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接過陳聞手中的試卷后,,這個身為宋朝火器科學家后人的唐源,,坐到一旁拿起毛筆唰唰的寫起來,。
看著對方如此胸有成竹的動作,陳聞一時間也無法看出來對方是否有才學在其中,還是在卷子上胡亂答題!
所以也就只能等對方寫完之后,,通過卷子上的答案來分辨其的能力如何!
半個時辰的時間過去了,,胡廣發(fā)也被陳聞打發(fā)回去辦事,。
整個辦公區(qū)內(nèi),除了唐源答卷的唰唰聲以外,,就只剩陳聞翻閱未處理的公文信函聲音,。
“國公大人!草民已經(jīng)答完您所出的卷子了,!”
又是過去半盞茶的功夫,,只見唐源停下手中的筆,向著陳聞所在的桌案告了一聲道,。
“嗯,?這么快?”
聽到唐源的聲音后,,陳聞有些驚訝的問道,。
要知道他出的這些題目,,雖然說不是很難,,但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還算是頗具有復雜度的,。
按照他的估計,,這唐源就算再怎么聰慧,想要答完此卷,,最少也得花上一個時辰半的功夫鉆研,。
可現(xiàn)在時間才過去半個時辰多一點,這唐源就已經(jīng)將試卷答完了,,這就讓陳聞有些驚訝了,!
“是的,國公大人,!”
“草民已經(jīng)答完所有問題,,還請國公大人過目,!”
在聽見陳聞的驚疑聲后,唐源將試卷紙卷好遞給前者道,。
“嗯,!你先到一旁坐會兒,容本公處理完公務再閱卷,?!?p> 陳聞說完,便示意唐源到一邊候著,,自己則是繼續(xù)翻閱起剩下的公文,。
“是!大人,!”
見陳聞還在忙碌,,這叫做唐源的小子倒也知趣,將卷子放到桌案一旁,,就尋了個地方坐下等待,。
自從大都督府變成五軍都督府后,陳聞每日要處理的公文信函就變的少了許多,。
不一會兒的功夫,,陳聞便將手頭上的事情處理完。
看著坐在遠處昏昏欲睡的唐源,,陳聞笑了笑沒有叫醒他,,而是拿起對方剛剛放在桌案前的試卷批閱起來。
展開試卷的第一眼,,有些潦草的字體映入眼簾,,不過這是多數(shù)搞技術的通病。
只見陳聞逐題的進行批閱,,結果倒是令人有些出乎意料,!
滿分一百分,及格線為五十分的卷子,,這唐源居然能夠獲得八十多分,!
甚至有些題目的解題思路,居然與后世的許多解題思路相同,。
要知道這些題目里面,,有許多都關于后世高中才學到的知識,眼前這其貌不揚的青年,,居然能夠用超越時代的知識答出來,!
“唐源!本公且在問你一題,!奇變偶不變,!”
想到這里后,,陳聞就有些好奇的問道。
他實在是奇怪的很,,一個明初時期的工匠,,居然能懂后世數(shù)理的解題思路。
這讓陳聞很難不懷疑,,眼前的這個青年,,是不是跟他一樣都是來自后世的穿越者!
“???國公大人您這個問題是什么?草民愚鈍并不是很能理解,!”
聽到陳聞的一番話后,,唐源有些懵逼的看著對方答道。
“咳咳,!沒事,,本公就是看你卷子答得不錯,一時愛才心起想要再考問你一番,!”
見對方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陳聞這才輕咳了幾聲,然后笑著跟對方說道,。
“?。磕菄笕?,草民能加入匠作營當工匠了,?”
唐源聞言,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問道,。
“嗯,!不過不是讓你去當工匠!”
“以你的才華和能力,,去當個普通工匠實在過于屈才,!”
“而且你還有唐福大師的家傳,,不從事火器研究的話那可就太可惜了,!”
“這段時間你先在匠作營掛個名,等過兩天本公去向皇上提議新建個衙門,,便將你往那新衙門調(diào)去,!”
對于唐源的詢問,陳聞直接給了對方一個答復,。
“下官唐源,,謝國公大人知遇之恩,!”
“以后定當為大明火器研發(fā)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在有了陳聞的一番答復后,,唐源直接改口感謝道。
雖然他唐源對火器研發(fā)有很深的研究,,但這玩意兒也沒有人敢聘請其去打造,。
這就導致了空有一身才華,卻無處去施展,!
所以他在得知了有一個遠房舅舅,,在應天京城的匠作營當官,才會前來投奔對方,!
本來只是打算在匠作營謀個工匠的營生,,結果居然得到了趙國公的賞識,就差一步便能登天,!
對于陳聞的這番知遇之恩,,唐源可謂是記在了心里。
“好了,!你先去找你舅舅,,在匠作營待上一段時間,這新衙門想要建立并不是那么快的事情,!”
見著唐源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陳聞就有些不適應,便暫時將其打發(fā)到胡廣發(fā)那邊去,。
“是,,國公大人!”
聽到陳聞的話后,,這唐源并沒有多逗留,,直接按照陳聞的意思,朝著匠作營的工坊方向走去,。
“好家伙,!沒想到在大明這個時候,居然能遇上個天才,!”
看著唐源離開的方向,,陳聞嘴上笑著感慨道。
在這個重視文學偏科數(shù)理學的時代,,唐源能夠將陳聞出的這份卷子做到八十多分,,很顯然其在數(shù)理方面的天賦不言而喻!
對于這個能發(fā)展大明科學的好苗子,陳聞自然是頗為重視,。
在將中軍都督府所有的事情處理完后,,陳聞找來右都督徐正元交代一番,便朝著紫禁城的方向趕去,。
進了宮中之后,,陳聞并沒有急著去找朱元璋,反而是走向自己這個文淵閣大學士的辦公地點,!
想要說服朱元璋建立一個新機構,,用于專門發(fā)展科學技術,陳聞自然是要先做一番準備的,!
總不能連個規(guī)劃都沒有,,直接就找上門去要官和要地盤吧?
如果陳聞敢這么做,,就算是跟朱元璋的關系再怎么親近,,也避免不了一頓杖責的!
所以,,回到文淵閣當中,,陳聞開始著手磨起墨來。
在磨墨的過程中,,陳聞又產(chǎn)生了奇思妙想,,嫌棄寫毛筆字太過麻煩,想要弄個炭筆來方便自己隨手寫東西,!
不過他也清楚事情輕重緩急,,當下還是以說服朱元璋這個皇帝,建立新衙門才是正經(jīng)事,!
只好先將這個想法擱置,,等手上堆積的事情都安排清楚后,再去想著研究這方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