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放山的講究
楊林聽劉夜這樣說,,心里倒是很驚訝,。
他作為參把頭五十年,,自然是對這些規(guī)矩倒背如流。
只是他沒想到,,劉夜看起來年紀(jì)輕輕,倒是對這些規(guī)矩諳熟于心,,竟然可以借規(guī)矩來讓自己答應(yīng),。
心里暗贊了一聲后生可畏,興許這小子真的有挖參的天賦,。
“這個月初九,,咱們一起上山尋棒槌!”楊林也答應(yīng)了下劉夜的入隊請求,。
放山人進山要選黃道吉日,,一般選在每月的初三、初六,、初九,、較為吉利。
定完了日子,,楊林坐在凳子上,,開始語重心長的對著劉夜說:“這上山采棒槌的規(guī)矩可多得很,我得給你慢慢講來,,免得你犯了忌諱,,觸怒了山神爺?!?p> 這棒槌便是挖參中關(guān)于人參的行話,,長白山區(qū)的人們把人參叫“棒槌”,把進深山老林尋找,、采挖山參稱為“放山”,。
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放山,。依不同季節(jié)稱為青草市、韭菜花市,、小夾扁兒市,、大夾扁兒市、青榔頭市、花公雞市,、掃帚頭市,、黃落傘市、紅榔頭市,,直到下枯霜為止,。
放山的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稱說。
按農(nóng)歷講:“四月入山,,謂之放芽草市,;五月進山,謂之放青草市,,六月尋山,,參花正開,謂之跑紅頭”是挖參的黃金季節(jié),,稱為放紅榔頭市,,或放紅頭子市,或放紅頭,、放紅朵子,。
六月份時時,參籽鮮紅,,果實成熟,,紅潤光潔,鮮艷奪目,,棒槌雀一早一晚鳴叫,,人參最易發(fā)現(xiàn)。
像劉夜他們此次進山,,就是趕著紅榔頭市上的山,,一般是最容易出貨的季節(jié)。
所謂紅榔頭,,是人參成熟時的一團紅籽兒,,俗稱人參果,又叫棒槌花,。
其實叫花并不是花,,真正的人參花,細小如粟,,雜以白色或青色,,這人參花秋后結(jié)子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紅自落,。
人參籽兒表皮為紅色,,如同雞腰子,,中有一根細莖,合起來像個小榔頭,,這才是紅榔頭,,在這草地里特別顯眼,,也是最好找到人參的時候,。
七月花落,謂之放韭菜花,。
白露以后,,霜花初落,人參葉枯黃,,大多數(shù)放山者下山了,。
而富有經(jīng)驗的人還可以挖一個時期,謂之放黃羅傘,。
“這放黃羅傘啊,,我年輕的時候還行,現(xiàn)在眼神不好嘍,!”
楊林頗有感慨,,他年輕的時候就是憑著自己的好眼神與經(jīng)驗豐富,在這長白山里挖出了不少大棒槌,。
“知道為什么我非得找一個人才能進山嗎,?”楊林叼著煙,看著劉夜,,想要考考他,。
“把頭,就憑您的技術(shù),,多帶一個生手也不會影響您的發(fā)揮吧,。”劉夜笑道,,他又何嘗不明白楊林話外的意思,,但是避而不答,反倒捧了楊林一句,。
“你小子,,還挺會拍馬屁的?!睏盍中αR道,,開始告訴起劉夜這人數(shù)的重要性。
這放山,,畢竟是上深山老林里去討生活,,非常危險,,總喜歡在一些細節(jié)上討一些吉利,也讓自己的隊伍心安,。
放山者的隊伍大多為三人,、五人、七人或九人以上,,忌二人,、四人。
f放山人格外喜歡單數(shù),,因為他們堅信“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即使在采人參的日子上,,也要選擇農(nóng)歷的單數(shù)日子,,進行上山,在人數(shù)上也盡可能的選擇單數(shù),,而且還講究“去單回雙”,。
放山人視人參為人,認(rèn)為人參也有其靈性,,回來加上人參成雙數(shù),,也暗示會豐收而歸。
像楊林這次放山的隊伍,,原本是五個人,,可是其中一個上次放山摔斷了腿,在家休養(yǎng),。
可是不放山采參,,若是錯過了這最好掙錢的“紅榔頭市”,接下來的時間,,再想挖參就難了,,其他四人總要糊口,這才被迫去市場里找些人手,,湊成這五人的隊伍,。
“把頭您放心,有什么累的重的都讓我來,,保證不影響你們挖棒槌,!”
劉夜趕緊向楊林表起了忠心,稱呼也親昵的變成了把頭,,儼然一副真正放山的模樣,。
楊林也被劉夜的話搞得笑了出來,原本還是因為人參郁悶的臉,,一下就展開了笑容,。
“你小子啊,,就是會說話!機靈得很,!討人喜歡,!”楊林笑罵道。
高興之下更是越說越起勁兒,,后來干脆給劉夜唱起了歌,,據(jù)楊林所講,這歌里也包含了大部分放山的禁忌與講究,,今天先給劉夜說個大概,,具體的細則,在山上遇見后,,就會給劉夜當(dāng)場講解。
這歌唱道:“長白老林棒槌多,,放山尋寶事先說:拉幫結(jié)伙耍單數(shù),,能不能去把頭奪;準(zhǔn)備快當(dāng)與花簍,,薄斧手鋸輕鐵鍋,;進山先要拜山神,豬頭牛羊三牲羅,;康熙御封孫良爺,,只坐樹墩不上桌?;⒆邖徸友蜃咂?,壞了規(guī)矩禍?zhǔn)露啵话糸厨B叫索撥棍,,鹿角竹簽把土撥,;抬出土精砍兆頭,下山還愿吃白饃,。神山圣水出仙草,,一兩黃金一兩貨;能消百病強體魄,,鶴發(fā)童顏百年活,。
看著楊林一把年紀(jì),還能跟唱貫口似的說這么一長串,,也是讓劉夜嘖嘖稱奇,,想不到這采參的講究,竟然如此之多,,有些唱句劉夜猛地一聽,,還真不知道其中的含義,。
唱畢之后,楊林也是累得不輕,,畢竟他也七十了,,身體肯定是不能跟年輕人比,歇了好一會才說道:“剛剛歌里所講的人數(shù)限制的規(guī)矩,,我已經(jīng)給你講過了,,上山還有一件大禁忌,你可千萬不要忘記了,?!?p> 看著楊林的一臉嚴(yán)肅,劉夜也收起了笑容,,趕緊坐正虛心請教,。
“這上山累了,歇息哪里都可以,,唯獨不能坐那樹樁子,!那是山神爺?shù)膶氉 睏盍忠荒樥J(rèn)真,,緩緩的叮囑道,。
“樹樁?”劉夜也是一臉不解,,這樹樁是砍伐完大樹的根部,,怎么就成了山神爺?shù)膶氉耍?p> 看著劉夜的一臉疑惑,楊林也不吝嗇,,悠悠的開口說道:
“這我們放山采棒槌,,全是依靠這山神爺?shù)谋幼o,而這山神爺,,也原來是人,,這樹樁子,就是跟他有關(guān)系,?!?p> 說完,便開始給劉夜講起了這山神爺?shù)墓适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