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寫道具
五子牛和吳啟都是文化人,,都主攻歷史劇方向。
尤其是五子牛,,基本上就是歷史專業(yè)戶,,現(xiàn)在因為孟德字畫的原因,跑來擔(dān)任這部劇實際上并不缺的監(jiān)制,。
“沒問題,,那就開始吧?!笨粗F(xiàn)在比五子牛還熱心的吳啟,,孟德點點頭,,接著拿起剛才已經(jīng)拿出的家伙事里的筆。
這一切轉(zhuǎn)的太快,,幸好五子牛即使回過神來,,直接喊停:“等等,老吳,,老曹,,別急啊?!闭f著,,捧出早已準(zhǔn)
備好的好幾個長盒。
“這是我準(zhǔn)備的筆,,都是朋友送的,,你用這個吧,順便挑一根,,就當(dāng)我們的回禮了,。”老牛熱情的同時還是個講究人,。
還有這好事,?
要知道,他的家伙事,,是從原身家里拿的,,一般用來寫年底春聯(lián)的,全套買的時候貌似不過幾十塊,。
這家伙,,能處。
心中想著,,孟德點點頭,,開始挑選,非常的專業(yè),。
嗯,,人家準(zhǔn)備的筆也很專業(yè)。
狼毫,、羊毫,、兼毫。
提筆,、斗筆,、屏筆。
長鋒,、中鋒,、短鋒,。
因為給劇組寫字,工作量非常大,,還有不同的字體和大小要求,,所以孟德沒必要只用一支筆死磕。
于是一番挑選后,,他還選了一根屬于自己的羊毫,。
他用的最多的是行草,而羊毫最能寫出那種飄逸感,。
這頓時讓五子牛忍不住眼角抽抽,,一臉的肉疼。
因為孟德挑了他最珍貴的那根羊毫湖筆——據(jù)送禮的人透露,,說是出自制筆大師之手,。
最后,孟德收起羊毫,,拿起一根狼兼毫,看向五子牛:“五導(dǎo),,既然筆都提供了,,紙墨估計也備好了,就不耽
誤了,,開始吧,。”
有機會看大家揮墨,,五子牛也不心疼了,,很快就把東西給準(zhǔn)備妥當(dāng)。
于是,,孟德按照導(dǎo)演吳啟的要求,,仿柳如是的筆跡,開始寫書法,。
又因為這是純道具,,價格卡死了的原因,所以一絲難度都沒有,,比喝水都簡單,。
只見孟德漫不經(jīng)心地提筆就寫,一氣呵成,。
雖然孟德都連半成力都沒用了,,但畢竟是仿人家的嘛,沒其神,,但其型還是不缺的,。
因此寫出的字還是讓人感到非常的賞心悅目,,起碼不是他們原來打算請的那些本地大師們可比的。
但最重要的孟德書寫時,,身上散發(fā)出的那股氣質(zhì)和韻味,,直接逼格拉滿。
不管有沒有文化的都能夠清晰并深深感受到,,并深深地道一句:臥槽,!
與此同時,還能一邊拿著劇本自己解讀起來,,主要是解讀柳如是和錢謙益這兩人,。
這個兩人是明朝人,孟德當(dāng)年歷史課時,,老師也是提過幾句這兩人,,不過沒詳細(xì)了解過。
但也是知道柳如是的死節(jié)和錢謙益那句出名的水太涼的,,所以這部電影才叫《柳如是》,。
同時通過劇本的解讀,孟德發(fā)現(xiàn),,吳啟在這部劇里頭,,多多少少還是美化了一下錢謙益的。
但也能理解,,不然的話,,這電影就沒法拍了。
一句話概括就是:淡化悲劇,,展現(xiàn)文化風(fēng)情,。
不然人長熟官方也不可能會大力支持了。
孟德寫的第一篇,,是柳如是的《河?xùn)|君仿古真跡》,。
真跡,據(jù)說現(xiàn)藏于米果弗利爾美術(shù)館,。
聽到這里時,,孟德眼中精光一閃而逝。
他想起了那神州沉淪的百年,,他本就是個憤青,。
實際上,若不是現(xiàn)在情況不允許,,得先想辦法賺停留時間的話,,他早就去歐美和小日子家一趟了。
幸好天龍世界那邊,,他早做好了規(guī)劃,,不管他還能不能回去,,那些白皮豬和小日子沒都難逃做苦力,榨干所有價值后,,再到滅族的命運,。
“好了,打完收工,?!币粋€來小時后,本來那些本地大師,,狀態(tài)一直不變,,都起碼得寫上一天的字,就被孟德寫完,。
“……嗯?。窟@么快???”又過了近半分鐘后,沉醉在孟德氣場里五子牛和吳啟兩人才回過神來,。
而后兩人便迫不及待地和真跡照片對比了起來,。
“好字!簡直是一模一樣……”
“師弟,,你還差了點啊。真是可惜了,,空有其形而無其神……老曹,,這……”
吳啟對書法的研究遠(yuǎn)比不上五子牛,人是真愛好,。
“貪心了啊,,我就收了十萬,且本來就是做道具的,,寫成這樣給你們,,你們已經(jīng)是賺大了好不好?!睂Υ?,孟德淡淡來了一句。
“唉……也對,?!币姶耍遄优V荒軣o奈地嘆了口氣,,但馬上又神色一變:“老曹,,我們那兩幅你應(yīng)該不會這么敷衍吧,?”
這話一落,旁邊的吳啟也是盯著孟德,。
“放心,,我這人一向是拿錢辦事,拿多少錢辦多少事,,更何況還是這種說好了的,。”孟德給了個安心丸,。
“那就好,。”五子牛松了口氣,,接著心思又活絡(luò)了起來,,手上還拿著一幅字:“對了,老曹,,這些字,,你不蓋個章么?”
雖然是仿的,,有形無神,,但這字也很不錯了,就是落款處空白如也,,缺了個印章,。
“那玩意,我原來的章不小心摔壞了,,加上我也不想靠這吃飯,,就一直沒再弄,想要我蓋章的話,,就送我塊好料和工具,,我自己刻?!泵系氯隽藗€謊,。
原身有屁的印章啊,毛筆字也一般,,更別說做畫了,。
倒是他在天龍世界的時候,上到穿到這里前尋到的,,之前失傳消失的和氏璧玉璽,,下到隨身小印章,大大小小的確也是有不少。
有自己刻的,,也有同時代頂級名家篆刻的,。
而印章,宋時文人墨客中流行的主要有三種,。
一種是必不可少的姓名印,。
姓名印,顧名思義,,即以印主的姓名入印,。
它是取信之物,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書畫藝術(shù)家,。
因為姓名印在他們的作品中是重要組成部分,一幅作品可以無款但不能少印,,無印則不能稱為完整作品,。
第二種是字號印。
字號是古代文人的癖好,,除了有一個正式姓名外,,還要給自己起幾個字、號或多個別號,,以示風(fēng)雅,。
字號印起源于唐,從宋開始流行,,至今不衰,。
如蘇軾有“東坡居士”印,趙孟頫有“松雪道人”印,,朱耷有“八大山人”印等,。
最后一種是鑒藏印。
鑒賞收藏印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唐太宗有“貞觀”,、玄宗有“開元”二字連珠印,,今天在唐代御藏書畫作品上即能見到,為鑒賞收藏印之起源,。
其后是南唐的“建業(yè)文房之印”,,宋太祖的“秘閣圖之印”,宋徽宗的“大觀”,、“政和”,、“宣和”印等。
文人藝術(shù)家有蘇軾的“趙郡蘇軾圖籍”印,米芾的“米氏審定真跡”印等,。
而到了元,、明、清的鑒藏印更是興盛,,不計其數(shù),。
其中玩的最溜的就是十全老狗乾隆了。
什么東西他都要蓋個戳,,妃子的屁古可能都不放過,,簡直就是災(zāi)難。
孟德最常用的私印是“天山隱世”,,最隱秘的私印則是“頂陽先生”,。
“沒為題,弄印的材料我?guī)湍阏?,晚上就能搞定給你送過來,!”聞言,五子牛大喜,,急忙說道,。
字畫這玩意,有印和沒印,,逼格上真的是有些不同的,。
五子牛已經(jīng)想好了,包括還沒影的那副高訂在內(nèi),,過后他都是要好好裝裱起來,,再掛到自家儲藏室里。
他就好這口,,好到了不務(wù)正業(yè)這種,。
他家的別墅里,專門有一個大房間,,掛滿了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