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城中,,劉磐、黃忠尚不知其二人心思已然被董昭看破,正緊鑼密鼓準備夜襲之事,。
是夜,,三更,。
劉磐下令打開城門,,與黃忠一同悄然出城,身后五千士卒盡皆無聲,,一行人等小心翼翼潛伏至甘寧軍營前百米處,,遠遠瞧見營門處有兩只火把閃耀,門內(nèi)似有兩名門卒坐于地上,,全無半點動靜,,似已熟睡。
見此,,劉磐有些狐疑,,對黃忠低語道:
“我早便聽聞益州兵馬軍紀嚴明,而主將甘寧雖年歲不大,,亦曾經(jīng)歷不少戰(zhàn)事,。
如今身處戰(zhàn)陣之上,無士卒巡夜不提,,便是值夜之人亦這般疏懶?其怎會如此懈???”
黃忠亦對此困惑不解,,心中略有不安。
劉磐暗思:“或許是那甘寧年少得志,,又倚仗兵多,,以為我等不敢來攻,因此疏于防備,?”
眼見事已至此,,便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不容遲疑,。
劉磐無暇再多加權(quán)衡,輕喝一聲:“隨我殺敵,!”,,話落,領(lǐng)兵向前方大營奔去,。
百米之遠,,轉(zhuǎn)瞬即至。
劉磐,、黃忠二人身先士卒,,當先跨入營門,一人一個,,手起刀落,,將兩名門卒之首級砍落在地。
這時,,劉,、黃二人卻忽的停住腳步,神色大變,。
劉磐,、黃忠久經(jīng)沙場,不知斬殺過多少敵兵,,知曉人之脖頸極為堅硬,,斬首之事絕非輕易。
而方才二人長刀一落,,并未受力,,門卒之首級卻已然滾落,二人頓時便知不對,。
待定睛一瞧,,這兩名門卒分明是用稻草枯木填充,外罩盔甲,乃假人也,!
見此,,劉磐心知中計,面色瞬時漲紅,,大喝一聲:“速退回城中,!”
黃忠此時亦是大驚,與劉磐一同喝令士卒返身歸城,。
不過,,五千士卒不是小數(shù),又來勢未止,,乍聽此令,,前方之兵欲退,后方之卒仍在上前,,一時之間亂作一團,。
正在這時,只聽營中傳出一聲大笑:
“劉將軍,、黃將軍,,任你二人費盡心機,不過盡在公仁股掌之間而已,,我已在此恭候二位多時,!”
其后,便見甘寧從暗處走出,,藏身于營帳后之一萬士卒亦紛紛現(xiàn)身,,無數(shù)火把接連亮起,直照得軍營內(nèi)外恍如白晝,。
因有營帳,、營門相阻,不便用箭攻,,甘寧一聲令下:“殺,!”,一萬士卒聞聲蜂擁而出,,推倒營門,、柵欄,向攸縣兵馬撲去,。
攸縣士卒人少,,此刻又見中伏,皆心驚膽寒,。
此五千兵馬追隨劉磐,、黃忠多年,對二人甚是忠心,無奈忽逢險境,,難免有人恐慌而逃,,以致營前更加混亂,令眾士卒難以結(jié)陣迎敵,。
見如此局面,劉磐連聲下令,,竭力平復(fù)軍心,,卻收效甚微,索性領(lǐng)兵迎敵,,試圖挫敵之銳氣,,以振奮軍心。
而黃忠已是突入陣前,,手中長刀起落,,如疾風暴雨一般,連斬數(shù)名益州兵,,其勢之猛如虎,,叫人望之卻步,竟是憑一己之力,,令甘寧大軍來勢為之一滯,。
甘寧見此,頗為驚嘆,,登時技癢,,有心上前與黃忠比個高低,又知身為一軍主將,,此行身負重任,,不可肆意胡來。
于是,,甘寧強忍戰(zhàn)意,,叫士卒圍殺黃忠、劉磐,,自領(lǐng)兵尋敵軍薄弱之處,,先除其羽翼。
劉,、黃二人浴血奮戰(zhàn)不談,,甘寧大軍以有備對無備,又有兵力之優(yōu)勢,,不至兩刻,,便已勝券在握。
攸縣五千兵馬,逃者數(shù)百,,降者千余,,另有百余人仍自跟隨劉磐、黃忠死戰(zhàn),,余者盡死,。
劉磐、黃忠奮戰(zhàn)兩刻,,殺敵數(shù)十,,原本之兵刃早已卷裂,此時手中所執(zhí),,卻是自遍地尸身上拾取而來,。
金鐵尚且如此,何況人乎,?
二人已然力竭,,急喘不止,手臂微顫,,須發(fā)皆被汗水,、血水浸透,身上衣甲殘破,,遍是刀痕血漬,,仍毫無懼色,兀自拼殺,。
甘寧見此,,叫士卒退下,不再圍攻,。
劉磐,、黃忠并不追趕,拄刀而立,,趁機歇息,,以恢復(fù)些許體力。
甘寧上前幾步,,說道:
“劉,、黃二位將軍之勇,縱是為敵,,亦不免令我心生敬意,。
你我沙場相爭,乃是各為其主,,二位將軍拼死奮戰(zhàn),,有目共睹,,今既勝負已分,兩位將軍若是就此身死,,著實令人惋惜,。”
說罷,,見劉磐,、黃忠不答,甘寧又道:
“我主蔡司空曾與我說,,言道劉,、黃二位將軍乃良將,主公愛才,,甚是渴慕,若非尚須鎮(zhèn)守江陵,,不便輕離,,必會親來攸縣相邀,。
二位將軍既蒙主公看重,,不如投于主公麾下,來日你我并肩而戰(zhàn),,定有建功立業(yè)之時,。”
董昭方才大戰(zhàn)之時被甘寧安置于后軍處,,此時亦至陣前勸道:
“劉將軍為劉表從子,,乃漢室宗親。
前日蔡司空之檄文,,不知劉將軍可曾聽聞,?其中可有虛言乎?
劉表此等犯上悖逆之徒,,劉將軍若為其而死,,只恐天下之人非但不會稱贊將軍忠義,反會說將軍不知天理人倫,,視將軍為奸邪小人矣,。”
董昭之言,,直指人心,。
劉磐自是對檄文知之甚細。
往日其未曾細思,,近日得知檄文所言,,反復(fù)思量之下,,縱然劉表為其叔父,劉磐心中亦對劉表所為有不能認同之處,。
只是,,劉表畢竟是其叔父,哪怕如今已然聲名掃地,,其又怎能臨陣投敵,?
劉磐思及此處,頓時顯出稍許躊躇,。
董昭心思敏捷,,一見劉磐神情,便知其顧慮所在,,立時便道:
“蔡司空奉天子之命討伐不臣,,劉將軍若降于蔡司空,便是降于朝廷,,降于天子,,此乃大義,又何必遲疑,?”
劉磐聞言,,暗思:
“我等今日大敗,已是插翅難逃,,再戰(zhàn)下去,,不過枉送性命。
不如此時先降,,待我見到蔡子珪,,便請求去江州為天子效力,如此,,則既不必與叔父為敵,,又可保全性命,不至家小孤苦無依,,可謂兩全之策也,。”
既有決意,,劉磐棄掉手中兵刃,,說道:“我愿歸降?!?p> 見主將已降,,黃忠及百余士卒也不再頑抗。
甘寧大喜,,吩咐軍中將士收拾戰(zhàn)場,,自去將劉磐,、黃忠請入營中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