我的老母,,你回去告訴她老人家,,忠孝不能兩全,她的兒子為國死了,,也算對得起祖宗,,讓她老人家放心吧?!闭f罷熱淚滾滾而下,,怒視著敵人,停止了呼吸,,時年39歲,。
南苑一戰(zhàn),二十九軍有數(shù)千人在佟,、趙二將軍的感召下,,為國死戰(zhàn),壯烈犧牲,。日軍也遭受了重大傷亡,。南苑一戰(zhàn)驚天動地,中國軍隊在佟麟閣,、趙登禹主帥下,,以氣吞山河的壯舉譜寫了一曲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詩篇。宋哲元聞聽趙將軍犧牲,,捶胸大哭:“斷我左臂矣,,此仇不共戴天!”
7月31日,,國民政府追贈趙登禹為陸軍上將,,其生平事跡,宣付史館,,以彰忠烈,。抗戰(zhàn)勝利后,,應各界人士的要求,,北平西城的北溝沿街被命名為“趙登禹路”。何基灃將軍奉馮冶安將軍之令,,將趙登禹的忠骸遷葬于盧溝橋畔,。這位為保衛(wèi)祖國灑盡最后一滴血的愛國將領,長眠在中國軍隊抗擊日寇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前沿陣地,。
1946年7月28日,,在趙登禹犧牲9周年,、抗戰(zhàn)勝利一周年之際,北平人民在中山公園舉行公祭大會,,追悼趙登禹及佟麟閣將軍,,大會由李宗仁主祭,李宗仁高度評價了兩位將軍的愛國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認趙登禹為烈士,并頒發(fā)了由*主席親自簽署的烈士證,。1980年6月,,BJ市人民政府重修趙登禹墓,并重新立碑,。各界人士經(jīng)常前往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