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日文登營便部署到德勝門,,外面的后金哨騎發(fā)現(xiàn)文登營旗號后,,迅速通知了皇太極,皇太極在北面一邊準備盾車長梯,,一邊連續(xù)投書表示可以議和,。
聽說那支明軍到了德勝門后,皇太極親自領(lǐng)兵到德勝門外觀陣,,陳新也是第一次看到后金主力,,城外后金大陣旌旗飛揚,密密層層的騎兵如同烏云略地,,滿目皆是跳動的馬頭,。零散的哨騎已經(jīng)跑到城墻下一百步,口中發(fā)出些怪叫,。
溫體仁和新任的兵部侍郎梁廷棟也到了北門,,兩人看著后金軍的威勢眉頭深皺。
溫體仁對陳新低聲道:“建奴跳梁十載有余,,現(xiàn)今竟然能威逼神京,,與我圣天子只余一墻之隔,實在令我等臣子憂心,,眼下圣上對你青眼有加,,陳新你需抓牢機會,用心做事,,若能再得一功,,前途更加遠大?!?p> 陳新躬身受教,,在溫體仁面前他盡量少說話,這次給溫體仁送了一份軍功,,已不需其他言語表示,。
溫體仁接著道:“給你的游擊一職,本官已深思過,,登萊巡撫必定要恢復(fù),,王廷試眼下分潤你的軍功,,呼聲最高,,他應(yīng)當(dāng)亦不會薄待于你,但上次道石說你還是愿留在文登,,本官已建議皇上在登萊設(shè)游兵或援兵一營,,仍稱文登營,分駐文登和威海,,以為東江后勁,?!睖伢w仁知道陳新自有撈錢的法子,也不愿他去鎮(zhèn)城擺在王廷試眼皮底下,。
陳新對此心中有數(shù),,宋聞賢已經(jīng)到錢元殼那里打聽過,按九邊體制,,除巡撫標兵營外,,還有正奇援游四類,一鎮(zhèn)單設(shè)游擊則建游兵營,,參將稱援兵營,,副將為奇兵營,,就算他的功再高,,也不可能一次升到管正兵營的總兵去,這幾個里面,,副將的奇兵營要駐鎮(zhèn)城,,便只剩下游兵營和援兵營,,當(dāng)游擊或參將分駐文登,這樣有更大的自由度,。
游兵和援兵用途也有區(qū)分,,游兵無需兵部調(diào)度就可以用于跨鎮(zhèn)的支援,援兵營原則上是守當(dāng)?shù)?,這次陳新的署級由同知到衛(wèi)指揮,,只升了一級,但軍職從哨官到了游擊,,已是跳過守備,,因為時間倉促,這次只是臨時升職,,讓他帶文登營作戰(zhàn)名正言順,,以他的軍功,正式的升遷應(yīng)當(dāng)還有,,勛級和蔭子也還在后面,,不過他對那東西沒興趣,最關(guān)鍵的還是實際利益,,游兵營一般一千多,,對他仍遠遠不夠。
溫體仁今日專門給他引見了兵部右侍郎梁廷棟,,此人據(jù)說頗有邊才,,早年曾官至永平兵備道,和袁崇煥曾經(jīng)有點摩擦,,后來魏忠賢當(dāng)權(quán),,人人都去修生祠,,他偏不去,反而辭職走了,,直到崇禎上臺后才重新啟用他,。
這次建奴入寇以來,梁廷棟雖然一仗沒打,,但與皇帝奏對頗有方略,,已經(jīng)連升三級,早先是分巡口北道,,薊鎮(zhèn)巡撫王元雅一上吊,,他就以右僉都御史巡撫薊鎮(zhèn),然后王洽一下獄,,騰出一個位置,,他又當(dāng)了兵部右侍郎,再然后袁崇煥又下獄,,梁大人再加一級,,總督薊遼保定軍務(wù),并總領(lǐng)所有勤王兵馬,。
建奴入口兩月,,這位梁大人已經(jīng)連升三級了,現(xiàn)在聽說皇上對申用懋的能力也不滿意,,梁廷棟正在往第四級兵部尚書奮勇前進,,每次有人倒霉都是這位老兄得便宜,而陳新拿腦袋去拼才剛升了一級,,不由對梁大人十分羨慕又敬仰,,他看得出梁廷棟與溫體仁關(guān)系緊密,梁大人是兵部尚書的熱門人選,,肯定比錢元殼管用,,既然溫體仁牽了線,陳新必定是要打點的,,好在固安之時繳獲了一些黃金白銀,,送禮也很方便。
眼下建奴還在京師城下,,如果還能有戰(zhàn)功,,皇上關(guān)照著,升個參將不成問題,,到時還要從登萊爭取一塊自己的地盤出來,,不用處處受制于人,。但看著城下建奴的軍威,,陳新一樣暗自害怕,,不在于他們?nèi)硕啵球T兵對步兵的天然優(yōu)勢,,他們打不過就跑,,自己一旦野地被他們纏住,他們甚至不用打,,圍就能圍死,。
城外的后金汗大旗離得很遠,陳新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人影,,德勝門上有幾門呂宋大銅銃,,屬于早期仿制的紅夷炮,估計后金的哨騎也查探到了,,所以他們大軍并不靠近,。
過了一會那邊跑來一個甲兵,他來到城下五十步外停下馬來,,手上高舉著一卷文書看著城墻,,城墻上的京營兵中響起嗡嗡的議論聲。
陳新夸張的叫過兩名親衛(wèi),,把溫體仁和梁廷棟都遮在長牌后,,溫體仁倒還頗有點膽子,讓那長牌手退下,,站到城垛旁哼了一聲道:“蠻夷之輩,,亦想學(xué)城下之盟?!?p> 陳新試探道:“大人,,要不要下官轟殺了他?!?p> 溫體仁眼神閃動幾下,,最后緩緩搖搖頭,“一個送信的兵丁而已,,殺了他倒失了我天朝氣度,。”陳新奉承兩句表示同意,,但要是他單獨守城,,先殺了再說,反正他也不想和建奴留什么余地,。
那后金兵丁見城上無人回應(yīng),,把文書放在地上,策馬奔回,,城頭上用吊籃放下一個京營兵,,跑去拿了回來,。
德勝門的神樞營副將看了后,跟溫體仁回報說是約文登營合戰(zhàn),,一邊出兩千人,。周圍的文登營和京營將官都看著幾位文官,看他們?nèi)绾螞Q定,。
溫體仁突然哈哈笑起來,,對梁廷棟道:“梁大人,建奴可是三國演義看多了,?”
梁廷棟也不屑的道:“建奴在寧錦大戰(zhàn)時亦曾玩過這等把戲,,不理會他便是?!?p> 溫體仁贊同道:“此等蠻夷理他作甚,,且看他敢攻城否?!?p> 城外的后金軍等了一會見沒有動靜,,自己走了,他們也確實不敢攻城,,皇太極在北面打造攻城器械,,不過是施加壓力,想多訛詐些東西,,誰知明廷頗有骨氣,,雖然連戰(zhàn)連敗,也不接受城下之盟,。
一連幾日,,陳新就這樣帶兵守在德勝門和安定門之間,看著后金兵的哨騎每日在城下練習(xí)折返跑,。
皇太極訛詐不成,,改為明搶,考慮到上次過通州的時候忙著趕路,,許多景點沒有去看,,他派出阿巴泰、阿濟格,、濟爾哈朗等人再去通州自助游,,意外的發(fā)現(xiàn)張家灣明軍自行潰逃,后金撿了個大便宜,,這個運河上的繁華之地貨物云集,,后金兵飽掠而回,這下八旗更沒了拼命心思,后金兵扔下一堆盾車長梯,,離開城北,,經(jīng)通州東返。
聽說后金兵撤離京畿,,京城中的官民都松了一口氣,懸在頭上的利劍終于拿開了,,接著京師中就有傳言,,說是因為文登營到了京師,韃子怕了,,所以忙著撤兵,,文登營的名聲更加響亮。其實陳新不過是讓黃思德和張大會帶人去散布一下,,就打了一個不錯的廣告,。
----------------------------------------------------------------
后金兵雖然離開了京師,,但仍然在大明境內(nèi),,他們不慌不忙如閑庭信步,在薊州城外順便擊潰關(guān)寧軍一營步兵,,然后皇太極就收到遵化留守的后金兵奏報,,說破口時招降的那十多個薊鎮(zhèn)關(guān)口都又叛變回去了,體現(xiàn)了皇太極當(dāng)時地方政權(quán)建設(shè)沒有用心,,密云總兵聽說后還去打了一次遵化,,又被駐守的少量后金軍擊潰。
入援的明軍雖是越來越多,,但野戰(zhàn)能力越來越弱,,早期最敢打仗的滿桂死掉之后,基本沒有明軍敢主動攻擊后金軍,。
皇太極對那些小關(guān)口已經(jīng)不屑一顧,,在他看來,他可以從薊鎮(zhèn)任何一個關(guān)口順利出關(guān),,后金兵雖然在固安略有小挫,,但后來文登營也龜縮不出,他們信心仍然很充足,。過薊州后便分兵攻略周圍府縣,,他選了正月初一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出發(fā)去永平,一番部署之后,,初四一戰(zhàn)下永平,,受此震懾之下遷安和灤州都投降了,皇太極又把投降官員剃了頭發(fā),給了一個更高的職務(wù),,讓他們繼續(xù)管事,。
如此一來,在后金控制下的大城便有了四座,,有了一個相對穩(wěn)固的后方,,皇太極還不知足,又經(jīng)永平到撫寧縣,,還去山海關(guān)試了一下,,孫承宗到山海關(guān)之后收拾兵馬,給祖大壽帶信,,并送去袁崇煥的手書,,祖大壽重新帶兵入關(guān),山海關(guān)重兵云集,,光紅夷炮就有五十多門,,滅虜炮兩千多,遼兵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戰(zhàn)斗意志比在京師堅定得多,,皇太極轉(zhuǎn)了一圈連撫寧縣也沒打下來,放棄了攻擊山海關(guān)的打算,。
不但是山海關(guān),,后金軍連沒有什么兵馬的昌黎也沒打下來,新上任的昌黎知縣左應(yīng)選膽氣十足,,組織能力也十分了得,,城中沒有兵馬,他便把城里的青壯都組織起來,,又接收了一些灤州和永平的潰兵,,同時拼命的準備火藥和檑木石塊,他以身作則,,一直在城頭指揮,,全城眾志成城,后金兵初八趕到城下,,先是七八千人進攻,,其中多半是蒙古部落兵,被守軍被擊退,,后金又增兵至上萬人,,從初九一直攻到正月十四,連皇太極都親自趕到城下指揮,,查看后發(fā)現(xiàn)連火銃火炮都沒有,,結(jié)果又連攻兩天,,左應(yīng)選雖然沒有火炮,但是火藥多,,他直接把火藥磨成粉,,天女散花一樣撒下去,然后扔火把燒建奴的面門,。
后金攻堅能力的短板再次展現(xiàn)出來,,他們貼近城下后居然連挖墻的鐵鍬鐵鎬都沒有準備齊,就拆遷而言實在不太專業(yè),,而昌黎連日堅守得勝,,城民斗志昂揚,越發(fā)不可攻克,,皇太極和代善最后無奈,,只得放棄了這個釘子戶,。號稱戰(zhàn)必勝攻必取的后金軍,,最終在小小的昌黎城下撞得頭破血流,沒有深溝高墻的昌黎縣城竟然比遵化這樣的重鎮(zhèn)還要頑強,。
皇太極連續(xù)碰壁之后,,告誡屬下不得妄自攻城,如果城中斗志旺盛的,,不需試探,,立即退兵,但昌黎之戰(zhàn)的影響遠不止于此,,永平附近其他一些小城和寨子聽說昌黎之事后,,都拒絕投降,望風(fēng)而降的好日子暫時不再了,。
皇太極頭痛的時候,,崇禎更頭痛,后金占了永平遷安,,京師到山海關(guān)的路基本斷了,,使得他連日都沒有關(guān)寧軍的消息,浙江河南山東等地兵馬陸續(xù)趕到,,但這些內(nèi)地勤王軍戰(zhàn)力更加低下,,算來算去,還是只有關(guān)寧的人最多,,戰(zhàn)力最強,。
戶部一直拿不出多余的銀子,連陳新這樣皇帝親自關(guān)照的人,,戶部還是一句沒錢,,溫體仁好說歹說讓他們拿了一萬兩出來,連人頭賞都還沒有給齊。
除了銀子,,還有更鬧心的事,,山西巡撫耿如杞和山西鎮(zhèn)總兵張鴻功,分別帶撫標營,、山西鎮(zhèn)正兵營勤王,,到了京師附近了,沒了糧食,,便申請補給,,按大明的規(guī)矩,要在到達當(dāng)?shù)氐牡诙觳拍茴I(lǐng)取軍糧,,于是他們第一天被調(diào)到通州,,第二天被調(diào)到昌平,第三天又調(diào)到良鄉(xiāng),,三天調(diào)了三個地方,,五環(huán)外面走了一圈,沒一個地方能呆到第二天,,也就一次都沒能拿到糧食,,大冬天里天天走無用的路,又吃不飽飯的丘八怒氣沖天,,文官雖然聰明,,但丘八也不是傻蛋,終于一哄而散,,一路搶掠往山西逃回,,山西鎮(zhèn)也是九邊精銳,兩營合計五千多步騎兵,,歷盡艱辛到達京師勤王就是如此待遇,,就因為文官們的小聰明,又喪失一支珍貴的力量,。
崇禎憤怒之下將耿如杞張鴻功拿問下獄,,那些亂調(diào)派的兵部官員則沒有任何處罰,陳新現(xiàn)在在京師消息靈通,,聽聞之后派了朱國斌和訓(xùn)練隊一起去追山西鎮(zhèn)的亂兵,,讓他們招些夜不收和騎兵回來。
這些事情一出,,陳新越發(fā)不敢出京,,巡撫好歹還是文官大員,如今都是這個待遇,,自己一個客軍游擊,,在皇帝眼皮下也能被拖欠賞銀,,天知道出京之后會被折騰成什么樣,還有那些友軍也很不靠譜,,跟他們一起打仗實在提心吊膽,,就這樣一直賴在京師,不敢出城,。
但文登營畢竟有強軍的名聲,,兵部侍郎劉之綸就看上了他,好在溫體仁也知道光靠這點兵沒法打建奴,,找了已經(jīng)升為兵部尚書的梁廷棟,,輕松的擋了回去,劉之綸又改口要川兵,,兵部也沒同意,,最后他自己招募了一萬多人,其中很大部分是從那位殉國的申副將那里逃走的乞丐兵,,然后他便要出京去殺韃子,。
陳新雖然佩服他的膽氣,但是不敢跟他一起冒險,,在兵部遇到劉之綸之時,,還勸他不要貿(mào)然出擊,,待大軍云集之后再行攻戰(zhàn),,反被劉之綸冷嘲熱諷一番。
劉之綸堅定的要帶領(lǐng)他的“大軍”出發(fā),,梁廷棟得了陳新的打點,,加上溫體仁的意思,便以防止建奴復(fù)來為由留下文登營,,仍守北城,。
劉之綸出發(fā)當(dāng)日,京中許多官員送行,,很多人都佩服這個宜賓人的膽量,,但都不看好他的命運,幾乎是以送葬的心情來的,。陳新隨在溫體仁身后,,看著劉之綸的軍隊,他們大多瘦弱無比,,勉強配齊了刀槍,,有少量的棉甲,更像陳新心目中的流寇模樣,。
唯一看得入眼的只有幾門火炮,,但總讓陳新覺得有點不對勁,,他上去用手一摸,驚訝得差點一跤摔倒在地上,。
他大張著嘴巴對劉之綸問道:“劉侍郎,,這是。,。,。”
劉之綸理所當(dāng)然的道:“木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