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好日子
“道家有三寶,,一曰印,,二曰鏡,三曰劍,,你可知為何,?”
說這句話的時候,,崇禎可以看出陳秋的態(tài)度是極其嚴(yán)肅和認(rèn)真的。
但他確實不知陳秋說這句話的意思何在,,只能搖頭,。
“由檢不知,請陳師明示,!”
既然自己不知,,那么態(tài)度一定要放低,,以一個學(xué)生求知的態(tài)度,去尋找陳秋如此鄭重其事的答案,。
“自古以來,,皇帝治國用黃老之術(shù),除此以外,,并無他法,。
文臣士大夫牧民以儒家之術(shù),武將勛貴領(lǐng)軍作戰(zhàn)以御外敵,,當(dāng)行之以兵家之律,。
但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不管是儒家之禮,,又或者是兵家之律,,皆以法為骨,稱之為規(guī)矩,。
無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國無規(guī)矩,,則天下亂矣,。
這便是法,法可立規(guī)矩,,但卻不能讓皇帝用以治國,。
但皇帝若真依法治國,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文臣武將不該殺,。
只要做事兒,就會有錯,,有錯就該殺,,那天下人都該殺完了。
所以皇帝不可完全以法治國,,但無法卻不可,。
所以便有了中正平衡,無為有為之道,,也就是黃老之術(shù)。
黃老之術(shù),,奉黃帝與老子為尊,,故稱黃老。
乃道家學(xué)說,。
其實也就是道家陰陽平衡之術(shù),,君存其神,。
何以存神,在權(quán),,在位,!
故道家第一寶便是印,印之一物,,代表的便是職責(zé)與權(quán)位,。
也就是一個好的皇帝,應(yīng)該將官員之權(quán)位,,職責(zé)與升遷牢牢掌握在手里,,這是皇帝的根本。
亦是剛才與你所說,,平民階層,,底層民眾之上升通道,朝廷這一潭死水不會變臭變爛的根本所在,。
高級官員,,權(quán)貴,久居高位必會對皇家造成威脅,,這是必然的,!
官員有用時,便用他,,若威脅到皇家權(quán)位,,該棄時也得棄。
所以一個官員到了一定地位或者作出某些錯事后,,便要尋他錯處,,將他以及他的家族以及地方勢力貶謫下去,或者連根拔起,。
讓低級別的官員有機會往上爬,,讓底層的民眾有機會往上爬,維持一個健康的朝廷,,這才是一個皇帝該做的事,。
以新人換舊人,以新血換舊血,,以新水換舊水,。
這個朝廷或者這個朝堂才不會變成死水一灘,才不會變爛發(fā)臭,。
但你又如何知道,,哪些高級官員做錯了事兒,殘民害民貪污造反,?
這就得說道家第二寶,,鏡,。
鏡為明鏡,為察,。
故一般的衙門上方皆有一牌匾,,上書明鏡高懸四字,便是取明鏡可察萬物之意,!
這鏡之寓意,,則是皇帝的耳目,消息來源,!
大明皇帝的消息來源,,除了底下朝臣武將的奏折以外,還必須要有錦衣衛(wèi)以及東西兩廠的密探消息,。
如若忽視了廠衛(wèi),,那么這個皇帝就只能是如瞎子,聾子一般接觸到的皆是大臣們想讓他看到的消息,。
到時候,,就如同傀儡一般,而你在位17年,,便是如此,!”
這話說的,崇禎臉上快掛不住,,但也只能是聽著不敢出言反駁,。
陳秋也不管他的臉色,自顧自的繼續(xù)說道,。
“從你打掉了魏忠賢,,卻不找人頂替他的功用,還主動遠(yuǎn)離了廠衛(wèi)開始,,就變成了聾子和瞎子,。
大臣們在朝堂上黨爭,誰輸了就會被你殺了,,你以為是自己想殺的人,,但其實不過是黨爭的結(jié)果。
如此十七年
國家滅亡只是順利成章的事,!
劍是何物,?
兵器也!
寓意為兵權(quán),。
故而為道家第三寶,。
沒有兵權(quán)在手的皇帝,連說句話都得考慮考慮是否會引起大臣們的反感,。
就如你,,怕不是不知道廠衛(wèi)是皇帝的耳目,但你不敢違逆把你推上皇帝位的大臣,。
只因你手中沒有軍權(quán),!
軍權(quán)皆掌控在朝臣手中,與皇帝其實關(guān)系并不大,!
這是當(dāng)初,,大明的某個皇帝將軍中考功職權(quán)放到文臣手中之結(jié)果!
軍中糧草,、軍餉以及升遷都掌握在文臣手中,,武將拿什么來支持皇帝?
所以皇帝不重要,,如若大臣們高興,,或者皇帝不聽話,弄死了換個更聽話的就行,!
這便是自古以來,,皇帝必學(xué)的帝王心術(shù)之一部!”
陳秋嘆了口氣:“其實,,道家自古以來,,都有著教導(dǎo)皇帝帝王術(shù)的責(zé)任。
所以傳說中,,當(dāng)然只是傳說:
每次天下大亂,,總有道人會出山,輔佐開國皇帝或者一些朝廷腐朽時,,可能會撥亂反正的皇子或者皇帝,。
傳授真正的帝王術(shù)后,天下太平了再回山,!
所以在傳說中,,道家文化是形而上,并不趨于平民,。
還有一個傳說,,大明皇帝最后一個得以道人傳授帝王術(shù)的皇帝為正德皇帝。
故而他的體魄驚人,,以及對朝臣警惕后弄出一些在別人看來的荒唐事,,也許也有點其他的解釋。
但自從正德皇帝離奇落水死后,,道門就被潑了臟水,。
用宮女天葵煉丹的嘉靖,泰昌紅丸案等,皆是為了讓道門的人無法再接近皇帝,。
當(dāng)然,,今日所說這些,你只是當(dāng)傳說聽聽便罷了,,不要放在心上,。
說這些,只是想讓你明白什么是黃老之術(shù)當(dāng)中所說的帝王根基,。
皇帝的根基在最底層的百姓,,在階層上升通道,在權(quán)位在升遷,,在兵權(quán),。
只要最底層的百姓認(rèn)同皇帝,皇帝也可以幫助底層的百姓吃飽穿暖不造反,,并且給他們一個上升通道,,可以將朝堂換水。
那么這個朝廷就可以健康的存在下去,!
但前提是皇帝必須將印,、鏡和劍都掌握在手里,缺一不可,!
這便是一個皇帝該學(xué)的帝王術(shù),!
至于細(xì)處,以后再慢慢教你,!”
崇禎還是有一點不明白,,如果這些都是真正的帝王術(shù),那么還是有疑問??!
“陳師,由檢還是有些不明白,,您所說的皇帝的根基在最底層的百姓,,與商君書所說的弱民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你又說讓底層的百姓有上升通道,,讓他們有改變命運的機會,,讓他們吃飽穿暖。
那他們上升了,,底層百姓吃飽穿暖了,,就不再是弱民了!
那根基不就損耗了嗎,?
不應(yīng)該是繼續(xù)讓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有了上升通道,百姓才會對皇帝感恩,?”
陳秋撇了他一眼:“你是不是虎,!
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收買人心的還輪得到你皇帝嗎,?
近水樓臺先得月,,肯定是以當(dāng)?shù)睾雷迨諗n的人心更多,,皇權(quán)不下鄉(xiāng),,聽說過沒?
吃不飽穿不暖怎么讀書,,不讀書,,不學(xué)兵法,不習(xí)練武藝,,你哪來的人才提拔起來換掉朝堂里的餿水,?
你提拔的是世家大族或者當(dāng)?shù)睾雷澹岚纹饋?,又跟現(xiàn)在的朝廷有什么兩樣嗎,?
不過是拆東墻,補西墻罷了,!
皇帝真正要做的,,是讓全國所有百姓都有地種,能吃得上飯,,孩童都有書讀,。
到那時人才多了,有的換了,,朝堂上那些尸位其上不辦事兒的官,,想換掉他們還難嗎?”
崇禎有點難以想象陳秋所描述出來的這個前景,,百姓仍然有地種,,有飯吃,孩童個個有書讀,,這是個什么概念,,他不相信會有這樣的國家能做到這一點。
再說了,。
“如果百姓都吃飽穿暖,,孩童都有書讀,他們還是基層百姓,,還是皇帝的根基嗎,?”
陳秋對這個朽木腦袋有點無語:“我有100兩銀子,,你有80兩,你兒子有50兩,,那邊那個站崗的士兵只有一兩銀子,,雖然一兩銀子也可以買許多米面,但你能說他不是我們當(dāng)中最窮的嗎,?
你非得把他弄成手里只有一兩文銅錢,,飯都吃不飽,那人家早就站起來反你了,。
你要記住,。
無論社會發(fā)展到什么階段,這個世界上始終是有當(dāng)權(quán)者和有錢人以及窮人,!
而窮人,,就是皇帝天生的根基。
而皇帝,,只需要做到讓這些窮人有機會過上好日子,。
就比如現(xiàn)在,要先讓這些百姓們活著,。
對于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會隨時都有可能死在清軍反撲中的老百姓而言,,能好好的活著,并保住田地和妻子兒女,,就是他們現(xiàn)在所期待的好日子,!”
陳秋招呼過一個士兵:“去周千戶那傳我的命令,在十萬丁里招修碉堡的,,告訴他們,,如果在5日內(nèi),按我的要求修起碉堡,。
我保證,,清軍反撲不回來,他們的田地妻子兒女,,不會被清軍屠殺,!
另外,參與修碉堡者在5日內(nèi)完成任務(wù)的,,還會有每日10斤糧食的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