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尸氣縱橫 (下)
那片青色煙云在空中如蛇般彎曲纏繞,正是鬼掩天羅最盛之時。
“佛有大慈悲,,也有小慈悲,。小者推恩及人,,大者造福社會。朱老板興業(yè)開礦,正是造福社會之舉,煤窯塌方,,不過是意外小禍,怎能因小失大,?”
“大行不拘小節(jié),,大禮不辭小讓,局部服從全局,,難道你不懂得這樣的道理么,?”
天乙道人怒道“你們?yōu)樾袔团懦惣海€妄談什么佛家慈悲,?你修習(xí)棺氣,化官貪吏虐之氣為鬼掩天羅,,只能壓制信官怕官之人,,嘿嘿,道爺見人殺人,,見官殺官,,可不怕你的鬼掩天羅?!?p> 一言未畢,,天乙道人的火球已經(jīng)攻至如蘭和尚的面前。不愧是長白山道爺,,不改東北人彪悍的血統(tǒng),,出手即不留余地。
如蘭和尚閃身躲過,,火球轟擊在煤堆上,,燃起熊熊大火。
天乙道人一招占得先機,,借履空術(shù)凌空而起,,他手中火球連綿不絕,,如蘭和尚被罩在一片火光之中。
你他娘的先把惡云轟散啊,,我半坐半躺在地上大罵天乙道人,。他只顧追殺和尚,全然不顧別人的死活,,卻不知那鬼掩天羅在空中擇人而噬,,早晚會讓他吃大苦頭。
果然我的罵聲未落,,天乙道人已經(jīng)從半空一頭栽下,,他的背部被青煙沖入,開了一個大洞,,洞外余煙裊裊,,仿佛是一條蜿蜒的蛇尾。天乙道人大頭栽進正在燃燒的煤堆上,,只剩下兩條腿還在搖晃,,猶如煤堆上倒插了一把剪刀。
我正要叫好,,卻見那股青煙已從天乙道人體內(nèi)逸出,,在空中彎曲游走,幻化出的蛇頭正緊盯著我這邊的方向,。
我心下一寒,,眼看那鬼掩天羅前來索命,全身卻提不起絲毫力氣,,當(dāng)下長嘆一聲,,閉目等死。靈寶二奇兩個混蛋,,要是能和我稍一配合,,能落得哥仨一齊畢命的下場嗎?只要他們驅(qū)散掉那片見鬼的鬼掩天羅,,我一定能讓如蘭和尚萬劫不復(fù),。
剛才要是自己下手干脆些就好了,想到這里,,又有點自怨自艾,。不知道張鐵嘴少了我,新茅山能否在江湖立足,?文小姐少了我,,是否會傷心哭泣?
正想到死后的哀怨情狀,,卻聽見半空中傳來嘶嘶的聲音,,夾雜著如蘭和尚的怒吼,,似乎雙方正爭斗在一起。
睜開眼睛,,半空中,,兩只蛇鳥正在攻擊那片蛇形天羅。青氣四處躲閃游走,,似乎非常懼怕這兩只蛇鳥,。蛇鳥口中噴出一股股白色的氣體,正是我和大老王在煤礦下看到的尸氣,。
地面上,,如蘭和尚更是狼狽不堪,另一只蛇鳥非常靈動,,只是自上而下攻擊他的光頭顱,。蛇鳥的白色尸氣綿延不絕,如蘭和尚的青光猶如有形有質(zhì)的青瓷,,被白氣擠壓成點點碎片,。
如蘭和尚驚怒交加,這些蛇鳥攜帶的白氣似乎身帶劇毒,,能夠融化血肉,,消解魂魄,根本無法沾身,。再斗幾個回合,,眼見半空中青氣飄散,他再也不敢戀戰(zhàn),,轉(zhuǎn)身向遠處逃去,。
那只蛇鳥也不追趕,只是和半空的蛇鳥匯集在一處,,,夜色中裹挾著那片青色的鬼掩天羅,,漸漸地在虛空中消失,。
回到土地廟時,綠袍道士和阿呆已經(jīng)醒轉(zhuǎn),,正圍著張鐵嘴聽他吹噓自己的經(jīng)歷,。天乙和人丁兩道人被我挪移回廟里,兩個人似乎受傷更重,,五臟六腑已被青氣蝕成碎塊,。
我邊給這倆道士療傷,一邊氣憤憤地說,,老張你說這算咋回事,,那鬼掩天羅原來是貪官虐吏的魂魄匯聚而成的腌臜之氣,,你一生怕官,受到遏制也是活該,,怎么把我也連累了,?
張鐵嘴呆了一呆,恍然大悟道,,無怪老夫渾身酸軟無力,,和年輕時遇見官府一樣情狀,原來這天羅兇氣竟是天地間官吏魂魄所化,,官者棺也,,那胖大和尚以棺木療傷,正是同類合契,,頗合我先師同體為本,,事半功倍的求真妙理。
綠袍的地丙道人插話說,,天羅兇氣的確是貪官污吏魂魄所化,。以前的觀氣士精通星占,他們認為“天人合一”,,星辰與個體生命存在一定的感應(yīng)關(guān)系,,具體的感應(yīng)因果就是從氣上分辨,所以觀氣術(shù)又稱觀人術(shù),,術(shù)法精深的觀氣士通過望氣,,可以準確看出一個人的吉兇禍福來。
不過真正的觀氣大師,,并不局限于觀察個人的命運際會,。行業(yè)、出身,、思想等相同的人,,往往具有相同的氣質(zhì),即所謂的氣場,,有經(jīng)驗的觀氣大師通過觀察這些氣場,,往往可以分辨出一個單位、甚至一個城市的氣質(zhì)來,,或是正氣,,或是邪氣。至于這些相同氣質(zhì)的人,,死后魂魄因機緣巧合匯聚在一起,,就能夠形成一股氣場,這些氣場雖然無形無質(zhì),,卻能影響到真實世界,。象如蘭和尚的鬼掩天羅就是千百個貪腐之官的魂魄幻化之氣,,他的術(shù)法也是在百官(棺)地吸收棺氣修煉而成,術(shù)成后維護的自然是百官利益,。
我們靈寶三奇數(shù)年前曾見過如蘭和尚,,相傳他的師父就是一個極有名的觀氣大師。當(dāng)年定都BJ,,就是大師察覺到BJ遍布紫氣,,背地里找當(dāng)局提出的建議。紫氣大吉,,養(yǎng)育萬物,,又沒有其他顏色的偏頗毛病,比較平衡,,而當(dāng)年的BJ又名北平,,所以求穩(wěn)求久,BJ是上上之選,。如蘭和尚是他的親傳弟子,,那棺氣匯聚之地,想必也是出自大師的指點,,至于他為何冒充五臺山道士,,那就不得而知了。
張鐵嘴聽得嘖嘖有聲,,想不到這望氣術(shù)如此博大精深,,我們師兄弟倒真看走了眼。以前文丞相寫那《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老夫一直以為是文大人的文人筆法,,想不到原來他也是一個精通星占的觀氣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