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地水南音嗎,?
講真,,其實大家都不是什么音樂藝術家,,只是喜歡聽戲曲的愛好者罷了,,真要讓他們用傳統(tǒng)音律唱法腔調(diào)等專業(yè)知識去辨別,,那肯定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的,。
而且正如蘇白所言,,在座還真沒人聽過這首南音,,所以完全就是一點能夠?qū)φ?、對比的資料都沒有。
但是僅一句唱詞之后,,在場所有人紅著的眼眶里,,那瘋狂打轉(zhuǎn)的晶瑩淚水,已經(jīng)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檀板響,,南音唱,,喃喃自語,泣訴衷腸,,聞者寂,,境蒼涼,余音裊裊,,一曲難忘......
只一聽那仿佛直達心底的彈唱,,那種仿佛跨越時空般的久別重逢之感,那種難以言喻又讓人欲罷不能的銷魂之美,,不是地水南音,,又還能是什么?
用網(wǎng)絡的潮語來說,,體內(nèi)的DNA動了,,真真切切的動了,甚至是在沸騰與燃燒,!
“好......好?。 ?p> “南音一響,,天地蒼涼,!”
“輕撥低唱,曲中弦上話凄涼,,這就是......這就是地水南音最本真的味道啊,!”
“他,,他竟然真的會唱地水南音......”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為什么這么好的南音我以前從未聽過......”
活動中心里,,在一陣陣無法抑制的激動議論聲后,又緩緩的恢復了平靜,,因為蘇白的歌吟聲仍在持續(xù)不斷的飄蕩著,。
南音很慢,慢到有足夠多的時間給他們?nèi)シ磻?,去思考心頭的各種疑惑,,去平緩各種躁亂的心情。
而無論聽眾怎么反應,,蘇白都仿佛不受任何干擾一般,,一心三用,左手拍板,,右手彈箏,,口唱南音,。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涼天,。你睇斜陽對住雙飛燕,,我獨倚蓬窗思悄然。耳畔聽得秋聲桐葉落,,又只見平橋衰柳,,鎖住寒煙?!?p> 在外面越下越大的暴雨聲中,,他那哀婉多情的吟唱聲,渺小得就如同于狂風中飄蕩在大海的一葉扁舟,,仿佛但凡有一個浪頭打過來,,它就會被瞬間湮滅。
但是他彈的每一個音都那么從容不迫,,如珠之圓,,如玉佩之鏗鏘,唱的每一個字都那么徐疾有致,,情緒飽滿,,或哀婉或悲嘆,引人入勝,。
那一段段婉婉轉(zhuǎn)轉(zhuǎn)的粵韻曲調(diào),,一句句如訴如泣的文雅唱詞,就如同在聽眾的感官中形成了一道無形的屏障,,隔絕了現(xiàn)世所有的煩囂,。
讓人只感覺外面喧囂呱噪的暴雨狂風聲,都在他那喃喃自語的清音中瞬間消失了,,仿佛從來不存在一般,。
與此同時,所有人先前那狂亂的心神與思緒,,也很快就都被那悲涼深沉的唱腔牽引著,,迷醉在從那曲里流露而出的冷暖人生之中。
就連心情最為激動最為復雜的權伯,,雖仍有萬般疑問繞心頭,,但也很快的緩和平復了下來。
他看了一眼剛剛同樣完全失態(tài)陷入瘋魔的鄧伯,,現(xiàn)在已經(jīng)如癡如醉的抖起腿來了,,不禁自嘲一句:“想那么多做什么?現(xiàn)在就該像他那樣沒心沒肺的,有什么等先欣賞品味完小曲再說,?!?p> 可瞥見鄧伯手里正在錄音的手機后,他又不敢說人沒心沒肺了,,太機智了啊,,自己怎么就沒想到要趕緊錄音?
嗯,,那自己也不用錄了,,老鄧的手機更高級些......權伯心里想著,又將視線放回了蘇白身上,。
突然的,,他就又后知后覺的明白了先前的許多不經(jīng)意的小細節(jié)。
就比如剛才開唱前,,蘇白的刻意拖延,,現(xiàn)在看他那一心三用仍游刃有余的樣子,與其是說他自己要調(diào)整,,倒不如說他是讓自己這些聽眾先調(diào)整下情緒,,平和一下狀態(tài)。
因為南音真的很慢,,慢到可能你的眼淚還來不及流出,,就已經(jīng)干在眼眶里了,若是聽眾心情浮躁的話,,是沒辦法欣賞到其中之美的,。
甚至連蘇白帶戴墨鏡的舉動也是別有深意,絕非是他為了搞笑活躍氣氛才戴的,。
為什么南音的唱法分支流派那么多,,人們卻獨尊地水南音為南音正宗,仿佛只有失明人士唱的,,才能算是真正的南音那般,?
同樣也是因為南音的節(jié)奏緩慢,,伴奏的樂器單調(diào),,唱腔的韻味又獨特,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開眼人是唱不贏失明人的,。
開眼人在演唱時看到觀眾悶,心里就會慌,,慢慢就會催快,,一快就全變味了。
而失明人慢慢詠嘆,就能夠很好的將自己情緒透過南音表達出來,,平靜蒼涼,,心隨意動,令人回味無窮,。
權伯甚至敢打賭,,此刻蘇白墨鏡背后的那雙眼睛,那雙仿佛永遠平和無波瀾的眼睛,,此時此刻絕對是閉著的,!
諸多的小細節(jié),都說明了蘇白是真的很會啊,,并且是很用心的在唱,。
所以,即便權伯心頭里的疑惑仍有無限多,,但在眼下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
現(xiàn)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此時此刻,,哪怕錯過一個音,,一個字,他覺得都是對藝術的褻瀆,!
想至此,,權伯也緩緩的閉上了眼睛,跟著慢悠悠的節(jié)奏慢悠悠的抖起腳丫,,只傾聽著蘇白唱述的故事,,沉浸在那恍若隔世的獨特韻味之中,感受著那無窮無盡的驚艷,。
曲中的故事并不復雜,,說的是一個叫繆蓮仙的窮文人在青樓與一個叫麥秋娟的歌女相戀,后逢亂世,,他投筆從戎走上了戰(zhàn)場,,兩人從此天各一方,失了音訊,。
在秋天的客途中,,繆蓮仙感懷傷情,于是便以一曲哀怨的南音傾訴心懷,。
沒錯,,蘇白演唱的,就是地球世界里大家耳熟能詳?shù)哪弦糁酢屯厩锖蕖?p> 甚至說它是“南音之祖”都不為過的,,因為在蘇白熟知的地球世界里,,據(jù)說南音起初并無專名,,后來正是因這首《客途秋恨》流行于世,人們才始稱此調(diào)為“南音”,。
所以,,蘇白的心里根本就不虛,若這首都不算是南音的話,,那他就要重新評估一下這個世界了,。
當然,這只是半開玩笑的話,,拿地球的南音經(jīng)典作品到這里來說事,,顯然就是屬于“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有點耍流氓了,。
實際上蘇白之所以敢如此“狂妄”,,真正的底氣來自于,他已經(jīng)謹慎的通過原主的記憶,,粗略對比過了兩個世界的南音,。
看一下兩者常用的調(diào)式,都是正線,、反線和乙反線,,再看一下板式,慢板,、中板,、流水板。
最后,,不論是地水或戲臺南音都有個特點,,在唱詞與唱詞之間的某些位置,都會間以南音的典型過序音樂,。
所以只要再扒一下這里地水南音唱段常用的板面,,即唱段的前奏,比如常用的八板南音板面,,工尺譜那么一走:工尺上尺六工合......
誒嘿,,兩個世界都有一樣的,那不瞬間就清晰明了了么,,放心大膽的上就是了,。
這也是為什么剛剛古箏前奏一響,全場就跟炸了一樣,。
因為它就是這個味??!
雖然大家都沒聽過《客途秋恨》這個唱本,,但是指不定就在哪首曲子里聽過同樣的板面,,所以一下就被擊中了。
而蘇白的演唱,,也是最純粹的地水南音唱法,,且不帶一點刪減的,含有大量的“苦喉”,,因此特別的慢,,時間特別的長。
要是給不好這一口的年輕人唱,,他可能就直接張衛(wèi)健版走起來了,,快速念幾句“涼風有信秋月無邊巴拉巴拉加強健的臂彎”就完事收工,稍慢一點別人可能都跑了,。
但唱給戲迷老人聽,,那當然是越原汁原味越好嘛!
不用擔心“苦喉”過多過于拖沓,,這里沒人趕時間,,而且對于喜好南音的人來說,地水南音的美妙就是在苦喉中達到極致的,,低沉搖顫,,如泣如訴,妙不可言,。
若讓蘇白自己挑自己的毛病,,可能就是伴奏缺了一把椰胡吧。
如果能有一位樂師配合伴奏,,再加上那纏綿,、醇厚的椰胡樂聲,音樂效果肯定會更棒,。
不過這樣也不錯,,古箏和拍板,雖音樂豐富性稍差了些,,但同時也更顯寂寥悲秋的意境,。
而感受到大家的反應后,蘇白也徹底的放下了心來,,同時他的心底里,,更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歸屬感在悄然升起。
他的腦海中,,不由得就閃過了一位香江教授情深意切的文章,。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文化傳統(tǒng)就好比輕輕吹拂的微風,,好比天邊灑落的明月,,與我們的先祖、父母,,以至我們自身,,一同度過悠悠歲月。偶爾回首,,才醒覺其間的色相聲痕,,瀝瀝淅淅?!犊屯厩锖蕖?,大約兩百年前出現(xiàn)的一曲南音,憑借涼風秋月,,一直飄蕩到今日的香江,;盡管曲中的紅豆西風與大眾關懷的科技經(jīng)濟,似乎沒有半點關涉,,但其間的纏綿游絲卻時時在日照下閃映......”
這就文化血緣啊,,雖然時常潛隱在日新月異的聲光屏障之下,但卻又水流不息,,總能在不同的時代里隨時浮現(xiàn)于我們的意識世界中,。
所以,即便是從未聽過南音的人,,甚至是完全聽不懂粵語的人,,在第一次聽的時候也依然會被深深的感染,產(chǎn)生一種如沉睡的靈魂被喚醒般的神奇感覺,。
蘇白此刻的個人感觸就更深了,,突然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里,任你的心態(tài)再好,,那種與這個世界無關的孤獨感都是無法避免的,。
但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個世界里,,大家并非毫無關聯(lián),,最起碼體內(nèi)的文化血緣是一樣的。
也正是這種帶著烙印的審美,,才令自己這個來自異世界的陌生人,,在唱起來自異世界的陌生歌謠時,他們聽到,,也會被深深吸引,,似曾相識,似夢迷離,。
而他自己,,無形之中也多了一份心安,,無需再問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