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開倉,賑災(zāi),!
“多謝公公!”
孫含玉將項鏈小心的收到荷包之中,,隨后微福身子,,輕聲道謝,這可是她娘唯一一件飾品了,,是為了進(jìn)宮特意拿出來的,,若就是這么丟了,她真的不知道回去該怎么交代,。
“公……公,!”
聽到后面的二字,朱高熾嘴角微微抽了抽,,他那里像是個太監(jiān)了,。
“姑娘,我不是太監(jiān),?!?p> 他連忙解釋。
“可是宮中的男人都是太監(jiān)啊,,我爹告訴我的,。”
孫含玉揣著項鏈,,一臉單純,。
“算了!”
看著孫含玉單純的模樣,,朱高熾也懶得再解釋,,說出自己的身份,反而會讓場面變得尷尬,,說不定這還是一次美妙的誤會呢,。
“呀,,我的菜譜!”
找到了項鏈,,孫含玉心中松了一大截,,可懷中卻突然變得空落落的,伸手一摸,,卻發(fā)現(xiàn)自己好不容易從皇后娘娘那里討來的菜譜跌落到了水坑之中,。
明朝的造紙技術(shù)已經(jīng)非常成熟了,但其韌性仍舊不足以抵御水的侵蝕,,說話這會功夫,,菜譜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黑坨子。
“你這么喜歡做菜,?”
朱高熾有些好奇的問道,。
“哼,親手做好吃的東西,,然后看到家里人滿足的笑容,,不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嘛!”
孫含玉臉上滿是可惜的表情,,她找來一根木棍在水坑之中輕輕的攪動著,,似乎想要挽救一番。
“這可是宮中御廚的譜子啊,,里面可全是山珍海味,。”
“孫姑娘,,別著急,一份菜譜而已,,大不了,,我再去御膳房給你拿一份?!?p> 看著她可憐兮兮的樣子,,朱高熾撓了撓頭,有些歉意的說道,。
“那可說好了,,我家就住在城北,不過你在宮里做事,,應(yīng)該能查到我家的住址,,等等,你怎么知道我姓孫,?”
孫含玉放棄了對菜譜的營救,,轉(zhuǎn)過頭來,,狐疑的看著眼前這個男人。
“啊……是這樣,,我不是負(fù)責(zé)茶會的籌辦,,名單上有你的名字?!?p> 少女的逼問,,一下子就讓朱高熾手忙腳亂了起來,臨時編造的借口也顯得頗為蹩腳,。
“真的嘛,?茶會那么多姑娘,你都能記???”
“職責(zé)所在,職責(zé)所在,!”
朱高熾眼神亂晃著,,他還是第一次被一名女子逼迫到這般境地。
“行了,,看在你幫我弄菜譜的份上,,我也就不為難你了,我叫孫含玉,,從此以后,,我們就是朋友了?!?p> 孫含玉微微一笑,,露出了兩顆小虎牙。
“壞了,,壞了,,現(xiàn)在是什么時辰了?”
看到不遠(yuǎn)處的斜陽,,她頓時就慌亂了起來,,皇宮日落之后可是不允許出入的,自己再不離開,,恐怕今天就回不了家了,。
“改天有機會,咱們再見面吧,,我先走了,,總之謝謝你。”
一邊揮手說著,,少女就朝著遠(yuǎn)處的宮門而去,。
朱高熾剛想要伸手阻攔,那個活潑的影子就消失在了墻角,,他無奈的搖了搖頭,,一想到書房中還有一篇沒有完成的文章,心中就泛起一陣苦澀,。
“秦皇,,這次咱要寫你秦國的文章,給點建議唄,,怎么寫,,才能讓父子覺得合適?!?p> “這還不簡單,,有了你腦海中的記憶,我的思路倒也開闊了不少,,我來說,,你來寫……”
一提起這個,秦始皇突然就來了興趣,,朱高熾樂顛顛的回到書房中,,不到一個時辰就將這篇文章給趕了出來,果然,,讓當(dāng)事人反省過往,,才是最為深刻的。
時間很快就來到第二天,,早早完成了任務(wù),,朱高熾的心情很好,哼著小曲,,向御書房走了過去,。
朱元璋還沒有來,他索性就坐在了龍椅之上,,捧起桌子上的奏折就看了起來。
隨著他處理政務(wù)能力的增長,,朱元璋特許給他批閱奏折的能力,,御書房中,擺著兩只朱筆,,一大一小,,若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朱高熾可以直接將想法給傳達(dá)下去,。
當(dāng)然,,和軍國大事有關(guān)的折子,,朱元璋還是會多看一遍,畢竟自己的孫兒經(jīng)驗還不是很多,,而且,,當(dāng)皇帝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的學(xué)習(xí),,才能對不同的情況,,作出最合適的判斷。
不過,,朱高熾的很多想法雖不切實際,,但也給了老爺子不少啟示,隱約之中,,爺孫二人能感覺到,,大明正爆發(fā)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生機。
隨著不斷接觸奏折,,深入了解這個時代的特征,,朱高熾的一些觀念正在悄然發(fā)生著改變,他逐漸明白,,只有適合時代和歷史發(fā)展潮流的,,能造福百姓的,才是積極的力量,。
朝廷之中的大臣,,雖大多都信奉儒家思想,言語迂腐,,可他們對大明卻有著獨到的理解,,這恰巧是朱高熾所不能體會到的。
或許只有認(rèn)真考慮臣子們的想法,,才能作出真正合適大明的決策,。
一遍想著,朱高熾的目光落到了眼前的折子上,。
“山東青州,,屢遭蒙古人劫掠,守軍馳援不及,,導(dǎo)致秋收糧食損失近半,,許多百姓無力負(fù)擔(dān)稅務(wù),今年收成雖好,,但依舊是貶低哀嚎,,臣山東布政使司懇求陛下開恩,免去山東稅賦,安養(yǎng)民生,?!?p> 讀完了折子,朱高熾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
明朝疆域遼闊,,資源豐富,自然是受到了外族的嫉妒,,而蒙古人鬧事一直都不是什么稀奇事情,,既然出了問題,就得想辦法解決,。
略微思考了一下,,他提筆在折子上批道。
“準(zhǔn)允免稅,,同時增派兵力,,鎮(zhèn)守城鎮(zhèn),為了避免防御孔雀,,特命各縣鎮(zhèn)知府組織訓(xùn)練民兵,,以防止外族入侵,對于受災(zāi)嚴(yán)重的地方,,官府需出面安撫民眾,,倘若必要,可以開倉,,賑災(zāi),!”
寫道這里,朱高熾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另起一行,。
“切記,受災(zāi)情況如實報告中央,,切不可為了獲得朝廷援助,,而謊報情況,一旦查明屬實,,嚴(yán)懲不貸,,糧食損失事小,但百姓離心事大,,一定要認(rèn)真對待此事,,斷然不可馬虎!”
“如今,,春耕即將來臨,百姓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安定下來,這事關(guān)國運,,爾等一定要小心,,蒙古人肯定會借此機會,前來搗亂,,盡快組織力量防御,,朝廷也會給予一定的幫助?!?p> 看著這片密密麻麻的紅字,,朱高熾心里也有些自豪,隨即取來一張空白的紙,,開始謀劃朝廷的動向,。
地方政府受災(zāi),光他們組織力量反抗還不夠,,歸根到底,,這件事源自于蒙古人作亂,所以,,大明也有必要積攢力量,,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將北方的蒙古徹底趕回老巢,。
只不過,,對于這一件事,他心中有很多想法,,天災(zāi)正是考驗地方政府能力的最好機會,,就看山東這一次表現(xiàn)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