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都來求她直播帶貨
購物時,,大家都有一個習慣,,喜歡貨比三家,,只要多看幾家,,多比較,。
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市場行情,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被當成冤大頭,。
劉春燕去鎮(zhèn)上的幾家快遞站,,與人談合作。
她重點強調(diào),,她要發(fā)展電商,,日后有大批的農(nóng)產(chǎn)品,通過快遞,發(fā)往全國各地,,她希望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
劉春燕說這些,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快遞站把她當做重點客戶對待,,把快遞費打下來。
劉春燕的目的達到了,,鎮(zhèn)上幾家快遞站的負責人聽了劉春燕的講述,,都很重視她,報出的價格都不高,。
劉春燕綜合考慮快遞價格,、快遞口碑等因素,最終選定一家快遞站,,作為合作伙伴,。
當天下午,快遞小哥開著小卡車,,來到劉春燕家的南瓜地,。
在地頭,堆放著一大堆南瓜,。
劉春燕,,還有她爹娘和弟弟,與快遞小哥一起,,把南瓜裝進箱子里,,打包,貼上訂單,,而后裝進卡車里,。
忙了三四個小時,把所有的訂單搞定,。
快遞車駛離,,把南瓜送往天南海北。
劉春燕揉揉腰,,擦擦額頭的汗水,。
打包這活挺累人的。
雖然大家都很累,,然而,,心里像喝了蜜一樣,很甜,。
200個南瓜賣了2000塊錢,,這價格比賣給二道販子,,至少多賣一半錢。
劉春燕娘看著她,,連連夸她,。
她爹不擅長夸人,心里想說一些夸贊的話,,可是,,愣是沒說出一個字。
弟弟劉春山:“姐,,你保持這個速度,,把咱家的土特產(chǎn)全部賣掉,賺到錢給我娶媳婦,?!?p> 劉春燕白他一眼,“想娶媳婦,,自己掙錢去,。”
晚上,。
劉春燕來到父母家,,和父母一起吃晚飯。
左邊的鄰居三大娘來了,。
后邊的鄰居二嫂也來了,。
陸陸續(xù)續(xù),來了二十多個鄉(xiāng)親,。
他們的想法都一樣,,見劉春燕用直播的方式賣出200個南瓜,并且賣了高價,,他們想請劉春燕幫忙,,賣他們的南瓜。
鄉(xiāng)親們種田有個特點,,喜歡跟風,,啥價格高種啥。
玉米價高的時候,,都種玉米,。
南瓜價格高時,紛紛種南瓜,。
于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況:今年南瓜特別貴,,到了明年,,價格一下子降下來,。
今年因為全村人都種南瓜,而且周邊很多村子也種南瓜,,導致南瓜價格直線下降,。
目前,大家的南瓜都沒賣出去,。
不過,,大家各有各的道。
有人想把南瓜放到地窖里,,等過幾個月,,拿出來賣。
有人不想等了,,寧愿低價賣出,。
今天下午,看到快遞車來到劉春燕家的地頭,,拉走一車南瓜,。
他們紛紛上前,問這是咋回事,。
劉春山年輕,,愛顯擺,把劉春燕用直播的方式賣南瓜的事,,統(tǒng)統(tǒng)說出來,。
很快啊,全村人都知道這事了,。
有些心眼活泛的人,,自認為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想請劉春燕幫忙,,把自家的南瓜也直播賣出去,。
當然,他們沒有直接說出真實目的,。
他們先用各種好聽的詞匯,,夸劉春燕有能力。
不虧在大城市干過,,能力真強,。
相信她在村里也能干出大作為。
要知道,,劉春燕回村放羊的第一天,,鄉(xiāng)親們普遍不看好她,認為她折騰不了幾天,,就賠光了錢,,灰溜溜回城里,。
誰也沒有料到,劉春燕僅僅搞了個直播帶貨,,就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劉春燕今年30歲了,基本的人情世故她懂,。
她當然知道,,大家說這些話,是在拍馬屁,。
她沒把大家的夸贊當回事兒,,左耳進右耳出。
她娘喜笑顏開,,特別開心,。
之前,鄉(xiāng)親們冷嘲熱諷劉春燕的話,,她聽到過一些,。
現(xiàn)在,鄉(xiāng)親們齊夸劉春燕,。
她心里有種逆風翻盤的暢快感,。
劉春燕同意幫大家賣南瓜。
不過,,她提了一個條件,。
每個南瓜她抽取20%的傭金,比如說,,一個南瓜賣10塊,,她要抽成2塊。
三大娘第一個不同意,。
“燕子,,咱們都是左鄰右舍,你賺我的錢,,不害臊嗎,?”
二嫂道,“老話講,,遠親不如近鄰,,大家都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應該互幫互助,。你別賺我們的錢了,。”
對這些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而言,,他們沒啥掙錢能力,,導致他們對錢看得特別重要,。
用一句話概括,他們賺錢難,,想賺他們的錢更難,。
劉春燕明確告訴他們,,幫他們賣南瓜的前提是她拿抽成,。
這相當于在割他們的肉,他們絕對接受不了,。
劉春燕看著二嫂,,“二嫂,我記得你們家分家時,,為了一個飯碗,,你和大嫂吵架半個月,對吧,?”
提起這事,,二嫂頓時氣鼓鼓,“是的,,氣死我了,,她多拿一個碗?!?p> 無論在農(nóng)村還是城市,,無論是現(xiàn)代還是古代,都不乏兄弟為了爭奪家產(chǎn),,大打出手的事,。
二嫂家就是這種情況。
當初,,他們的公公去世后,,留下60歲的老婆婆,年齡不算大,,可是,,老婆婆癱瘓在床好幾年了,常年需要人照顧,。
農(nóng)村傳統(tǒng)的觀念是:養(yǎng)兒防老,。
老婆婆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二嫂家的,,還有一個是大嫂家的,。
如何照顧老人這件事上,他們兩家商量的結(jié)果是,,每家照顧老婆婆半個月,,然后輪到下一家,,如此循環(huán)。
剛開始,,沒啥問題,,然而,時間長了,,問題一大堆,。
有時候,到半個月期限了,,該去接老婆婆了,,非要找理由,往后推一天,,理由是這個月31天,,不能吃虧。
有時候,,還沒到半個月期限,,就把老婆婆送到對方家里。
因為這事,,二嫂和大嫂經(jīng)常吵架,,在她們枕邊風的吹拂下,她們的丈夫,,明明是親兄弟,,卻像仇人一樣,見面不說話了,。
后來,,老婆婆去世之后,他們兩家瓜分老婆婆留下的家產(chǎn),。
其實,,老婆婆挺窮的,留下的家產(chǎn)沒有一分錢,,只有鍋碗瓢盆之類的生活用品,。
分碗的時候,老婆婆總共留下七個碗,。
大嫂拿走四個,,給二嫂剩下三個。
二嫂不同意,,非要從大嫂手里搶一個碗,。
因為這點兒事,妯娌兩人鬧了好久,天天吵架,,鬧得全村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