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7年至1137年,,大事頻發(fā)。
1127年,,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被俘,。
1127年,,靖康之恥:偽楚建立
1127年,李綱被貶:高宗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1128年,維揚之變:宋高宗葬送大好河山,。
1129年,,靖康之恥:建炎南渡
1129年,苗劉兵變:逃跑皇帝驚魂記,。
1130年,,黃天蕩大戰(zhàn):“廢物南宋”的逆襲之戰(zhàn)。
1131年,,呂秦之爭:宋高宗的“地域歧視”,。
1134年,吳階守蜀:決戰(zhàn)仙人關,。
1137年,宋高宗收回兵權:中興四將的困局,。
1137年,,劉光世“退休”:貫徹祖宗家法。
1137年,,趙張之爭:一山不容二虎,。
靖康之難,汴梁幾乎被洗劫一空,,金兵兵分兩路,,押解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及趙宋宗室親眷,,重臣及眷屬,,內侍,工匠,,娼妓,,一共一萬四千余人迤邐北上,趕赴萬里之外的金國上京會寧府(如今的黑龍江阿城),。
一路上,,徽、欽二帝與臣子同乘牛車,,蓬頭垢面,,風餐露宿,苦不堪言,。宗室女眷受盡金兵凌辱,,欽皇后朱氏不堪凌辱,,上吊自盡。由于金軍供給食物不足,,戰(zhàn)虜們體力不支,,病死的病死,餓死的餓死,,途中盡是死人與蠅蟲,。
不過卻留下了一個兒子南逃至應天府,趙構也曾作為人質入金營,,同時也是金軍撤軍的條件,,而在金營中趙構與金朝貴族一起射箭,竟然“三矢全中”,,金人看了,,懷疑他是“將矢子弟”,而不是生長在深宮的皇家子弟,,金人懷疑康王非真,,于是提出以肅王趙樞換康王趙構,所以康王趙構得以返回大宋,。
公元1127年,,金人不想放下中原的肥沃土地,但是兵力明顯因為連年的征戰(zhàn)不足,,所以便擁立了宋朝大臣張邦昌為帝,,轄制東京汴梁,國號大楚,,后世稱為“偽楚”,。
張昌邦軟弱無能,膽小怕事,,一路上唯唯諾諾,,小心謹慎,本來他是和趙構一起在外勤王的,,但是趙構的不畏懼換得他脫離金營,,因為張邦昌的“軟蛋”性格,金人認為他一無忠勇,,二無膽識,。這樣的人,簡直就是做傀儡的料,。因此,,完顏氏,也就是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才放心擁立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其實就是金人的一條狗,。
李綱,,字伯紀,號梁溪先生,,兩宋之際的抗金名將,,民族英雄。
當時趙構的南宋朝廷剛剛建立不久,,因為主張抗金,,被南宋主和派代表有:汪言伯、黃潛善攻擊,,被罷去丞相職務,,后來被貶謫到海南。李綱被貶后,,主和派在朝廷占上風,,南宋偏居一隅,導致中原淪陷,。
公元1127年,,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登基稱帝,是為宋高宗,;高宗對金人實施妥協(xié)求和政策,,面對金軍的進攻,高宗從應天府到了揚州,。
公元1128年,金太宗以南宋處死偽楚皇帝張邦昌為由,,南下侵宋,;金軍攻占開封后,以宋高宗所在的揚州為目標行軍,;宋軍不能抵擋,,宋高宗只要從揚州渡江逃到臨安。金軍占領揚州后在城內大肆屠殺,,造成空前的浩劫,。此后南宋失去中原大片領土,朝廷只能在江南茍且偷生,。
接著進人向南入侵,,受到了當時的南宋將領宗澤的抵抗,他多次打退金軍的進攻,,保住了開封城,。
但是宗澤始終只是一個老將而已,沒有朝廷的支持,,宗澤很難將戰(zhàn)爭維持下去,,雖然宗澤上書了二十四次《乞回鑒疏》,,呼吁高宗還都開封。
但是高宗在揚州貪圖享樂,,對宗澤的呼吁置若罔聞,,不久便憂憤成疾,病重去世,。失去了宗澤統(tǒng)領,,開封守軍被金軍逐個擊破。
之后金軍目標為揚州,,抓住在南方的宋高宗,,推翻未立足穩(wěn)定的南宋朝廷,確保不再有一個趙氏政權與他們?yōu)閿?,以便金人扶持傀儡政權?p> 各地捷報頻頻傳入朝廷,,而主和派的人將戰(zhàn)報扣下,不報給宋高宗,。他們則是選擇向金軍派出求和使者,,試圖讓金朝同意和談。
但是金人也只是假意和談,,實際上是為了俘虜宋高宗,,阻止宋高宗逃跑,當時淮河一帶守軍不知退還是不退,,使其一度特別低落,。
但是金軍一路南下,一路高歌猛進,,直逼揚州,,當時揚州一帶十萬宋軍被金軍大敗,正在后宮淫樂的高宗聽到消息衣服甚至都沒有穿好就被宦官的陪同下急忙騎上了馬,,來到瓜州渡口,,乘小船渡到了鎮(zhèn)江府。
公元1129年,,金國大將金兀術率領五千騎兵奔襲揚州,,宋高宗趙構攜建炎集團狼狽渡江,逃往了臨安,。
但是金人行軍很快,,直逼宋高宗,他于是披甲上馬,,要去作戰(zhàn),?不!是逃跑,一路狂奔到鎮(zhèn)江府,,據(jù)說當時太急了,,連龍袍和玉璽都丟在了地上。
金兀術窮追不舍,,宋高宗馬不停蹄,,像極了高中物理里的追及相遇問題,宋高宗一路南下,,經過鎮(zhèn)江,、建康、常州,、平江,、吳江,終于在同月十三號到達杭州,,甩掉了金兀術,。
公元1129年,南宋御營軍統(tǒng)制苗傅,、劉正彥在臨安發(fā)動兵變,,誅殺了宋高宗趙構身邊的寵信大臣王淵及其宦官康履,并逼迫趙構將皇位禪讓給太子趙旉,,史稱“苗劉兵變,。”
二人造反,,一是為了誅殺皇帝身邊的宦官,,二是為了北伐。
聽到北伐,,迎回徽,、欽二帝,北上一直是宋高宗的一塊心病,,迎回了父親和哥哥,這個皇位還輪的著他坐嗎,?
宋高宗不言,,苗劉二人說道:“陛下從金人的傀儡張昌邦手中接過印璽,您的帝位來路不正,,請陛下禪讓給太子,,并以前朝隆佑太后垂簾聽政。不如此,,我等不會撤兵,。”
次日,高宗禪讓皇位給自己的兒子趙旉,,由廢后孟氏垂簾聽政,,高宗自己被帶到城郊顯忠寺等候發(fā)落。
朱勝非被立為宰相,,但是朱勝非并沒有按照規(guī)矩來,,暗中通知張浚,張浚聯(lián)合張俊,、呂頤浩,、韓世忠起兵平反。
公元1130年,,宋將韓世忠率領八千宋軍,,截擊金軍將領金兀術,雙方在長江黃天蕩水域展開了一場大戰(zhàn),,史稱“黃天蕩之戰(zhàn),。”
韓世忠的軍隊訓練有素,,艦船堅固,,韓世忠乘坐一個巨大的戰(zhàn)艦居中指揮,鎮(zhèn)定自若,,金軍的船大多都是搶來的客船和商船,,被韓世忠的專業(yè)戰(zhàn)艦一撞便損壞,不堪一擊,。
金人不善水戰(zhàn),,地理不熟,裝備落后,,自然敗逃,,隨后進入黃天蕩,黃天蕩是死路,,讓宋軍直接圍困,。
金人和宋軍主將韓世忠談判,當韓世忠提出“復我疆土,,還我兩公,,放爾一條生路”時,便已經無法談了,。
最后金軍一晚上挖泥三十里才得以脫困,。
公元1131年,秦檜擔任宰相,,他在朝中任用親信,、培植朋黨,并與另一位宰相呂頤浩爭權;但由于秦檜始終未能在議和方面有進展,,高宗對他失去信任,,將他罷相,呂秦之爭以呂頤浩的勝利告終,。
公元1134年,,金朝開國名將金兀術率領十萬軍隊攻打仙人關,宋金爭奪入蜀關卡的戰(zhàn)斗再次爆發(fā),。
仙人關是關卡,,若是失守,便是整個蜀地都會變成金國的囊中之物,。
還可以夾擊宋軍,,致使南宋再次淪陷。
公元1135年,,趙鼎被宋高宗任命為左相,,張浚為右相,二人在朝堂上明爭暗斗,,黨同伐異,,最后高宗罷免趙鼎左相之職。
公元1137年,,張浚收回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的兵權,,但是也造成了兵變,劉光世的淮西部隊全部投入了金人在北方再次擁立的傀儡政權——偽齊,。
公元1137年到公元1142年間,,中興四將相繼被解除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