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鋒雖然沉不住氣,,但是他可不是容易被忽悠的主,,特別是在古玩買賣上,這段時間他幾乎一直在底下轉悠,,雖然沒收到什么大漏的物件,,但是也給肖斌的典當行擴充了不少的庫存,。
本來肖斌一直就是在售賣夏沐爺爺留下來的那些個物件,這段時間過去,,已經(jīng)賣出去不少了,,但是一直都是只出不進的狀態(tài),現(xiàn)在姜鋒來了,多多少少也算是給肖斌的典當行回了點血,。
而且姜鋒讓肖斌十分認可的一點就是在收購物件的時候并不是只憑借自己的喜好和物件本身的價值,,而是以利潤為本。
但凡是這個物件拿到手里之后利潤能達到一定程度,,姜鋒都會毫不猶豫的拿下,,畢竟肖斌還有一手修復的能耐不是?
所以這一次姜鋒急匆匆的來找他,,說是有好物件送上門了,,一開始的時候肖斌也是不疑有他,直接就跟著姜鋒開車回到了典當行,。
這個時候典當行里是姜鋒的媳婦在看著,,肖斌一進門就看見一個須發(fā)皆白的老者,正背著手看著肖斌博古架上的物件,,柜臺上放著一個花梨木的盒子,,顯然盒子里裝著的就是姜鋒說的物件了。
在路上姜鋒已經(jīng)把這位老者和他帶來的物件的情況跟肖斌說了一遍了,,他帶來的,,乃是一個宣德爐。
一聽這三個字,,肖斌就知道姜鋒這么謹慎的原因,。
宣德爐之所以叫宣德爐,是有它的原因的,,宣德爐是華夏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
不光如此,在當時為制作精品的銅爐,,明朝宣德皇帝曾親自督促,,這在歷史上實屬少見。就連整個制作過程,,包括煉銅,、造型必須自《宣和博古圖》《考古圖》等典籍及內府密藏的數(shù)百件宋元名窯中,精選出符合適用對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將之繪成圖樣,再呈給其親覽,,并說明圖款的來源和典故的出處,,經(jīng)過篩選確定后,再鑄成實物樣品讓其過目,,滿意后方準開鑄,。
宣德爐以色澤為亮點,,其色內融,史料記載有四十多種色澤,,為世人鐘愛,,其色的名稱很多。
例如,,紫帶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黃像藏經(jīng)紙的,,叫藏經(jīng)色,;黑白帶紅淡黃色的,叫褐色,;如舊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黃帶紅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還有黃紅色的地、套上五彩斑點的,,叫仿宋燒斑色,;比朱砂還鮮紅的斑,叫朱紅斑,;輕及豬肝色,、棗紅色,、琥珀色,、茶葉末、蟹殼青等等,。明朝萬歷年間大鑒賞家,、收藏家、畫家項元汴(子京)說:“宣爐之妙,,在寶色內涵珠光,,外現(xiàn)澹澹穆穆?!?p> 這樣的東西,,不用說,放在宣德年和之后的任何一個年代,,都是精品,,而且眾所周知宣德皇帝活的時間并不長,這就讓著本就不多的宣德爐更加成了精品,,就算是在古玩還沒有大流行的這個時代,,也是每個個人和博物院夢寐以求的寶貝,。
不過這玩意不要說是姜鋒了,就是肖斌,,也沒法絕對像判斷其他物件一樣就把它的真?zhèn)谓o判斷出來,,因為這玩意的贗品,也是相當有歷史的,。
為了牟取暴利,,從明代宣德年間到民國時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爐活動從未間斷,。
就在宣德爐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鑄之事”的官員,召集原來鑄爐工匠,,依照宣德爐的圖紙和工藝程序進行仿造,。
這些經(jīng)過精心鑄造的仿品可與真品媲美,專家權威也無法辨別,,至今國內各大博物館內收藏的許許多多宣德爐,,沒有一件能被眾多鑒定家公認為是真正的宣德爐。
鑒別真假宣德爐已成為中國考古學中的“懸案”之一,,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幾乎每一個大的藏家和鑒定家都想要自己發(fā)現(xiàn)一個真正宣德皇帝監(jiān)制的宣德爐,這樣一來不光爐子會是一個天價,,自己的知名度也會在這個時候被完全打開,。
也正因為誰都知道它的價值,所以姜鋒是絕對不敢自己做決定的,,做了決定也沒有錢收,,所以急匆匆的就把肖斌找了回來。
不管是誰,,只要在這一行里的人,,就沒法拒絕一個擁有宣德爐的機會。
而這個宣德爐,,姜鋒足足鑒別了一個上午,,幾乎把自己到這個時候的所學都給用上了,但是楞就是沒看出來這個宣德爐有什么問題,,這要是別的物件,,他直接就拍板說沒問題了,但是宣德爐不像別的,,所以他并沒有妄下定論,,而是去找了肖斌。
“老人家,,這就是我們文武典當行的老板,,肖斌先生,,在咱們金陵的古玩鑒定上也是有一號的,這個物件我看了半天,,還是看不準,,所以讓我們老板也看看吧!”
這位老人家抬頭看了看肖斌,,笑著點點頭,,之后親自打開了箱子,把物件呈現(xiàn)在了肖斌的面前,。
肖斌也只是簡單的跟老人家握了握手,,之后拿起桌上的放大鏡和手套,認真的觀察了起來,。
其實宣德爐的形狀和款式真的是非常的簡單,,而用料又不十分獨特,這才是造成了后世大量仿造導致不辨真假的原因,,它的價值不在花色和釉色,,也不在用料,而是在一個王朝一個皇帝的推崇和價值,。
所以這樣的物件是最為難以甄別的,,肖斌在后世的確專門研究過宣德爐,也有一定的心得體會,,但是回歸到一個真正的宣德爐放在這本身,,也是一定會有爭議的,不可能出現(xiàn)所有人都認可它就是宣德年皇帝監(jiān)造的那一款的情況,。
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肖斌也的確是在認真的查看著這個宣德爐的種種細節(jié),但是他心里知道,,自己手里的這個爐子就好像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擺在自己的面前一樣,,一旦解不開,對自己沒有好處,。
觀察了半晌,肖斌輕輕的把宣德爐放回花梨木老箱子里,,看向老者,,緩緩的問道:“不知道老人家之前還去找過咱們金陵城哪一家典當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