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州試陰云(下).
因為古時信件來往不便,路途遙遠,,又需要反復查證事情的準確性,,當事情傳到丞相府之后,已是三個月以后的事情了,。
在丞相府內,,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名叫“文苑”,,說到底其實只是一個倚著假山傍著水塘的亭子罷了,,除了風景優(yōu)美一些,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但這個地方,,在丞相府中,除了張謙,、張衍圣等寥寥三四人,,其他的人不得召喚卻根本不得靠近,,哪怕是張謙的幾個兒孫也不得例外。
因為,,這里是文先生日常幫助丞相處理各種事務的地方,。
文先生——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姓名,即使是張謙對他也是如此稱呼——自二十五年前他偶然間與張謙相遇后,,就一直跟在張謙身邊,,成為了丞相府的客僚,為張謙出謀劃策,,幫著張謙處理著丞相府的大小政務,,甚至統(tǒng)領著張謙數十年來所經營的種種暗中勢力。
可以說,,他是張謙最重要的助手與臂膀,,現在,他更是丞相府下一任主人張衍圣的老師,,在丞相府的地位,,除了張謙之外,無人可及,。
所以,,這個文先生雖然毫無功名,在民間更是無人知曉,,但只要是消息靈通的朝廷官員卻都知道,,當今世上,有三位參知政事,,兩位在朝,,一位在丞相府中。
這一日,,文先生正如往日那般整理著各地傳來的種種消息,,并對這些消息所產生的種種利弊分析詳細的寫了下來,然后再在晚上交給張謙抉擇,。
事情繁雜,,但文先生處理時卻是游刃有余,即使看到再重要的消息,,他也一如既往的淡定冷漠,,最多不過是多思考片刻罷了。
然而,,當文先生看到云州,、寰州聯(lián)合匯報的一項消息時,臉色卻是微變,,再次細細看了手中密信片刻,,又獨思片刻后,,突然站起身來,向著張謙的書房快步走去,。
他在丞相府中地位及其特殊,,也頗有些無所顧忌的味道,來到張謙書房外后,,門也不敲,,直接推門而入。
看到是文先生,,正在處理政務的張謙也不生氣,,只是笑著問道:“你在這個時候來找老夫,可是發(fā)生了什么大事,?是為了王翰,,還是為了牛語賢,?”
文先生搖了搖頭,,將云、寰兩州的密信遞給張謙,,然后說道:“這件事不是很大,,但將來卻可能對我們威脅不小,丞相大人您還是親自看一下吧,?!?p> 張謙接過密信,細讀了一遍后,,臉色也是微變,。
“這件事可確認了?寫那些仙俠故事的人,,當真是當年蕭家的后人,?而且他還以十四歲之齡獲得了解元功名?”
張謙抬頭皺眉問道,。
“云,、寰兩州的負責人聯(lián)合來報,事前也反復查證過,,消息應該錯不了,。”
文先生點頭道,。
聽到文先生的回答,,張謙的神色馬上嚴峻了起來。
經歷了朝中風雨數十年,,張謙的政治敏感度無疑是極高的,,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都能在一瞬間看透這件事情會對他產生的種種利弊。
數個月前,,當他得知楚靈帝在這段時間特別喜歡一篇名叫《問仙》的故事后,,也特意將那篇故事找來,雖然對他而言這篇故事并無太大的可取之處,,但依然認真的看了兩三遍,,好在楚靈帝詢問時可以應對。
事實上,,他的做法很聰明,,自《問仙》上冊這篇故事問世后,楚靈帝每天談論的最多的就是這篇故事的后續(xù)發(fā)展,,而在絕大部分大臣對這篇故事毫無所知的情況下,,張謙卻能與楚靈帝熟練的應對,使楚靈帝對他的好感卻是又加深了三分,,只覺得“知我者張謙也”,。
所以,他很清楚,,一旦寫這篇故事的人進入朝堂,,楚靈帝會對他產生怎樣的興趣。
更何況,,從這個蕭漠小小年紀就能獲得解元功名的事情上來判斷,,他除了會寫離奇故事之外,本身也有著不俗的真才實學,。
眾所周知,,楚靈帝平生最喜歡的事情,除了煉丹長生,,就是與文人談儒論賦了,。
可以說,在這個蕭漠身上,,具有著所有可以吸引楚靈帝的因素,。張謙也毫不懷疑,一旦這個蕭漠進入朝堂,,不用花太長的時間,,他就能很容易的成為楚靈帝身邊的親信近臣!,!
如果蕭漠是其他人,,張謙必然會在第一時間將他收買,但可惜,蕭漠出身于蕭家,,從種種跡象上來判斷,,蕭漠對丞相府并無好感,而且是一個有心機城府的人,。
“你怎么想,?”
張謙向文先生問道。
“丞相大人您曾說過,,任何隱患,,無論大小,都必須扼殺,。所以,,決不能讓這個蕭漠進入朝廷為官?!?p> 文先生眼中一片冷漠,,緩緩的說道。
張謙點了點頭,,又問道:“今年外派各州主持州試的禮部官員確定下來了嗎,?”
“還沒有?!?p> “那么云州的州試,,讓左靈輔和岳尚兩人去吧,,跟他們提一下,,不要給那個蕭漠任何出頭的機會?!?p> “知道了,。”
雖然朝廷規(guī)定,,州試時外派主持的禮部官員,,只能在事前臨時抽簽決定人選和去處,但事實上,,只要張謙愿意,,其中可動手腳的余地,實在是太大了,。
“不過……”文先生遲疑了一下后,,又問道:“丞相您就不怕,那蕭漠會用和您當年一樣的手段進入朝廷嗎,?”
“你是說‘鴻儒取薦’,?”張謙笑了:“先不說那蕭漠能否能達到‘鴻儒取薦’的標準,從古至今,,科舉得官,,即使寒門之士,,也能獲得同屆、同窗,、以及科舉時各個師長的支持,,而像‘鴻儒取薦’這般進入朝堂的人,又有哪一個能獲得實權的,?毫無根基人脈,,卻在進入朝堂之初就獲得了莫大榮耀,只會招他人嫉妒而已,。如若他再有圣眷,,更會讓他變成孤家寡人。即使是老夫,,當年如不是因為衛(wèi)煌大人的事情,,又哪里能走到今天這一步?”
聽到張謙的話,,文先生點了點頭,,也不再多說什么,就此退去了,。
而蕭漠將來的命運,,似乎也在兩人的談話中,被徹底的確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