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人們的生活也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一個個嶄新的農(nóng)村,在每一個角落寫著那個時代的傳奇故事,一個熱血沸騰的時代,,一個大家庭的時代,,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
說起那個時候的農(nóng)村,,那不得不說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以及人民公社和生產(chǎn)隊,,當然最重要的是“工分”兩個字。
簡單的來說,,工分就等同于現(xiàn)在的得分值,,這個得分值直接影響收入,也就類似于按勞分配,,它是由農(nóng)村生產(chǎn)合作社,、人民公社計算每個社員工作量,最終轉(zhuǎn)換成一種對等勞動收益計算結(jié)果,。
工分其實就是將所做的一件事,,進行一次評分,也就等于決定這件事大概會有多少的收入,,所以工分的評分一般用勞動日作為社員投入勞動的計量,,當然計算工分的數(shù)量也因為各種勞動的不同,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分別有四種比較普遍的計算方法,,其中第一種是按件計算,也就是按照每個社員完成的工作數(shù)額來評定應(yīng)得工分,。
第二種是根據(jù)完成結(jié)果來判定,,也被稱為“死分活評”,意思是按照每個社員勞動力的強弱和好壞來評定每個工作日應(yīng)得的工分,,在根據(jù)勞動中的實際表現(xiàn)進行評定,,確定加分、減分或者原定評分為標準。
第三種是按工作日計算,,也被稱為“死分死計”,,這是按照社員勞動力的強弱和技術(shù)高低評定每個工作日應(yīng)得的工分,在根據(jù)實際勞動時間來計分,。
第四種是包工,,也就是合作社把一定的生產(chǎn)任務(wù),按照工作量預(yù)先計算出一定數(shù)目的工分,,在包給當時的生產(chǎn)隊完成,,在由生產(chǎn)隊將所得工分發(fā)給每個社員。
不過工分只是用于對一個社員工作量的計算,,并不等于直接收入,,只是說工分越高,自然能分得的工資也就越高,,因為工分并不是一個絕對值,,它也根據(jù)生產(chǎn)隊的收益來決定工分的價值,例如遇上豐收年景,,效益好的生產(chǎn)隊,,那工分的單價就能達到四五分錢,如果天干年旱,,收成不好,,效益差的生產(chǎn)隊,那工分的單價可能就只能分到兩三分錢左右,。
李子林當然也不例外,,一個村落,變成了一個大家庭,,稱為“生產(chǎn)隊”,,而李子林主要采用的是包工的形式,在由生產(chǎn)隊來給每個人計算工分,。
為了工分,,每個人都是干勁十足的勞作,讓自己可以獲得更多,,但不管什么時候,,出于各種原因,總有一些人會投機取巧,,破壞規(guī)則,,不過那并不能代表那個時代,能代表那個時代的必須是那種讓人熱血沸騰的干勁,。
今天的天氣格外的晴朗,,夕陽的余暉淡淡的落在了墻頭,那一間依山而建的小院子里,白瓊芳帶著三個弟弟妹妹在院子里東張西望,,等待著鋤禾未歸的徐書云和白美田,。
一個纖瘦的人影從山的轉(zhuǎn)角處,徐書云束著一條麻花辮,,粗布衣衫上沾滿了泥巴,,雖然面色有些疲倦,但是眼神中卻洋溢著那勤勞與喜悅,。
轉(zhuǎn)過山腳,,徐書云抬頭望了一眼山腳下的土屋,加快了步伐,,大步流星,,行走如風的快步趕回家。
一直望著山腳方向的白樹清,,第一時間看見了歸來的徐書云,,指著山彎的方向,沖著三人喊道:“快看,,是娘,,娘回來了,!”
五歲的白樹清,,已經(jīng)是一個小機靈鬼,話音未落,,打開籬笆院門,,那股孩子的沖勁,如同離弦之箭,,向著徐書云沖了過去,,白瓊芳也照顧著白瓊英與白珍珍跟著白樹清跑了過去。
剛沖出院門的白樹清,,雖然恨不得立刻就能到母親身旁,,但是卻并沒有一個人向徐書云跑去,而是等待著身后的三姐妹,,幫忙照顧著白瓊英與白珍珍,。
徐書云遠遠的便看見了奔跑來的四個孩子,臉上露出那慈母的笑容與喜悅,,原本大步流星,,變成了邁步小跑。
穿過屋前院壩,,跑過下院壩前的一段斜坡,,躍田間小路,四人距離徐書云不過幾步距離,白樹清牽著白瓊英跑在前面,,張開雙臂,,索要母親的抱抱,高興的喊了一聲:“娘,!”
徐書云也快步迎了上來,,伸手將白樹清與白瓊英抱了起來,一邊走,,一邊慈祥的笑道:“樹清和英子今天有沒有聽姐姐的話呀,?”
“嗯!”白樹清與白瓊英乖巧的點頭回應(yīng),。
徐書云抱著白樹清沒走兩步,,白瓊芳牽著走路搖晃的白珍珍也來到了徐書云面前,白珍珍還不會說話,,只是朝著徐書云伸手索要母親的抱抱,。
徐書云雖然舍不得放下懷中的白樹清與白瓊英,但是白珍珍最小,,所以只得更加將就,,徐書云只能沖著開始慢慢懂事的白樹清商量道:“樹清,下來走路好不好,!”
白樹清雖然希望母親一直這樣抱著自己,,但是白珍珍也是自己的妹妹,所以母親的愛,,白樹清也已經(jīng)開始懂得分享,,點頭笑道:“嗯!”
“誒,,咱們樹清真乖,!”
徐書云夸獎了一句,隨即彎腰放下了白樹清,,抱起了白珍珍,。而白樹清則牽著白瓊芳,跟在母親身后,,高興的向著家的方向走去,,那夕陽西下,親人歸家,,的確溫馨而美好,。
帶著一群孩子回到家的徐書云,開始在廚房里做飯,,而白瓊芳帶著弟弟妹妹又開始新一輪的等待,。
不一會兒,,一群男子,浩浩蕩蕩的從山上歸來,,每個人臉上都透露著疲憊,,卻又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相互之間還在談笑,,看上去很是愜意,。
下山之后,這些人又稀稀拉拉的向著各個方向走去,,只有幾個人,,向著這邊走來。
這群人自然就是勞動歸來的人,,白美田自然也在其中,,看見這一群人,白瓊芳再次牽著白珍珍,,跟著白樹清與白瓊英,,向著父親跑去。
又怎么會只有白瓊芳四人,,看見人群歸來,,每個家里等待著父親歸來的孩子,都紛紛高興的迎了上去,。
那一副畫面,,成了那一道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