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應(yīng)該是要講陵墓的,,可卻說了好多題外話,。
無憂一時有點拉不回來,。
實在是她真的太厭惡裹腳了,。
她記得小時候跟著媽媽去山上一處親戚家玩,,當(dāng)時那家還有一位年近百歲的老人,,那位老人就裹著一雙小腳,。
無憂怎么都忘不了老人走路的時候一步一挪的樣子,。
而且因為裹腳,,她買不到合適的鞋子,,那么大年紀(jì)了還得自己做鞋穿。
當(dāng)時老人身體還好,,頭腦很清晰,,而且眼不花耳不聾。
她是一位很和善的老奶奶,,極喜愛小孩,,看到無憂的時候,,還拿出好多吃的給無憂,一個勁的讓她吃,。
無憂年紀(jì)小,,也不害羞,人家給她就拿著,。
她一邊吃零食,,一邊好奇的看著老奶奶的小腳問:“您的腳怎么比我的還小呢?”
當(dāng)時老奶奶是怎么回答的呢,?
老人淡淡的笑著:“因為我歲數(shù)大啊,,沒趕上放腳的好時候?!?p> 無憂就很不理解,。
正好她媽媽和那家的嬸嬸有話要談,無憂就坐在老奶奶身邊聊天,。
“什么是放腳,?”
老奶奶臉上帶著笑,但眼底深處有著深深的痛楚:“就是不再裹小腳了呀,,我沒趕上,,腳就成了這樣?!?p> 無憂好奇的看著:“您的腳不痛嗎,?”
她就想著這么小的腳怎么走路呢?走路的時候不會痛嗎,?
“痛啊,,怎么能不痛?!崩夏棠堂嗣o憂的頭,,看著無憂的時候,滿臉的慈愛喜歡:“現(xiàn)在年紀(jì)大了,,也都習(xí)慣了,,年輕那會兒啊,痛的都受不了,,尤其是夏天的時候,,更是難耐,實在沒辦法,,就找那種帶著涼意的大青石壓在腳上,,還能感覺好一點。”
可是腳上壓著青石板難道就好受了,?
無憂很不理解,,她覺得那樣會更痛。
一直到后來長大了,,她才能夠明白那樣做實在是被逼的沒辦法了,,只能另一種痛去做轉(zhuǎn)移。
后來老人去世,,無憂再也沒看到過裹小腳的人,。
但是老人那雙小腳給她留下了太過深刻的印象。
她一直到現(xiàn)在,,還能記起老人眼神中的悲痛與蒼涼。
也因為這個,,她控制不住跑了題,。
講完了裹腳的危害,無憂平靜了一會兒才接著繼續(xù)聊,。
“剛才有點跑題,,咱們拉回正題接著談,之前講了明神宗的定陵,,然后引申出了商朝婦好的陵墓,,講到婦好,就有點忍不住講到明時裹小腳的事情,,嗯,,大致也還沒跑出明朝的框架,現(xiàn)在咱們繼續(xù)聊一聊明朝那些帝陵,?!?p> “前邊講了明朝開局一個碗,結(jié)局一根繩,,也說了歷朝歷代得國之正莫過于明,,明太祖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一統(tǒng)天下,,定都南京,,他死后葬于南京紫禁山南麓,為明孝陵,,是唯一葬在南京的明帝陵,。”
明朝
朱元璋聽到這句話眼睛瞪的老大,。
這是什么意思,?
敢情只有他葬在了南京,那他之后的兒孫們呢?都葬在了哪里,?
難道說,,明朝也和秦朝一樣二世而亡?
這不可能啊,,之前不是還說過明朝存在了二百余年的時間嗎,?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只朱元璋,,他的臣子們也不明白這是咋回事,?
他的兒子們也一個個的目瞪口呆。
他們大明出了什么事,?
以至于南京只有一座孝陵,?
并非大明二世而亡,之前不是說過還有一個什么神宗的定陵么,,那個還不知道是大明第幾代帝王呢,。
一個個的都猜不透,就只能認(rèn)真的聽天幕上仙子解說了,。
“為什么說孝陵是大明唯一在南京的帝陵呢,?這個想必我不說大家也知道吧?!?p> 朱元璋頭發(fā)都要氣的立起來了,。
“朕知道什么?你不說朕怎么知道,?”
無憂調(diào)皮的笑了笑:“咱們接著說,,那是因為之后的大明皇帝都葬在了BJ啊,自明成祖起,,一直到明朝崇禎皇帝都葬在BJ,,嗯,剛才我說的還有錯處,,忘了南明的幾任皇帝,,不過這幾位葬在了哪里我還真不知道,那就姑且算南京只有一座孝陵吧,?!?p> 什么意思?
怎么就姑且算了,?
大明朝的君臣們很無語啊,。
朱元璋看著朱標(biāo)問:“老大,你為什么要遷都,?”
朱標(biāo)也是一臉懵:“兒臣不知,?!?p> 永樂年間
朱棣特別氣憤,他恨不得踢朱高熾幾腳,。
明成祖是什么鬼,?
他的廟號不該是太宗嗎?
朱高熾胖乎乎的臉上汗都糊滿了,,他偷瞄了朱棣一眼:“父皇,,這肯定不是兒子做的,誰知道是哪個不孝子孫干的混蛋事,?”
朱棣冷笑:“是嗎,?”
朱高煦冷笑一聲:“大哥真是會推脫責(zé)任,這不是你干的,,又是誰干的呀,?”
朱高熾有點百口莫辯那味兒了。
“說到明朝,,就繞不過一件事情,,那就是靖難?!?p> 無憂接著放出剪輯好的視頻。
她坐在一旁一邊嗑瓜子,,一邊看視頻,,順便看看系統(tǒng)中的留言面板。
看著上面朱元璋的一連串留言,,無憂樂呵呵的繼續(xù)嗑瓜子,。
視頻中,專門講述了這一段歷史,。
先是朱標(biāo)病故,,朱元璋有意立朱允文,但朱允文年幼,,朱元璋怕他壓不住功臣,,就開始大肆的殺害功臣,洪武大逃殺開始,。
這期間,,被牽連的大臣眾多,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再之后就是朱元璋去世,,朱允文登基,他在三位儒家?guī)煾迭S子澄,、齊泰和方孝儒的建議下開始削藩,,從而引發(fā)動亂,。
燕王朱棣在這個時候舉旗造反,打著清君側(cè)的名義發(fā)動軍事進(jìn)攻,,用了三年的時間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文下落不明,朱棣在南京登基,,之后遷都北京,,以君王之身鎮(zhèn)守國門。
視頻時間很長,,不但講了整個歷史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里邊還剪進(jìn)了一些影視劇的片段。
比如說削藩的時候湘王舉家自焚而死,,周王被廢為庶人等等,。
另外就是燕王為了取信建文帝而裝瘋賣傻,其中還有燕王為了迷惑建文帝派去的官員而吃屎的片段,。
朱元璋先是聽天幕中講燕王朱棣造反成功,,逼死了朱允文,心中怒火大起,,想要狠削朱棣一頓,。
可當(dāng)他看到湘王因為削藩而自焚,再看到他其余兒子們也是人人自危,,再看到朱棣為了活命竟然連屎都吃了,,突然間,這怒火就沒了,。
取而代之的就是深深的無力感,。
孫子是親的,兒子們難道就不是親的嗎,?
誰的孩子誰不疼啊,。
朱允文都把親叔叔逼成了這副模樣,被推翻好像也不冤啊,。
“這孩子……”
朱元璋嘆了一聲:“還是太過天真了,,被儒家那一套害的頗深,便是削藩,,也得循序漸進(jìn)啊,,不能急,不能急,,事緩則圓道理都不懂嗎,?”
馬皇后坐在朱元璋身旁,心情也很復(fù)雜,。
他拉著朱元璋的手:“老四也不錯,,莫要為難他,。”
朱元璋看向馬皇后,。
馬皇后嘆了一聲:“允文這孩子不會用人啊,,沒有識人之術(shù),也不明為君之道,,便是老四不反,,遲早也有別人反?!?p> 朱元璋又何嘗不清楚這一點,。
“倒是我想差了,國賴長君,,這話一點不假,。”
說到長君,,朱元璋又是心痛無比,。
他的長子是多么完美的儲君人選啊,那是他一點點的教導(dǎo)出來的,,怎么就……壯年便亡故了啊,,讓他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