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太傅與大將軍(上)
在洛陽城外以東十余里處,,五萬董軍正在急匆匆地趕路,
中郎將段煨擦了一把額上的汗水,,望著遠處洛陽的方向,,心中憂慮不已,。
他本是故大將軍何進的部下,因大將軍被十常侍謀害,,無主可依,,不得不率部下歸順了董卓。董卓待他很好,,提拔他做了中郎將,,因此他時常感懷于心。
只是董卓雖然待部下親厚,,卻脾氣暴躁,一言不合,,便要滅人滿門,,常讓他有伴虎之憂。董卓又殘殺百姓冒充軍功,,前些日子更是廢了皇帝劉辯,,以他的弟弟劉協(xié)代位為君,段煨雖然不以為然,,卻絕不敢向董卓說半個不字,,只是暗自憂心。
這一次,,關(guān)東諸侯會盟討伐董卓,,他便已覺得事情不妙。西涼韓遂又起,,打出廢帝劉辯的旗號,,攻占了長安,,斷了董軍西退之路。段煨見朝廷腹背受敵,,心中大恐,,卻又不能一走了之,只得跟著董卓帶兵拒敵,,生死也只好由他去了,。
長安反賊狡詐多智,竟使暗渡陳倉之計,,率鐵騎飛速來襲,,打了太師一個措手不及,看來敵軍中自有聰明絕頂之人,,須得小心提防,。
段煨正想著,忽聽一陣戰(zhàn)鼓聲震天響起,,一彪軍馬自遠方馳來,,攔在面前,約有上萬騎兵,,打出了“劉”字旗號,。
段煨大驚,拍馬上前,,定睛看去,,見前面有一青年將軍立馬軍前,面容冷峻,,看著他冷冷喝道:“你就是段煨,?”
段煨擎起長刀,凝神戒備,,高聲道:“我便是中郎將段煨,,你是何人?”
那將不答,,從馬上摘下一張長弓,,搭上利箭,緩緩拉開,。
段煨怒目而視,,忽覺一股奇怪的感覺涌了上來,仿佛被雄獅盯上一般,,那將領(lǐng)身上所挾威勢,,竟似是超過了董卓。
強弓拉如滿月,,箭尖直指段煨的咽喉,,段煨只覺一股寒意霎時涌上心頭,,那殺氣隔著百步,仍能震懾得他不敢亂動,,心中大驚,,知道是遇到了一個箭法堪與太師相比的猛將。
他雖然長刀在手,,卻心知自己的命有一半便握在對方手中,,只要那箭脫手射出,自己不死即傷,。他自忖躲不過董卓的龍箭,,這一箭的威勢不在龍箭之下,自己更是躲不過了,。
見對方蓄勢待發(fā),,段煨慌忙揚聲道:“且慢動手!你是什么人,,歸何軍管轄,,說清楚了再打!”
一陣激越的戰(zhàn)鼓聲漫天響起,,西南方突然出現(xiàn)一支軍馬,,向這邊圍過來。那支軍馬足有數(shù)萬人,,比自己這支部隊人數(shù)只多不少,,而且其中竟有一半是羌兵!
段煨心念電轉(zhuǎn),,暗暗叫苦:“羌兵來自西涼,,看來這便是打出劉辯旗號的西涼軍了!那些羌兵是繞過洛陽而來,,倒也罷了,,面前這支鐵騎卻是攔在洛陽城門前,難道說洛陽城已經(jīng)被西涼軍攻破了,?”
鼓聲轟響,北邊也有一支騎兵飛馳而來,,將本軍右翼堵住,。段煨正在心驚,后隊傳令兵慌忙跑來,,跪在馬前稟道:“稟將軍,,后面來了一支騎兵,繞到我軍后方,,把我軍后路截住了,!”
段煨心中叫苦道:“洛陽城外怎么會有這么多敵軍出現(xiàn),?”
正想著,忽見前方一匹馬穿越軍陣飛奔而至,,馬上有人高喊道:“大將軍且慢,!讓老臣勸勸段將軍!”
段煨定睛一看,,見那人須發(fā)皆白,,正是太尉黃琬,心中稍安,。
黃琬飛馬馳到封沙面前,,躬身為禮,道:“老臣黃琬,,見過大將軍,!天子已詔命老臣來勸說段煨,讓他舍棄逆賊,,重歸朝廷,。”
封沙收起弓箭回禮,,淡然道:“太尉辛苦了,。”
黃琬連稱不敢,,撥馬向段煨高聲道:“段中郎將,!董卓殘暴不仁,纂權(quán)謀逆,,今已伏誅,!天子詔命,只誅董卓一人,,其余人等盡可恕罪,。段中郎將本是國之股肱,又何必為那逆賊壞了名節(jié),?”
段煨大驚,,失聲道:“太師死了?”
一騎白馬帶著煙塵滾滾而來,,黃尚縱馬出現(xiàn)在軍前,,手中鵝毛扇向前一指,厲聲大喝道:“首惡已誅,,眾軍還不下馬投降,,更待何時!”
段煨所帶五萬士兵本已被董卓的死訊驚得方寸大亂,,忽被這一聲斷喝震醒,,定睛看向他,,無數(shù)人登時驚呼出聲。
在那白馬的頸前,,掛著一個碩大的頭顱,,頭發(fā)散亂,滿面絡(luò)腮胡須上沾著鮮血,,正是太師董卓的首級,!
見董卓真的死了,段煨面無人色,,呆呆地發(fā)怔,。
黃琬連聲高呼,喚醒段煨,,又向他痛陳利害,,稱只要他肯降順,以前一切既往不咎,,日后若有功勞,,還要加官晉爵。
段煨恍然明白,,立即下馬跪倒,,求大將軍恕罪。他深知西涼軍馬既已占了洛陽,,政事自然以那大將軍為首,,因此向封沙求情。
封沙淡然道:“免罪,!”
黃尚縱聲高呼道:“大將軍心懷仁慈,,免眾軍之罪!眾軍可速速歸降,,以免刀斧加身,!”
他身邊胡赤兒見狀忙率部下大聲高喊,一時間,,董軍四面都響起了“免罪”的呼聲,。
五萬士兵已被團團圍困,心中正在驚慌,,一聽可以免罪,,都棄械跪地,無人再敢反抗,。
見大事已定,黃尚捻須而笑,,心中沾沾自喜道:“還是我有辦法啊,,只把老太尉弄來說兩名話,,兵不血刃,五萬精兵就都成我的部下了,!”
※※※
在皇宮的大殿里,,文武百官魚貫而入,向上拜倒,,口稱“萬歲”,,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又驚又喜。
少帝端坐在皇位之上,,面色平淡,,恬然自安。
在他的身后側(cè)方,,掛著一張珠簾,,簾后隱隱現(xiàn)出一位麗人,滿頭珠翠,,身著華服,,正是太后何氏。
看著百官恭敬驚喜的面容,,何后百感交集,,自己上一次出現(xiàn)在這里時,正是董卓專權(quán)廢帝之日,,現(xiàn)在想起來,,真是恍若隔世。
那些天,,自己當真是以淚洗面,,為孩兒的性命憂心不已。若不是那個男子及時出現(xiàn),,自己母子的性命,,都要斷送在逆臣手中了。
她的目光向珠簾外掃視,,卻看不到那令她魂牽夢縈的英偉男子,,芳心頓感失落。
不多時,,百官大都已到齊,,在朝堂之上,分文武排列,,拜倒在地,,山呼萬歲。
禮畢,百官各歸其位,。
司徒楊彪手持笏板,,出列奏道:“董卓纂逆,妄謀廢帝,。今天子已歸國都,,當詔令天下,令陳留王自歸其位,,并治董卓部將助逆之罪,!”
少帝淡然道:“楊司徒所言甚是,朕弟陳留王被董卓所挾,,逼為皇帝,,所有詔命盡出董賊之手,日日坐在朝堂之上,,如芒刺在背,,受盡董賊欺凌,朕心甚憐之,。今日朕既已回宮,,弟可仍封為陳留王,在宮外賜府第與其居住,。但亂朝政者僅董賊一人,,其余人等盡可免罪,只要肯降順朝廷,,便是董卓舊將亦可不治其罪,。”
眾官聽聞,,雖然有些詫異,,卻也都出了一口長氣。董卓專權(quán)之時,,每個人都多少要向董卓投順,,不然難保性命,現(xiàn)在聽到皇帝如此寬厚,,自己的附逆之罪自然也就不算了,,不由暗暗歡喜。
太仆王允卻出班奏道:“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助惡為虐,,董卓跋扈,,都是出自四人之力!陛下赦免他人尚可,,此四人絕不可赦,!”
一個朗朗聲音在門外傳來:“太仆此言差矣!這四人中三人已歸順朝廷,,郭汜雖未歸順,卻仍手握兵權(quán),,太仆不赦郭汜,,是逼他造反進攻洛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