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最原始的辦法
韃子們終于感受到了那來自于身后,,騎兵的威脅和死亡的恐懼,。
還沒從峽谷中平復(fù)過來的韃子們,就又一次踏上了為了求生而奔逃的道路,,恐懼再一次占領(lǐng)了他們的內(nèi)心。
他們終于體會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
跑的慢的,,無一例外成為了明軍的刀下亡魂。
跑的快的也苦不堪言,,稍有不慎就會被腳下坎坷的石塊絆倒,,或是被后面旁邊拉扯的同伴拽倒。
面對著恐慌奔跑的人群,,和后面瘋狂追趕的騎兵,,倒下去,也就意味著再也不可能站的起來,。
人腿和馬腿,,不管是什么腿,踩踏在柔軟的身體上,,都會帶來致命的傷害,。
奔逃了一陣。
迎面正撞上了還在從峽谷中奔逃出來的韃子,,兩伙人在這并不寬敞的道路上,,竟然交匯擁堵在了一起。
受到騎兵追殺的韃子們哭爹喊娘的往后奔逃著,,而剛剛才從峽谷中逃離出來的韃子們還不知道前面發(fā)生了什么事,,仍在一股腦兒的往前沖,,兩邊的韃子們撞在了一起,互相擁擠著,,推搡著,。
他們雖然來自于兩個不同的方向。
但目的卻都只有一個,。
那就是,,逃命。
剛剛才從峽谷中逃出來的韃子,,看見早先跑出去的那些弟兄們,,此時竟然又一窩蜂的折了回來,跑的還比開始更快了,。
他們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為什么剛剛才從那個人間煉獄般的峽谷里逃出來,,這才一會兒的功夫,。
竟然就又要折返回去?
難道不知道那里有漫天的落石和滾木嗎,?
都瘋了嗎?
他們的心里齊齊的涌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要回去你們回去,,老子說什么也不回去了!
這里沒有狹路相逢勇者勝,,也沒有馬路靠右行走的交通規(guī)則,更不存在誰跟誰讓路的說法,。深深的恐懼感促使他們所有人都堵在了路中間,,互不相讓,。
峽谷中出來的韃子們急切的吼叫著:“回頭,!回頭!后面有石頭,,你們還回來做什么,,不要命了!”
而另一邊,,被追殺的韃子們聲嘶力竭,哭爹罵娘的辯解著:“他娘的,!拐回去!快拐回去,!后面有騎兵!騎兵?。 ?p> 咕嚕圖騎著馬,,被擠在人群中動彈不得,氣的破口大罵:“操他姥姥的,,都別擠了!都給我回去,!快回去!明軍的騎兵追來了,!先折回去,!”
一邊罵著,還一邊朝著擁擠的人群揮舞著馬鞭,,胡亂的抽打著,。
清晰的馬蹄聲,、喊殺聲,和慘叫聲,,從后面遠(yuǎn)遠(yuǎn)的傳了過來。
再加上首領(lǐng)的鞭笞和喊罵聲,兩邊的韃子們終于達成了一致的意見,。
那就是,先回去,。
峽谷中雖然有落石和滾木威脅,但終究還有凹進山體的地方可以躲避,,再不濟,,依靠著風(fēng)騷的走位,,躲避著落石,,說不定還能有活命的機會,。
可面對后面大肆砍殺的明軍騎兵,,那可是真真的,連一丁點兒生還的希望都沒有,。
那還猶豫什么。
先回去吧,。
能多活一會兒,,是一會兒,。
所有人又都一窩蜂的朝山谷里涌去。
……
追殺韃子的這隊騎兵,,正是埋伏的霍去病等人,他先前獨自前去峽谷盡頭去查看,,發(fā)現(xiàn)這里離峽谷出口處只有二三里地遠(yuǎn),又地勢開闊平整,,正是適合騎兵伏擊的好地方,因此就從帶來的三千名精銳當(dāng)中又挑選了五百名騎兵出來,。
倒不是他不想多帶,,而是軍中的戰(zhàn)馬一共就只有五六百匹,,又留了一百多匹給王大力,這次相當(dāng)于是把全部的老底都拿了上來,。
畢竟這群韃子足足有幾萬人之多,雖然看起來不像是精銳,,但勝在人多勢重,又加上中了埋伏瘋狂逃命之下,,他可沒指望靠那峽谷盡頭處的一堵石墻就能把這群韃子給堵上。
他只需要在韃子們奔逃出來放松警惕的時候露出獠牙,,讓它們害怕,,把它們像逃出了牢籠的牛羊一樣重新趕回到圈里就行。
從結(jié)果上來看,,這個震懾的效果很不錯,。
出奇的不錯。
沒想到這群逃出來的韃子們竟然是群廢物,,遇到騎兵一觸即潰,,他都還沒殺多少人呢,就輕而易舉的將它們趕了回去,。
霍去病倒是有些擔(dān)心,如果它們真的敢以命相搏,,自己這五百騎兵面對這幾萬人的沖擊,,那是肯定抵擋不住的,。
蘇全安勒緊韁繩,抹了一把臉上的鮮血,,一臉興奮說道:“將軍,韃子們被我們殺退了,,又縮回去了!”
霍去病點點頭,,朝韃子逃跑的方向看了看,“嗯,,看樣子,,這群韃子們受這兩次驚嚇,,短時間內(nèi)是嚇破了膽,不敢再出來了,,讓將士們把跑出山谷的戰(zhàn)馬收攏一下,,莫要讓它們走散了?!?p> 說話的功夫,,眼睛的余光里看到一個還沒有死透的韃子趴在地上茍延殘喘,,隨即一槍將他捅死,,拔出長槍面無表情道,“還有,,打掃一下戰(zhàn)場,,割下他們的辮子和耳朵充作軍功,,遇到受傷還沒死透的,,直接殺掉,別留一個活口,!韃子們的尸體,就聚攏起來一把火燒掉,,以免生了瘟疫,!”
“是,,將軍,!末將這就前去安排,!”蘇全安心中一凜,,忙抱了個拳,,隨即招呼眾人去收攏跑掉的戰(zhàn)馬,,打掃戰(zhàn)場。
用耳朵和辮子報送軍功,,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因為大明的軍功制,,采用的是“奇功-首功-次功”制度,,而記錄和監(jiān)督軍功到達哪個等級的,,正是隨軍的監(jiān)軍,。
而負(fù)責(zé)監(jiān)督和記錄軍功的王監(jiān)軍早在幾天前,就被霍去病給宰了,,這個時候沒準(zhǔn)早就過了奈何橋,,下了十八層地獄了。
但是將士們打了勝仗,,又不能白打,。
沒了王監(jiān)軍做記錄,又不能空口無憑,,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
最原始的辦法,那幾千年來,,也不外乎就那幾種東西,,人頭,耳朵,,頭皮乃至人體上一切能辨識的物件,。
人頭,太過于沉重又不易攜帶,,頭皮和肢體等其他物件那是蠻邦異族才會考慮,,一般也不怎么流行。
因此耳朵和辮子倒是剛剛好,,一個便于攜帶,,一個利于辨別,兩者結(jié)合又能證明殺的是韃子,,再加上又不占地方,,易于操作和運輸,因此他們一直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