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
道衍和尚把玩笑開大了,冊立儲君這樣大事,,竟然詢問上了一個十歲的孩子,。這下連他身邊的朋友都皺起了眉頭,王叢云更是急著說道:“大師,,此事事關(guān)江山社稷,,豈可聽信一個十歲孩童胡言亂語,。大師換個問題吧,,如果大師實在不愿收小兒為徒,我父子二人馬上離開,?,!”
按照歷史的進程,永樂二年才會冊立太子,,算下時間也不是太長,。對于知道歷史答案的王千軍,這個問題并不是太難,,可難的是要如何說出口,?難道要直接告訴道衍,他知道歷史的結(jié)果,,大皇子朱高熾會被冊立為太子,,還有接下去會發(fā)生的所有歷史大事!如果王千軍真這么做,,那他的結(jié)果只有一個,,被當(dāng)成妖孽拉出去燒死,而且動手的不會是別人,,很有可能就是一直疼愛他的父親,。而且王千軍也不知道,他這只來到古代的蝴蝶,,到底會給歷史帶來多大的變化,在羽翼未豐之前,,他還是低調(diào)比較好,。
道衍并不理會王叢云的請求,他繼續(xù)看著王千軍,,繼續(xù)說道:“怎么了,?如此大事,你這小子不知道嗎?”
王千軍點了點頭,,然后對著父親笑了笑,,讓父親不要擔(dān)心,他才回答道:“知道,,當(dāng)然知道,。大皇子,文者,。二皇子,,武者!大和尚讓我說,,我肯定要回答,,只是大和尚也要答應(yīng)我的要求,我接下去所說,,絕對不可外傳,。如果我的話外傳,那也只是小子一人之事,,一個小孩的胡言亂語,,與我父母無關(guān)!”
王叢云聽到王千軍這么一說,,他更加的擔(dān)憂了,,禍從口出!只需要說錯一句話,,那可就要掉腦袋了,。但事情到了這一步,王叢云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無法阻止什么了,,只能把一切都交到兒子手上,!
道衍點了點頭,眼前的十歲小娃雖然狂妄,,但卻很有孝道,,孝順是一切的基礎(chǔ),對父母孝順才會對師尊尊敬,。所以道衍說道:“這一點,,貧僧可以保證。而且幼子的稚嫩之言,,又有誰會放在心上,,好好說一說吧,需要給你時間考慮一下嗎,?”
王千軍搖了搖頭,,回答道:“不需要,!我現(xiàn)在就可以回答。其實這件事以大和尚之才,,要想通是很容易的,,可惜大和尚身在局中,有太多的人情,、利益牽連,,這才讓大和尚很是煩惱。小子我認(rèn)為,,兒子的性格很多都像父親,,不知道這個大和尚是否認(rèn)可?,!”
道衍點了點頭,,算是認(rèn)可王千軍的說法。因此王千軍繼續(xù)說下去,,他說道:“雖然有很多父親一直在說,,自己的孩子長得不像自己,但那只是因為孩子只繼承了父親的一部分,,也是父親所感受不到的自己的另外一面,,極少有孩子能夠繼承父親的全部。小子在這里說句犯忌的話,,無論是大皇子還是二皇子,,他們都很像皇上,但不同的是,,大皇子所繼承的是皇上的文,,而二皇子繼承的是皇上的武。大皇子繼承皇上的善要多一些,,而二皇子繼承皇上的惡則要多一些,。所以小子覺得,皇上應(yīng)該立大皇子為太子,!”
很獨特的思考方式,,其中的話也不需要王千軍多做解釋,三個大人自然會理解王千軍話中的文武,、善惡,。雖然一個十歲的孩子說錯這樣的話很讓人驚奇,但也符合他局外人的一種看法,。但是光是這樣的看法并不能說服道衍收王千軍為徒,,道衍繼續(xù)問道:“小子,可你知道,,這個世道并不是善惡對錯那么簡單,,身處高位的皇者,并不需要他是一個好人,,一個善人,。如果老天真的保佑好人、善人的話,,貧僧我早已沒了吃飯的家伙,。”
道衍的話越說越讓王叢云害怕,,也只有道衍敢說出這樣的話,。其實靖難之役的功臣們都知道,建文帝是一個好皇帝,,是一個善良的皇帝,,也是一個文治皇帝??上?,建文帝碰上了一個武治超群的永樂帝,所以建文帝敗了,!勝者為王,、敗則為寇,所以建文帝成了一個被奸臣蒙蔽的皇帝,,但真實的情況大臣們心里都清楚,。
可這樣的話,沒人敢說出口,。道衍的意思是在告訴王千軍,,如果世上的事只有善惡那么簡單,那他這個慫恿燕王造反的人,,他早已人頭落地,,株滅三族了。
王千軍用點頭來告訴大人,,他知道道衍的意思,,他繼續(xù)說道:“沒錯,這世上只以成敗論英雄,,善惡對錯只是勝者的口號,。但是,小子閱讀眾多的兵書,,也閱讀了很多歷史書籍,,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那就是文王之后是武王,,文帝之后是武帝,,武帝之后又是文帝,,就如同道家的陰陽一般,陰陽,、陰陽循環(huán)不息,。如今天下已定,靖難之役讓無數(shù)人家破人亡,,無論是南兵還是北兵都死傷慘重,,百姓們不希望再亂下去,他們只想安穩(wěn)的過日子,。只是,,如今大明朝國內(nèi)雖平,可邊患不止,,以皇上的武勇,,一旦邊境有事,所派將帥又平邊不利的話,,一定會再次策馬揚鞭,,親征北方,到時又是一場大戰(zhàn),!可是,,打仗并不是靠計謀、武勇就可以取勝的,,打仗打的是兵馬錢糧,,偏偏一場靖難之役就讓南北兩地亂了三年,天下的物資,、人才并不是源源不斷的,,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消耗,必須給天下百姓一個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所以小子認(rèn)為,,百姓日后需要的是一個文治皇帝,而不是一個武治皇帝,,因為百姓需要休養(yǎng)生息,,大明皇朝也需要休養(yǎng)生息!”
王千軍也不敢提永樂帝生前如何,他就說永樂帝死后會怎么樣,。永樂皇帝這個人,,歷史上爭議極大,但是有一點,,那就是永樂皇帝打定主意要做的事,,任何人都不能阻止。阻止他決定大事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沉默,,三個大人都沉默了,他們在思考,,思考王千軍的話,!在立儲這件事上,這三位大人都是局內(nèi)人,,首先考慮的也都是各自的利益。無論是道衍,,還是王叢云,,還有那位王千軍不認(rèn)識的客人,他們在立誰為太子這件事上,,必須先考慮清楚,,支持誰對自己有利,即便不是為了權(quán)勢,,也要為了日后可以善終,!
可王千軍所考慮的出發(fā)點,卻是大明朝日后的發(fā)展,??紤]的是當(dāng)永樂帝駕崩之后,大明朝的時局還有天下百姓所需要的,。沒有一個君王追求得到長生不老,,強如秦始皇也辦不到。立太子就是為了在皇帝駕崩之后可以接掌國事,,使國家不會出現(xiàn)大的動蕩,。永樂帝是什么樣的人,在座的三個大人都清楚,,非常的情況,。而北方邊境的蒙元殘部也一直是明朝的大敵,一旦北方邊境發(fā)生大戰(zhàn),,明軍又初戰(zhàn)不利的話,,三人都可以肯定,到了那時永樂皇帝肯定會再批戰(zhàn)袍,。因為永樂帝在軍事上只信任自己,,就相信他一個人,相信他是戰(zhàn)無不勝的大明軍神,!而皇帝親征,,可不是普通將軍出征那么簡單,北方的蒙元殘部也不是輕易可以戰(zhàn)勝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道衍笑了,,笑得很大聲,,也笑得很開心。王千軍說的這些話,,絕對不是王叢云和燕梓可以想得出來的,,南京城內(nèi)有如此遠(yuǎn)大見識者,不出幾人,。所以道衍斷定,,這一切都是王千軍這個孩子自己想到的,眼前的這個孩子,,也的確可以繼承自己所學(xué),,甚至可以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
“王叢云,,你生了一個天才,,真的。恭喜你,。只是,,有些事,還是三天之后再說吧,!”可道衍還沒笑完,,身邊的人卻突然反客為主,幫道衍做出了這樣的一個決定,!
這讓還在大笑的道衍停止了笑聲,,轉(zhuǎn)頭看向身邊的好友。是他在收徒弟,,跟好友又沒關(guān)系,,多年的好友為什么要這樣做?,!突然之間,,道衍的神情變得很嚴(yán)肅,王叢云也是一樣,。因為王叢云知道這人的身份,,他的內(nèi)心開始害怕了。
“好吧,。王叢云,,三天之后再帶你兒千軍前來。我會吩咐管家親自駕車去接的,如此好的苗子,,我真的很喜歡,。”
有了道衍的承諾,,王叢云沒有再說什么,,帶著王千軍就離開了。不知道道衍身邊客人是誰,,王千軍也沒有多話,,跟著父親離開了道衍的府上,而且走的還是后門,。
兩父子出了門,,走上一段路后,王千軍終于忍不住問道:“父親,,道衍大和尚身邊的客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