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您買魚嗎,?
李金梅一臉嚴肅地望著弟弟:“不許去,,小心被當成資本主義尾巴給割了!”
她可不希望弟弟的身上,,再沾上污點。
因為家里成分不好,,父親當年也被迫害,,李金梅是徹底被嚇怕了。
“姐,,沒事,,現在時代不同了?!崩钚l(wèi)國嘴里勸慰著,。
李金梅立刻豎起眉毛:“你忘了咱爸是怎么……”
她很快就說不下去了,大滴大滴的眼淚從眼角滾落,。
“姐,。”李小梅被嚇到了,,連忙扔掉懷里的大魚,,扯著大姐的衣角,也眼淚八叉的,。
李衛(wèi)國也瞧著心疼,不過為了這個家,,他必須邁出這一步,。
他走到李金梅身前,抬起袖子,,輕輕擦拭一下大姐的眼角:
“姐,,我昨天在隊長叔家里聽廣播,新聞里說,,上面的政策變了,,開始鼓勵農民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多搞副業(yè),,以后買賣東西,,可以正大光明了!”
“真的,?”李金梅的大眼睛也是一亮,,很快就有了決定,“那姐去公社先試試,?!?p> “這么多魚,姐你怎么運到公社去,,要是死了,,大熱天的,,肯定沒人買?!崩钚l(wèi)國剛才的話,,也是為了安慰大姐。
這倒也不是胡說八道,,在他的記憶中,,好像就是在今年,確實放開了農村養(yǎng)殖方面的政策,,但是具體是什么時間,,他就記不清了。
李金梅還有些猶豫,,她不太放心弟弟一個人去,。
“我公社有同學,找他們幫幫忙,,大姐你就放心吧,。”李衛(wèi)國好說歹說,,才算是說通了大姐,。
不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咋把這些魚運到公社啊,?
他們家距離公社二十多里路呢,,再用麻袋挑著去,魚離開水,,非得臭了不可,。
生產隊里倒是有大馬車,拉上抗旱的大水罐,,倒是可以運到公社,,不過那樣的話,動靜有點大,,而且李衛(wèi)國也沒那么大的面子,,能把大馬車借出來。
李衛(wèi)國正想招呢,,卻見大姐拉了個推車子回來,,推車子上面也有個小型的水罐,是用大油桶改裝的,,上面有個四方的漏斗,,能往里灌水。
李金梅擦擦腦門上的汗珠:“老三,,我把大拿叔家的推車子借來了,,可小心點,,別弄壞嘍?!?p> 這年頭的東西都金貴著呢,,而且物資匱乏,就像他們大饅頭屯,,只有隊長家里,,有一輛自行車。
這種笨重的推車子,,也就前院的王大拿家里有這么一輛,,兩家關系不錯,才能借出來,。
李衛(wèi)國大喜,,連忙把推車子的車把,擔在柵子上,,然后就往水罐里面加水,,填了半下子水,再往里倒騰魚,。
水罐還是有點小,,裝了十幾條之后,就快要塞滿了,,李衛(wèi)國又把兩只甲魚也塞進去,,這才罷手。
等他忙活完了,,小妹已經在招呼他吃飯。
早飯是貼的玉米面大餅子,,還有莧菜什么的打了水焯,,然后蘸醬吃。
這個不僅僅是豬食菜,,人也照樣吃,。
“姐,晚上再燉條魚吧,?”李衛(wèi)國覺得這日子過得實在清苦,。
李金梅望望弟弟,又瞧瞧小妹,,這才點點頭,。
雖然守著水邊,但是平時還真不怎么吃魚,,李衛(wèi)國以前弄回來的小魚小蝦啥的,,多數都喂雞了,。
原因很簡單:臭魚爛蝦,送飯的冤家,。
糧食本來就不咋夠吃呢,,而且魚蝦之類,還比較費油費佐料,。
李衛(wèi)國撂下飯碗,,就拉著推車子出門,身后傳來大姐的叮囑:“早去早回,?!?p> “三哥,要不我?guī)湍憷嚢??”李小梅從后面追上來,,小臉滿是期待。
李衛(wèi)國回身摸摸小家伙的羊角辮:“你就在家等哥勝利的消息吧,!”
李小梅咧嘴直樂,,露出大大的豁牙子。
李衛(wèi)國頓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拉起推車子,,健步如飛,踏上征程,。
從大饅頭屯到向前公社,,十多里路,干勁十足的李衛(wèi)國可謂是胸中有紅日,,腳下舞東風,,沒用上倆小時就到了。
至于水罐里面的那些魚,,還都活得好好的,。
一路上,他隔三差五的,,就把手伸進水罐里攪動一會,,那些魚就會重新恢復活力。
走進公社所在地,,李衛(wèi)國的目光掃過街道兩旁,,眼前的景物就像是一張老照片,和塵封的記憶漸漸重合:
向前公社不算太大,,道路兩旁,,分布著公社的一些主要部門:最熱鬧的是供銷社,寫著發(fā)展經濟,,保障供給,。
然后是郵電局,、收購站、衛(wèi)生院,、農機站,、糧庫、鐵匠爐之類,。
還有公社大院,,圍著一圈磚墻,墻上用白灰刷著一些標語,,最醒目的是“農業(yè)學大寨”以及“人民公社好”,。
滿滿都是回憶啊,就像鐵匠爐這邊,,還負責給馬掛掌,,李衛(wèi)國小時候還在這撿過馬掌釘。
撿一個舊馬掌釘都能樂上好一陣子,,那時候的快樂,,就是這么簡單。
李衛(wèi)國也留了個心眼,,沒敢直接推車去賣魚,,現在情況不明,萬一叫人都沒收的話,,他就白忙活了,。
于是他先拉車到了糧庫的家屬房,來到初中同學孫紅軍家,。
孫紅軍上班沒在家,,他母親也認識李衛(wèi)國。
先給人家送了一條大魚,,李衛(wèi)國把車子寄存在這,。
然后李衛(wèi)國才借了個瓷盆,端著兩條魚,,直奔供銷社門口,這里最熱鬧,。
這年頭,,賣點東西可不敢大聲嚷嚷,李衛(wèi)國站在路邊,,就跟做賊似的,。
看到有穿著的確良半截袖或者穿皮涼鞋的,李衛(wèi)國就湊上去,,壓低聲音問一句:“您買魚嗎,?”
這感覺有點操蛋,,就好像火車站里有人問你:要盤嗎?
“這魚瞧著挺新鮮,,咋賣的,?”
問到一位中年婦女的時候,終于有了點反應,,婦女指著盆里一條大鰲花問道,。
鰲花是三花五羅之首,魚肉白嫩,,是名貴魚種,。
李衛(wèi)國打量一下對方,穿得挺板正,,一瞧就不是一般人,,估計是公社干部家屬,或者是哪個單位的職工,。
他咧嘴一笑:“阿姨,,您好眼力,這是我自己打上來的鰲花魚,,學名叫鱖魚,,就是桃花流水鱖魚肥的那個鱖魚,一瞧您就是有文化的人,,知道這魚的來歷,,我這也沒秤,這條魚足有五六斤,,您給一塊五怎么樣,?”
那中年婦女都被他給說樂了:“小伙子有點見識,一塊錢吧,,我就要了,。”
李衛(wèi)國又跟著磨了幾句,,最后講到一塊一,。
中年婦女從錢包里面拿出來兩張水壩五角,外加兩個五分硬幣,,李衛(wèi)國看到人家錢包里還有好幾張糧票,,就遞回去五角,要了點糧票,。
做成第一筆生意,,李衛(wèi)國也不由得信心大增,剛要繼續(xù)努力,就覺得胳膊被人從后面拽住,,同時還伴著一聲大喝:“看你小子往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