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銃的射擊訓練,,很是難辦,,不是因為技藝難以掌握,而是訓練成本的問題。
李乾目前,,手里三眼銃一百余把,鳥銃十余把,,只是訓練出二十個火銃手,,十個鳥銃手,十個三眼銃手,,數(shù)量上足夠,。
可繳獲的這些艾家火銃,每個火銃配備的火藥與鉛子不多,,只是固定份量,。
每個青壯在訓練的時候,,只短短兩天時間,就把繳獲的鉛子,,火藥存儲就消耗了大半,。
現(xiàn)在青壯們訓練,都是按照張成的指令,,每個人平端著火銃,,在銃頭掛著一塊磚頭,練習手腕腕力,。
鉛子還好辦,,可以讓唐隆隨便安排個學徒就能打造,材料也不缺,,只是成品火藥乃是軍管物資,,很難買得到。
必須想辦法自己制造火藥了,,這對于李乾而言,,并不是復雜的事情,前世誰不知道,,硝石,,硫磺,木炭三種材料就能合成火藥,。
李乾還知道,,它們的最佳配比,這種比例制成的火藥,,就是黑火藥,。
木炭常用于民生,倒是好找,,硝石也不難,,沒有硝石礦,大不了集尿制硝,,只剩下硫磺很是難辦,。
李乾苦苦思索,腦海里記憶中,,依舊想不起,,前世酒泉市肅州區(qū),哪里存在硫磺礦,。
長嘆一口氣,,李乾只能把硫磺礦的事情先放一放,稍后先準備木炭與硝土吧,。
關(guān)乎火銃手訓練成本上,,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銃管使用壽命的問題。
在現(xiàn)在的大明朝,,哪怕一根制造精良的銃管,,使用壽命也就幾十次。
換做整體使用來說,,一根火銃,,平日射擊訓練,加上偶爾外出作戰(zhàn),,也就十幾天時間,,就要重新更換一根。
而制造一根銃管,,按照陶宗旺的說法,,一個熟練工匠,最快也需二十天方能制造一根出來,。
制造銃管的材料,,必須是百煉精鐵,按照李乾的規(guī)劃,,以后的火銃手,每人至少要隨身攜帶一根銃管,,可以通過改進,,加上鎖扣,便于隨時替換,。
這樣一來,,報廢的銃管,加上備用的銃管,,每個成熟的火銃手訓練出來,,粗粗估算,至少要耗費銀錢十兩,。
李乾呻吟一聲,,頓時又感到心疼,但是為了以后麾下士兵強悍的遠程攻擊,,還是決定咬牙堅持,。
此時,隨著張成一聲號令,,二十個青壯,,分別取下銃頭上掛著的磚頭,開始練習射擊,。
頓時,,訓練場上,,響起了火銃射擊的啪啪聲,李乾仔細盯著每個火銃手動作,,以及木頭假人上的命中彈孔,。
只見,一個三眼銃手熟練的裝好子藥,,鉛彈,,然后閉眼瞄準,對著前方三十步的假人,,扣動了扳機,,啪的一聲后,假人胸前被命中,。
李乾點頭,,另外的鳥銃手,則是難度大得多,,因為鳥銃射程遠,,達到八十步多,想要命中五十步外的假人,,自然不易,。
果然,鳥銃槍聲響起,,啪啪過后,,十個假人要害上,只有三發(fā)命中,,其余的則是脫靶或者不在要害上,。
不過,鑒于鳥銃威力巨大,,哪怕命中不在要害上,,按照這個時代的醫(yī)療水平,也救不活,。
所以,,這一次十人齊射,實際命中五個假人,,李乾已經(jīng)很滿意效果了,,畢竟,這些青壯,,才訓練幾日而已,。
按照戚家軍規(guī)定,訓練鳥銃時,五十步外立一個靶子,,一輪三發(fā),,三發(fā)全中著為上等,三發(fā)二中者為中等,,三發(fā)一中者為下等,。
看過火銃手的訓練后,李乾并沒有發(fā)現(xiàn),,有跟張成這廝一樣的天生神射手,,不過想來也對,神射手乃是天生,,萬中無一,,自己區(qū)區(qū)二十人,就像出一個神射手,,有些太急了,。
火銃手在訓練,李乾看著,,心中思緒萬千,,瞬間看出了這個時代火銃手存在的問題。
一是火銃手命中率的問題,,這個問題,,結(jié)合當下的工匠技藝,李乾認為,,暫時只能從射擊的穩(wěn)定性與銃管的質(zhì)量上來解決,。
射擊的穩(wěn)定性,張成已經(jīng)在解決了,,增加火銃手手腕的腕力,剩下銃管的質(zhì)量,,只能依靠以后制造銃管的時候,,嚴苛的工匠獎罰制度。
重拾明太祖朱元璋的制度,,在每一根銃管上面,,刻上工匠的姓名,制造日期,,制造地點,,制造日期,以及點檢記錄,。
然后就是嚴苛的獎罰制度,,制造出一根精良的銃管,在使用的時候,,不發(fā)生炸膛或者壽命減短的問題,,那就重賞,,反之,則嚴懲,。
第二個問題,,就是火銃手射擊的速度頻率問題,觀察了很久,,李乾發(fā)現(xiàn),,每個火銃手,無論是鳥銃還是三眼銃,,他們每次成功射擊,,需要至少兩分鐘時間。
這種速度,,如果在戰(zhàn)場上,,足夠騎兵從五百步?jīng)_殺過來,也足夠步兵從二百步殺過來,,這么慢,,怪不得在大明一朝,雖火器花樣百出,,卻得不到重用,,還是以冷兵器為主。
要知道,,西方歐洲列強,,用火槍手取代冷兵器的地位,首先解決的就是射速,。
結(jié)合前日里偷襲艾家糧隊,,雖然占了偷襲的便宜,但是他們的眾多火銃手射擊速度過慢,,也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人從夾道山坡上沖下來,再到列隊行進,,最后舉槍突刺,,他們的火銃還沒來得及發(fā)射,只是剛點燃火繩,。
明朝的火銃,,射擊步驟大約分為到藥,裝藥,,壓火,,裝彈,裝火繩,點火繩,,瞄準,,射擊這些。
火銃手,,以張成神射手為例,,現(xiàn)在可以做到每半分鐘射擊一次,其他熟練火銃手,,平均一分鐘射擊一次,,而現(xiàn)在剛開始訓練的青壯們,則需要兩分鐘射擊一次,。
明朝不是沒有人想出解決辦法,,比如戚繼光,他就曾規(guī)定,,火銃手的每次射擊火藥使用量,,都各自裝在一個竹管內(nèi),這就是最初的定量,。
李乾覺得,,竹管不防潮,也體積太大,,用牛皮紙將火藥,,按照每次射擊固定的用量,分別包裝起來,,然后膠漆密封,,等到用的時候,在撕開倒入銃管即可,。
鉛子也是一樣,,這樣一來,不但保證了火銃每次射擊的威力,,還可以大大減少火銃手臨戰(zhàn)時的射擊填裝步驟,。
粗粗估計,至少可以節(jié)約半分鐘時間,,等以后訓練熟悉,李乾麾下的火銃手,,射速至少要穩(wěn)定在一分鐘以內(nèi),。
還有另外一個解決方法,與之同樣進行改變,,就是使用排槍之術(shù),,隨著上官一聲令下,第一排士兵一起開火,開完火后第一排去后面換子彈,,第二排頂上來繼續(xù)射擊,,然后以此類推。
喊過來張成,,李乾在張成一臉崇敬的注視下,,把剛才的定裝火藥與排槍之術(shù)傳授給他,然后,,在后者無數(shù)阿諛拍馬之詞夸贊下,,施施然離開。
因為,,陳漢升今日前去請管隊官谷大成去了,,算算時間,也該回來了,。
說長道短
感謝“雷姆我老婆呀”的打賞,,以及其他朋友月票,推薦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