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災情
朱柏擺擺手說道:“朕打算要種植的農(nóng)作物,是朕派人下南洋尋回來的,非是大明之農(nóng)作物?!?p> “非是大明之農(nóng)作物?”
聽到了朱柏的這話,山西道御史王添更是不明所以然了,,他不知道這位新君天子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朱柏點點頭說道:“朕要種植的是一種叫做土豆的農(nóng)作物,,這種農(nóng)作物不管是在肥沃的土地或者是貧瘠的,,都可以成熟豐收,。”
“產(chǎn)量也是非常的高的,,而且生長的周期也不會需要多長時間的,,對如今的大明可以說是剛剛好?!?p> 此言一出口,,山西道御史王添就問道:“微臣請問陛下,這個叫土豆的農(nóng)作物,,畝產(chǎn)能有多少,?”
“約莫三千斤這樣?!?p> 朱柏沒有把話說得太滿了,。
其實土豆的產(chǎn)量何止于此啊。
但是聽到了朱柏說的這個數(shù)字了以后,,山西道御史王添還是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了,。
山西道御史王添現(xiàn)在一臉的震驚、不可置信的盯著朱柏看著,。
因為如今整個大明,,就算是江南的最富庶之地,和關中之地,,也不過是畝產(chǎn)三四百斤的糧食而已,。
可是新君朱柏卻說自己手上的那個名為土豆的農(nóng)作物,居然能有畝產(chǎn)三千斤,。
這是多少倍的數(shù)量啊,。
“陛下,可……可是,,真,,真的?”
山西道御史王添不敢相信的看著這位從登基開始,,就多次創(chuàng)造出奇跡的年輕天子,。
他真的不敢相信這世界上會有產(chǎn)量如此之高的農(nóng)作物。
這簡直都不能簡單地稱之為農(nóng)作物了,。
這完全就是上天的恩賜啊,,上天對整個大明和大明百姓們的恩賜啊。
朱柏把玩著手里的那個茶盞,,笑道:“王御史覺得朕會拿這種民生社稷之大事來跟你開玩笑嗎,?”
“還請王御史最好在大同中找出土地最肥沃的地方,現(xiàn)在朕手里的種子,也就能種五畝地而已,?!?p> 五畝地!
如果是畝產(chǎn)三千斤,!
一萬五千斤了,!
“是。微臣遵旨,!微臣現(xiàn)在馬上就去辦,。”
山西道御史王添告退了以后,,突然一下子就冷靜了下來,,心里也一下子開始猶豫了起來了。
因為在他的認知里這個世界上是不可能會有畝產(chǎn)三千斤的種子的,。
可是陛下卻說了有。
那他這次就能知道到底是如何的了,。
如果是真的,,那可就真的是造福于民了。
看著山西道御史王添離開的背影,,朱柏站了起來,,看著夜空中的皎皎明月。
之前,,他就是通過完成系統(tǒng)的簽到任務,,才得到了土豆的種子和土豆的種植方法。
這個事情自己本來想緩一緩再推廣進行,。
可是如今大明的蝗災災情,,已經(jīng)是刻不容緩了,誰知道之后還會有怎么樣大面積的災荒出現(xiàn),。
光靠大明現(xiàn)在的糧食產(chǎn)量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在平定了陳漢的余孽們以后,朱柏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種植土豆了,。
可是他現(xiàn)在手里的土豆到底也還是沒有多大,,想要一下子就開始在所有受災的地方去大面積的開始種植,明顯是不可能的,。
但是幸好土豆這個農(nóng)作物的生長周期不會太長的,,也就是兩三個月。
如果真的能找到最好的最肥沃的土地種植的話,,說不準兩個月就能收獲了,。
如此一來的話,五畝地起碼也能有一萬五千斤的土豆,。
到時候再把這些土豆大面積的種植開來,。
這樣的話就算是大面積的蝗災真的影響了百姓們的莊稼收成了,,也有土豆在,土豆可以讓百姓們能填飽了肚子,。
看著天邊的這清晰的朗月,,朱柏的心里現(xiàn)在卻是思緒萬千的。
他現(xiàn)在心里又如何能不明白,,現(xiàn)在山東的百姓們和山西的那些遭遇了蝗災的百姓們,,都在忍受著饑荒。
而他要做的,,就是盡快的把山西的這邊的那些糧草籌措出來,。
只有如此才能盡可能的減少山西山東這兩地受災的百姓的饑荒的問題。
………………
而現(xiàn)在,。
山東這邊這里,。
作為當今天子的欽差大臣,代天巡視的老臣凌漢,,現(xiàn)在的臉色卻非常的難看,。
凌漢看著如今跪著在自己面前的這幾位山東之內(nèi)手握重兵的駐軍將領。
不知道為什么,,本來的山東都指揮司都指揮使一職的空缺,,讓本來應該是山東都指揮司都指揮使主事主纜的軍事大權(quán),被分派給了四位手握實權(quán)的將領,。
可是現(xiàn)在很顯然,,這四個人都是一些酒囊飯袋之類的。
本來這里平時也沒有什么戰(zhàn)事的,,更不是邊關什么的,,所以他們都是仗著自己有家世,有錢,,就花錢走了一些關系,,買了一個官兒回來當。
而且官階都還不低,,都是手握實權(quán)的將軍,。
況且,天高皇帝遠的,,這里的事情平時都由幕僚為他們處理了,,他們這些當將軍的只需要坐著享福就是了。
可是他們今天都完了,。
“四位都是我大明之將軍,,吃的是國家和百姓的俸祿,應該為君分憂,為民請命,?!?p> 衙門的大堂內(nèi),欽差大臣凌漢,,頭戴烏紗帽,,身穿大紅色官炮,身邊還站著數(shù)名錦衣衛(wèi),,以及大雪龍騎軍的將士,,這些人都警惕的護衛(wèi)著凌漢的安全。
凌漢看著眼前的這四位將領,,眼神里都是怒火中燒的怒氣,。
他一路走來看到的都是山洞的那些受災的百姓民不聊生。
這哪里還是往日的熱鬧的,,有人間煙火氣息的山東道,。
這一路上百姓都被逼得賣兒賣女了,有的是成為了皮包肉的尸體,,還被分而食之,,有的還剩下一口氣的,都被災民們吃了,。
官道上,百姓們都餓的頭暈眼花了的,,幼子嗷嗷待哺,。
乞討聲,哀嚎聲,,哭聲,,叫苦連天。
可是,,對于這些百姓們的情況,,卻沒有任何的官員出來安撫。
好像這些百姓們的死活和他們毫無關系的,。
他們的心里也確實是這么認為的,,這蝗災,又怪不得他們,,他們又能如何呢,?
況且現(xiàn)在朝廷新君登基。
這位朝廷的新君,,可不是順位繼位的,,非嫡非長,名不正言不順,皇位不穩(wěn),。
哪有空管山西,。
所以他們也就理所當然的枉顧百姓們的疾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