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鋪路搭橋
朝會這種場合,張鶴齡是不會去湊熱鬧的,。
尤其是今日,,名為朝會,,實為捐錢盛宴。
此刻的張鶴齡,,正優(yōu)哉游哉地窩在院中,,打理著自己的紅薯。
看著紅薯長勢良好,,張鶴齡極是滿意,。
哼著小曲,挪步躺椅邊,,他一屁股靠了上去,架起二郎腿來,。
春光日暖,,曬曬太陽多舒坦。
“也不知道今日朝會,,會是什么樣的景況?。 ?p> 為了避嫌,,也為了鼓動朝臣們踴躍捐款,,張鶴齡悄無聲息地將自己捐獻的大部分銀子,掛到了弘治皇帝名頭上,。
這樣做的好處,,一能討好弘治皇帝,給他漲了臉面,,二來,,也能促使修路計劃順勢施行。
這牽頭之人是誰,,尤為重要,。
若是他張鶴齡牽頭,朝臣們只會將此事認定為他張鶴齡的陰謀,,反而抗拒捐錢,。
但弘治皇帝來牽這個頭,就不一樣了,。
人家名聲好,,底牌硬,最適合做這大善人,,鼓動朝臣們捐錢,。
這樣一來,即便朝臣們看出此事有他張鶴齡幕后策劃,,也會看在弘治皇帝的面子上,,不予計較,。
如此,官道方能順利修建,。
對張鶴齡來說,,順利擴建官道,具有極大意義,,這意味著他的西山集鎮(zhèn),,能成為通瞿要塞,日后定會有長久發(fā)展,。
“嗯,,看樣子,還得多收些土地,,最好將西山腳下的所有土地,,全給盤下來!”
看清西面的發(fā)展形勢,,張鶴齡很快又動起了買地的心思,。
日后那西山集鎮(zhèn)日漸繁盛,周邊的土地價格,,怕要水漲船高了,。
……
朝會之上,捐獻者甚為踴躍,,只一個早上的功夫,,就已籌措了十多萬兩銀子。
再加上弘治皇帝拿出的那十萬兩,,已有二十來萬修路資金,,距離所需銀兩,已差得不多了,。
然而,,這剩下的錢也無需弘治皇帝再費心思。
朝臣們捐過了,,不還有那些權貴么,?
畢竟那些權貴們,平日里是不參與例常朝會的,,他們怕還沒收到消息,。
只待這消息一傳出去,權貴們也要開始行動了,。
這些權貴都有祖上蔭蔽,,手頭比朝臣們還要闊綽些。
而且,,也不必擔心他們不捐,。
皇帝捐了,,朝臣們也捐了,權貴們豈會不捐,?
日后那路碑上刻名留字的時候,,可就沒你們的分了!
京師權貴不少,,可要比起家底,,那周家兄弟,慶云伯周壽和長寧伯周彧,,自是能排得上號的,。
慶云伯府里,周家二老中的長兄周壽,,正看著手中輿圖暗自搖頭,。
他目光所及,正是自京師向西山的那條官道,。
“兄長,兄長,!”
這時候,,門外竄進來個高瘦老者,他雖年紀不小,,腿腳倒很利索,,蹬蹬蹬幾步便沖了進來。
此人,,自然是長寧伯周彧,。
他兄弟二人,也算是張鶴齡的老對手了,。
只可惜,,數(shù)次交鋒都被張鶴齡壓了一頭,又遭弘治皇帝提點,,這兩兄弟,,是再不敢主動挑事了。
長寧伯生得陰戾瘦削,,面相刁吝,,他平素極少露笑。
但此時此刻,,周彧卻是滿面含春,,怡然闊步:“兄長,你捐了多少,?”
“捐多少,?”
看到自家兄弟這副興奮姿態(tài),,慶云伯周壽,卻是眉頭一皺,,現(xiàn)出怒意來,。
周壽將那張微胖的臉繃得緊實,怒目望向周彧:“你可別告訴為兄,,你已經(jīng)捐出錢財,,去修那條西山官道了……”
“對啊,!”
周彧興奮地點頭:“聽聞陛下牽頭,,百官響應,籌了不少銀子哩,!”
“大家伙都捐了,,咱自然也要隨大流的?!?p> 這周彧又湊了上前,,瞪起眼來,煞有介事道:“聽說啊,,捐錢較多者,,便能上那路碑,千載留名哩,!”
他又搓著手,,望著周壽嬉笑道:“這等好事,兄長你不參與,?”
“哼,,好事!”
周壽卻已將牙關咬緊,,恨鐵不成鋼地罵了句:“你竟還當它是好事,!”
他這般震怒表情,,再傻的人也能看出來,他對那修路之事極為不滿,。
“怎么了,,兄長?”周彧好奇道,。
周壽恨聲道:“你難道忘了西山腳下的那塊地了?”
“西山腳下,?”
周彧迷茫地望著周壽,,過得片刻,他才猛地一驚:“兄長是說,,咱們賣出去的那塊……”
“不錯,!”
周壽恨恨點頭:“當初太子殿下說是替人周轉買地,,最終那塊地,卻是不知怎么落到張鶴齡的手中,?!?p> 周彧又道:“那……那與這修路有何關聯(lián)?”
周壽搖了搖頭,,似是對他這弟弟有些嫌棄,。
隨手將桌上輿圖拋了過去,周壽罵道:“依陛下的意思,,是要在那西山腳下新建兩段官道,聯(lián)通南北,。這道路一旦修成,,西山腳下那塊地,怕是要升值了……”
他一面咬牙,,一面機械地搖著頭,,似是對現(xiàn)狀極是不滿:“聽聞那張鶴齡,在那里建了集市工坊,,日后那道路一疏通,,他那些工坊集市,怕更要成香饃饃了,?!?p> 聽到這里,,那周彧方才明白過來,他將手中輿圖攥了一攥,,恨聲罵道:“竟沒想到,,百官齊力籌錢,竟是為他張鶴齡鋪路搭橋,!”
周壽仍在機械地搖頭:“恐怕此事,,與張鶴齡脫不了干系,說不準正是他幕后獻計,,鼓動皇帝修路的?!?p> 他長嘆口氣,,又抬眸望向周彧:“你捐了多少?”
“我……”
周彧身子一顫,,臉色慘白:“三……三千兩……”
周壽已咬牙道:“你這三千兩,,可要算在那姓張的頭上了?!?p> 他這意思,,周彧是做了個冤大頭,活生生被張鶴齡被騙去了三千兩銀子,。
“砰,!”
那周彧已氣得面紅耳赤,他猛地一拍桌案,,轉身便朝門外去:“我……我這就將那錢給拿回來,!”
“慢!”周壽一聲厲喝,,勸住了他,,“捐出去的錢,還想拿回來,?你還嫌咱們這臉丟得不夠么,?”
周彧氣憤道:“那……那怎么辦?要不……要不我將這事傳揚出去,,讓百官們都瞧一瞧,,那張鶴齡何等狡詐?”
“沒用的……”
周壽嘆了口氣:“朝中不乏精明之人,,你以為那謝公,、劉公、李公等人,能看不出此事背后有張鶴齡的影子,?”
“這……”周彧一愣,,隨即疑惑道,“可幾位閣老也捐了銀子啊,,而且還捐得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