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水火交融
黑暗之中,,一點靈光浮現(xiàn),。
谷雨圖受靈氣激發(fā),,散發(fā)出淡淡靈光將周遭空間照亮。
帛陽生皺著眉頭,抬眼視去,發(fā)覺這兒其實是一處洞窟。
洞窟整體呈現(xiàn)類半圓形結(jié)構(gòu),,直徑大概在二三十丈之間。
其形態(tài)不那么規(guī)則,,通向河道的豁口也不在水平地面中央,,整體卻如前世小型體育館般大小,足以供人在其中騰挪,,絲毫不受桎梏,。
然而盡管如此,這里環(huán)境卻十分惡劣,。
下方是一地下暗流,,帛陽生早在其中之時,就已經(jīng)隱約覺察到了一絲冷意,。
來到這洞窟之中,,寒冷之意變得更為明顯,好似都沉積在了洞窟下半層中,。
谷雨圖此刻微微泛光,,正是他嘗試以法器力量對抗。
但他現(xiàn)在只有一道氣機融入其中,,只能算是初步將之祭煉,,能以靈液激發(fā)彌天大霧已是極限,根本做不到將寒意逼于體外,。
是以寒意滲透體膚,,帛陽生心中微微發(fā)緊,不再猶豫,,一步踏出水面來到洞窟內(nèi)部空間,。
稍微走上幾步,此地又變得更加古怪,。
他腳下猶如一面寒玉地面,,冷意直透腳面,。
這狀態(tài)卻從下腹水平開始變化,到了胸膛之時已經(jīng)截然反轉(zhuǎn),,變成了難以忍受的炙熱,。
一呼一吸之間,他覺得自己好似身處火場之中,,口鼻氣息都要被點燃,。
這便是他在靈感所視畫面中見到的——水火磨盤。
正是因為此處水火相斥相消,,才有源源不絕靈氣誕生,,進而在此處積淀,形成如今這般濃度,。
對于水火磨盤誕生之靈氣,修士無不向往,。
但關(guān)于水火磨盤本身,,便是修仙者,哪怕是煉氣修士,,也難以尋得合適的處理辦法,。
帛陽生神情凝重,心思疾轉(zhuǎn),,將谷雨圖輕舉到面前,,借其微光向四周探視而去。
果不其然,,在地面水口不遠處,,他見到了一灘模糊不清的污穢之物。
遠遠望著,,還隱約能覺察出人形,,像是一人匍匐在地上,但顯然已經(jīng)死去了不知多久,。
這便是心魔殘留指引之來源,。
心魔乃域外之物,平日根本不會出現(xiàn)在實質(zhì)世界之中,。
一般情況下,,祂們無法游走于實質(zhì)世界,自然也不可能知曉地下靈地洞窟一事,,更別說具體到能通過哪一個河道口入內(nèi),。
既然完整的心魔都無法知曉此事,遭帛陽生打殺后的心魔就更不可能殘留類似信息,。
但這其實只考慮了心魔源自本質(zhì)之桎梏,,卻忽略其特性帶來的能力,。
心魔能入侵活體心智,尤其嗜好修仙者,,更以那些心智受損,、精神沖突、根基不穩(wěn)之人最佳,。
面前之人便是如此,。
他本是一陽魄修士,乃山寨中一人,,因為逃難誤入此處,。
前遭災(zāi)難之變,后又遇河道幽閉之恐,,再徒然一個反轉(zhuǎn),,入了靈地寶洞之中,遭受濃郁靈氣入體,。
他又不像帛陽生精神根基深厚,,一個沒把控住,便在飄飄然狀態(tài)之中突破成了煉氣,。
這本是一件好事,,奈何他根基不穩(wěn),與天地相通之后,,反而完全暴露在了截然沖突的靈氣之中,。
兩方力量在其體內(nèi)展開爭斗,以他的精神意志根本控制不住,,最終還引來了心魔,,毫無意外地就成了其最不費勁的一道美餐。
由于靈氣相斥,,最后他連尸體都難以保留完整,,成了現(xiàn)在這般破爛的模樣,如同腐朽一般,。
若要說留下些什么,,也只有一道執(zhí)念形成了心魔體內(nèi)之烙印,最終成了帛陽生腦海中類似法術(shù)一般的指引,。
“唉,,悲極喜來本是一件妙事,奈何沒有本事承受住這機緣,,反而誤了自己性命……”
“不過想來,,他的經(jīng)歷也提醒了我——此處靈氣雖然濃郁,但也受了水火磨盤侵蝕,,若是輕易吞服入體內(nèi),,反而容易招致禍端,!”
帛陽生想到這,心思越發(fā)凝重,。
他有死去之人經(jīng)驗提醒,,還未入洞窟就收斂了體內(nèi)氣機,使靈氣專注于體內(nèi)循環(huán)之中,。
即便有水火靈氣侵蝕,,也在可控范圍之內(nèi)。
但如果要修行,,一直這么封閉可不行——他一路艱辛來到此處,,可不是來受難,而是來摘取機緣的,!
“思來想去頗多,,也是時候付諸行動了?!?p> 帛陽生喃喃自語一聲,,心思安定下來,便是慎重之意不變,,也不再一昧停滯不前,。
他盤腿坐下,,將布袋放好,。
這布袋是他的一件半法器,不像法器一般可以祭煉,,卻也融入了修士的神通法術(shù),。
這一件便融入了芥子須彌法術(shù),看起來癟癟的不是很大,,實際上內(nèi)有乾坤,,有一立方大小,足以放下必備之物,。
帛陽生從布袋中取出先前準備好的材料,,有輔助水下呼吸的水息符,也有靈液已經(jīng)耗得七七八八的金葉葫蘆,。
最關(guān)鍵的還是輔助熾蛇術(shù)修行的丹藥,,類似紅熾煉蟒丸,藥效卻更溫和,、綿長,。
將丹丸捻起,帛陽生目光閃爍,,心中也不禁忐忑:
若是此法不行,,那便是白來一趟,,非但如此,出去之后只怕還要與那谷先生做過一遭,。
以他現(xiàn)在能耐,,難以與谷先生硬抗,便只能舍棄此地暫時離去——這還是最好的情況,,不能排除逃都逃不掉的可能,!
故而此次成敗與否牽涉甚廣,他難免有所顧慮……
“不管罷,,該服下了,!”
一息之后,帛陽生將顧慮拋卻腦后,,便不再多管,,抬手將丹藥服下。
藥力散開,,他將谷雨圖攤開在腿上,,一手指著圖錄,一手高舉頭頂,。
他心神微動,,開始統(tǒng)帥十二道氣機。
一道融入心魔鐘,,以備不時之需,,三道化入體內(nèi)梳理靈氣,而后對半分到谷雨圖與熾蛇術(shù)上,,或融入,、或依附。
體內(nèi)靈氣流轉(zhuǎn),,谷雨圖微微泛光,,卻不是試圖抵御寒氣,而是融入其中,,引導(dǎo)其力量偏斜,。
同時,帛陽生手掌發(fā)熱,,熾蛇術(shù)未凝成熾蛇,,卻也透出體膚引導(dǎo)熱力沉降。
兩種本該相互沖突排斥的力量,,在其刻意引導(dǎo)之下,,一者上升、一者沉降,漸漸形成了水火循環(huán),。
谷雨圖和熾蛇術(shù)分別位于水火核心,,御使水火在其體外形成外周天,相互打磨,,靈氣性質(zhì)也漸漸變得平和,。
若是棄之不管,靈氣又會再變回去,,但帛陽生卻抓住時機,,開始運轉(zhuǎn)《鐘懸煉氣法》。
他一邊吐納靈氣,,一邊御使體內(nèi)靈氣挾裹體外靈氣在經(jīng)脈中流轉(zhuǎn),。
幾個周天運轉(zhuǎn)下來,體外靈氣與氣機聯(lián)系變得密切,,由此也就成了修士的法力,。
這本質(zhì)依舊是靈氣,其歸屬卻已然不同,,整個過程正合“煉氣”之意,,即修士煉化天地靈氣為己用,形成仙家口中的“炁”,。
相較于陽魄以自身血肉催生出的力量,,煉化得來的“炁”更為磅礴、上限更廣,。
帛陽生只覺得自己丹田,,乃至渾身軀體,都浸泡在了一種溫和悅納之中,。
不但靈氣數(shù)量在快速增長,,氣機與熾蛇術(shù)乃至谷雨圖的融合程度也在飛速提升,,遠超他平日所為,!
隨著整個過程漸入佳境,一切都如預(yù)料般行進,,帛陽生心中忐忑不安煙消云散,,更是漸漸生出了一種大歡喜,識海隨之上下翻騰,。
下一刻,,心魔鐘微晃,他識海又平復(fù)下來,,嘴角只剩下一絲平和的喜悅,。
接著,他心神一動,便匯聚靈氣到了心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