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臧霸闕宣欲死斗
這幾日天氣干燥,拋落的柴火很快被火把引燃,。
雖然關(guān)羽鳴金及時,,還是有一半以上的云梯被焚毀,,數(shù)十人被燒傷燒死,,慘不忍睹,。
撤退下來的士兵被死者慘狀觸動,,士氣大落,。
劉備只得命令暫時休整。
在公孫瓚與袁紹苦戰(zhàn)冀州,、劉備苦攻東阿之時,徐州刺史陶謙正意氣風(fēng)發(fā),,揚(yáng)威沛國,。
自擊敗薛禮、占據(jù)彭城后,,陶謙又進(jìn)兵沛國,,攻克蕭縣,等候臧霸前來匯合,。
陶謙的盟友下邳闕宣也率軍至竹邑,。
闕宣本年三十八歲,下邳人,,因殺人亡命于草澤,,嘯聚群賊,為盜淮,、泗間,。
黃巾起于青、徐,,闕宣聚眾數(shù)千人,,襲占夏丘縣。
陶謙率臧霸,、孫觀等討之,,一時難以攻下,,又以其眾精悍,遂派人招撫,。
闕宣為保實力,,也不愿與陶謙硬拼,遂名義上向陶謙歸降,,但實際上夏丘仍由其控制,。
這次入豫州,陶謙不愿意將闕宣留在腹地,,也邀同來,。
闕宣身軀雄壯,鷹揚(yáng)虎視,,相貌不凡,,向陶謙道:
“陶公,如今豫州無主,,正可乘虛取之,。為何止步不前?”
陶謙字恭祖,,揚(yáng)州丹陽郡人,,生于公元一三二年,本年六十一歲,,身高接近八尺,,雖然頭發(fā)花白,但劍眉星目,,精神矍鑠,,顧盼間極有威勢。
陶謙是個大有來歷的人物,。
其父曾任會稽郡余姚縣長,,在陶謙幼時去世,陶謙無人管教,,以放蕩不羈聞于縣中,,到十四歲時仍舊用布帛做戰(zhàn)旗,騎竹馬與鄉(xiāng)里兒童玩耍嬉戲,。其
同鄉(xiāng),、原蒼梧太守甘公見其容貌而異之,將女兒許配給他,。
甘公夫人得知后非常不滿,,怒道:“妾聞此子游戲無度,如何以女許之,?”
甘公道:“他相貌奇特,,必成大器,。”
陶謙后來發(fā)憤讀書,,考上太學(xué),,成為太學(xué)生,在州郡為官,,后被舉為茂才,,拜尚書郎,先后出任舒縣令,、盧縣令,,后遷為幽州刺史,又征拜為議郎,。
公元一八四年,,陶謙五十三歲,西涼北宮伯玉反于三輔,,陶謙被任命為揚(yáng)武校尉,,隨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將其擊敗。后皇甫嵩被宦官所讒免職,。
公元一八六年,,陶謙五十五歲,朝廷又任命張溫為車騎將軍平西涼叛軍,,陶謙,、孫堅等為張溫參軍事。
雖然張溫待陶謙甚厚,,陶謙卻非常看不起張溫,,曾當(dāng)眾侮辱張溫,。還好張溫大度,未曾對他進(jìn)行打擊報復(fù),。
公元一八八年,,陶謙五十七歲,青徐黃巾復(fù)起,,朝廷以陶謙為徐州刺史以討之,。
陶謙自老家丹陽招募精兵,又招撫亡命東海的臧霸,、孫觀等人,,擊破黃巾,保徐州平安,,流民多歸,,鄭玄當(dāng)時也從青州逃依陶謙,。
公元一九零年,陶謙五十九歲,,關(guān)東諸侯討董,,陶謙指出天子在董卓控制之中,貿(mào)然討伐,,將會危害朝廷和天子,,拒絕參加行動。
但這并非陶謙實際心中所想,,他是看到袁紹已任盟主,,自己加入只會增加袁紹聲望,是為自己培養(yǎng)對手,。
公孫瓚也以同樣說法拒絕參與討董,。
兩人心態(tài)大同小異,都是將袁紹視為大敵,。
其后關(guān)東諸侯混戰(zhàn),,袁術(shù)與袁紹反目成仇,結(jié)公孫瓚襲擊袁紹后背,,袁紹亦結(jié)劉表扯袁術(shù)后腿,,中間夾著兗州刺史劉岱首鼠兩端,兩邊下注,。
陶謙因不認(rèn)同袁紹,,被公孫瓚拉攏著引兵北上東郡,威脅袁紹側(cè)翼,,策應(yīng)公孫瓚正面攻勢,。
結(jié)果公元一九二年正月陶謙先被曹操、袁紹合兵擊破,,公孫瓚也敗于袁紹之手,。
陶謙回到徐州老窩舔干傷口后,再次振作,,瑯邪相陰德和東海相劉馗本就被陶謙壓成了傀儡,,他又南逼廣陵太守張超,西迫彭城相薛禮,。
因張超之兄乃陳留太守張邈,,張超本人又極有名聲,陶謙一時無法將他壓服,。
薛禮卻沒有這么硬的根基,,陶謙一舉將他趕走,表任汲廉為彭城相,。
聽了闕宣的問話,,陶謙呵呵一笑,,以一種過來人的口吻,諄諄善誘地道:
“闕君失之過急,。須知熟物之法,,最重火候,若火候不到而舉箸就食,,則成夾生,,難以下咽。
豫州雖無主,,但亦有豪杰,,汝南太守徐璆(音球)曾隨朱公破黃巾,有忠直氣節(jié),;
沛西譙縣許褚屯聚一方,,威震豫州;
陳王寵善射,,十發(fā)十中,,陳相駱俊勵精圖治,人民富強(qiáng),。
此三郡皆不可小覷,。”
闕宣不屑道:“徐璆區(qū)區(qū)儒生,,許褚一介武夫,,劉寵待罪之人,陶公何須忌憚,?
宣一人,,提兵三千,足以破此三郡,!”
陶謙眉毛微微一抖,,隨即笑道:“闕君英姿杰出,自然遠(yuǎn)勝此三人,,但以力取之,麾下健兒必有傷亡,,非上策也,。
老夫有一策,可施壓三郡,,威臨豫州,。”
闕宣大喇喇地道:“愿聞其詳,?!?p> 陶謙心中對闕宣態(tài)度更為不滿,,闕宣將自己放在陶謙盟友的身份上,而陶謙卻實際上將闕宣視為自己屬下,,與臧霸,、孫觀一般。
兩人認(rèn)知出現(xiàn)差異,,矛盾是必然的,。
不過陶謙能忍,并未讓闕宣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真實想法,。
換上笑臉,,道:“李傕、郭汜擅權(quán)亂政,,老夫欲舉大義,、清君側(cè),率徐,、豫州郡而討之,。豫州諸郡若有不從,老夫與闕君可率兵討之,。
此舉先禮后兵,,有理有據(jù),壓服豫州諸郡將事半功倍,?!?p> 闕宣道:“陶公此計大善!請速行之,?!?p> 陶謙道:“待宣高、仲臺到來,,老夫與其商議后,,即發(fā)檄文?!?p> 闕宣輕蔑道:“臧霸小子,,有何資格參與此大事?”
帳外一人冷冷道:“霸有無資格,,非爾可置評,!”
一行人掀帳而入,與闕宣對峙,。正是臧霸,、孫觀、孫康、尹禮,、昌豨五人,。
陶謙親兵一臉惶恐地向陶謙跪下謝罪:“明公,屬下難以攔住臧都尉等,?!?p> 陶謙擺擺手,讓他起來,。
闕宣見臧霸等手皆按在刀柄上,,眉毛豎起,也按刀起身道:
“爾等欲何為也,?欲刺我否,?爾等齊上,某亦無懼,!”
臧霸等攻夏丘時,,臧霸族弟臧文戰(zhàn)死,因此臧霸與闕宣結(jié)仇,。
臧霸道:“何須齊上,,霸一人即可取爾項上人頭!”
闕宣大笑道:“豎子,!吾縱橫淮泗二十年,,所殺之人不可勝數(shù),所見豪杰車載斗量,,還從未有人敢在我面前發(fā)如此大言,!且來斗!”
嗆哴一聲將環(huán)首刀抽出,。
此刀比尋常環(huán)首刀稍短,,刀鋒森寒,刀脊黑紅,,似乎飽飲鮮血,。
闕宣雖名聲極大,但臧霸并不懼他,。
少年亡命,,迄今十年,殺過悍匪,,會過豪俠,,身具天賦,手握精兵,,年齡不到三十,正處于力量巔峰期,天下雖大,,何懼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