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飛,是特指一種奔跑的功夫,因為身體輕,,跑得快,,所以可以夸張地稱為“草上飛”,在古代各家各派都有這種功夫,。
少林寺的比較典型,,就是腿上綁沙綁腿,、穿沙背心跑山,,每天大量訓練,據說練多少年后去掉沙袋可以快如奔馬,。
不過就算如此按照最新的說法,,就是通過艱苦的魔鬼訓練,增加體能和耐力,,提高奔跑速度,。
這也其實就算輕功的一種,雖然現實中的輕功達不到武俠作品中那樣飛檐走壁的效果,,但是還是能達到過草無痕,,雁飛留鴻等效果的。
這一點宋輝也是有所了解,,但是畢竟自己前世注重的都是自由搏擊,,對這種古代武術體系并沒有深入研究過,還沒有見識過真正的輕功高手,。
但是眼前這個名字叫做項福的刀疤臉大漢,,綽號就叫做“草上飛”,就算宋輝再不清楚,,也是明白草上飛那絕對是形容輕功一流者的,。
還在宋輝胡思亂想的時候,草上飛項福手持鋼刀也已經殺到南俠展昭面前,,速度極快,,完全是在電光火石之間。
這種速度就連宋輝也是一楞,,如果剛剛這項福用了這種速度攻擊自己和包大人的話,,自己和包大人恐怕早就命喪當場了,但是還不等宋輝咂舌,,項福手拿鋼刀,,在空中劃出一刀,身體猛然旋轉起來,,項福反手持刀橫在胸前,,身體旋轉瞬間對著展昭的腦袋砍去,。
這一招術名字叫做“順風扯旗”,也屬于刀法中極其精湛的一招,,也由于這一招需要有極強的輕功功底才能完美施展,,所以一般的刀客并不能運用的像項福這樣出神入化,項福憑借自己輕功的優(yōu)勢,,使出這一招后,,也確實是具有很大的殺傷力。
項福身體在空中轉了三轉,,由于速度太快,,甚至周圍的人只見到了一刀鋼刀白光沖出,宋輝暗道不好,,這種攻擊方式自己見所未見,,南俠展昭將如何應對?
就在所有人為展南俠捏了一把汗的時候,,展昭站在原理確動也不動,,拿出手中寶劍橫在胸前,護主要害,,目光如炬,,死死的盯著攻擊過來的項福。
在項福殺到展昭面前的剎那,,宋輝兩眼一黑心想“完蛋了”,,這種攻擊就連宋輝也是知道必須要閃避的,但是展昭此時不閃不躲,,依然手持寶劍立在原地,,如果再不躲,那只能等死,!
但是當項福攻擊到展昭的剎那,,展昭稍微挪動了下身體,雖然幅度很小,,但是也足夠讓自己前后腿分開,,呈現最安全夾角之勢。
看到展昭如此格擋,,宋輝眼中也射出一道精光,。
鋼刀落,寶劍起,。
當,、當、當!
連續(xù)三生脆響,,展昭用寶劍格擋住項福旋轉劈砍過來的鋼刀,,身體后仰,盡量緩沖項福攻擊過來的力道,,展昭明顯也不想和項福硬拼,,而是選擇了借力卸力的方法。
項??闯稣拐阉?,冷笑一聲,身體猛然反向扭動,,自己為持刀的左右向著展昭胸口拍去,,另一只持刀右手接著自己身體剛剛旋轉的力道又向著展昭腦袋砍去。
這一系列的變招快若閃電,,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旁邊的張龍趙虎等人也為展昭捏了一把冷汗,誰也沒想到項福居然在身體告訴旋轉移動的時候居然還能變招,,這草上飛的名字確實不是白叫的。
不過在場中的展昭看到項福突然變招,,確會心一笑,,并沒有去擋項福攻擊過來的左掌,而是劍尖輕挑,,對著還未攻到自己面前的鋼刀而去,。
兵器再次相交,發(fā)出一聲脆響,。
原來項福這先打一掌的套路是虛招,,如果展昭此時只關心攻擊過來的掌攻,自己通過身體旋轉后又殺到的鋼刀,,展昭是無論如何反應不過來的,。
項福也是知道展昭是絕對不可能被自己一掌就能打敗的,所以才想了這一招以虛招換實招的套路,。
但是展昭早已看穿了一切,。
而且,在這一切后,,展昭的攻擊依然沒有結束,,寶劍在刺向項福鋼刀的剎那,項福習慣性的身體后撤,,而就這后撤的途中展昭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原本項福就是以腿功見長,能夠完成如此招術也是因為其腿部的功夫了得,展昭此時選擇的就是先破腿功,,再擒人,。
之前項福憑借自己率先發(fā)招的優(yōu)勢,展昭很難找到破綻,,但是當他下意識的后撤后,,展昭抓了這稍縱即逝的破綻機會。
展昭寶劍順著項福手中鋼刀順勢一劃,,蹭出點點火星,,身體前傾,接著這個力道展昭勾起右腿小腿,,施展連環(huán)腿法攻擊項福小腿膝蓋附近,。
啪、啪,、啪,。
連續(xù)的打擊,項福在空中控制不穩(wěn),,身體立馬失去了平衡,,展昭依然換腿又是幾下,就在這幾秒鐘時間,,展昭已經連續(xù)踢樂項福六腳,,而且全是在膝蓋附近。
等第七腳出腳的剎那,,展昭回收,,變腿為掌,一扭身收回寶劍對著項福的胸口拍了下去,。
原來剛剛由于展昭連續(xù)的連環(huán)腿法,,項福身體已經失去平衡,身體已經橫在了空中,,如果自己再繼續(xù)下去,,這一腳恐怕就要揣在項福腦袋上了,旁邊畢竟有包大人在,,展昭并不像鬧出人命來,,所以這才會換招。
看到這一連串行云流水的招式,,宋輝也是嘆為觀止,,而這一招的名字宋輝也略有耳聞,這招的名字叫做“羚羊掛角”,,自己前世非常崇拜的武打巨星李小龍就是非常善用這一招,,所以李小龍也有個外號叫做“李三腳”。
在古詩中有“羚羊夜宿,掛角于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這也就是“羚羊掛角”的由來,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的功夫就是說明其腿法快速,,腳不占地就能夠施展出連續(xù)腿法,,久而久之,這個詞語也成為了傳統(tǒng)武術的一個招術的名字,。
而在傳統(tǒng)武術的詠春拳,、八極拳、形意拳等拳法中,,也都有類似的招術,,雖然名字不盡相同。
此時宋輝驚訝于剛開始項福那招“順風扯旗”的精妙,,但是當看到展昭這一招“羚羊掛角”后只能用佩服來形容了,。
自己前世雖然精通自由搏擊、拳擊,、巴西柔術,、跆拳道等搏擊術,但是對于傳統(tǒng)武術基本沒有接觸過,,因為在前世的宋輝看來,華夏的傳統(tǒng)武術已經沒落了,,完全沒有西方拳法更加實用,,而且也太需要時間的打磨,并不像西方拳術這樣能夠能夠有效的速成,。
但是今天這一幕讓宋輝徹底對傳統(tǒng)武術產生了新的認知,,也讓宋輝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流傳了千年的文化,,肯定是有其存在的意義的,既然傳統(tǒng)武術在華夏文明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地步,,其肯定是有其精妙的地方,,只是自己之前并沒有發(fā)現而已。
想到這里,,宋輝也不由的嘆了口氣,,這其中應該也是有很大原因是傳統(tǒng)武術繁重的規(guī)矩導致的,例如門派之爭、故步自封,、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幼等或大或小、或繁或簡的規(guī)矩導致了很多精妙的傳統(tǒng)武士就此失傳了,。
但,,也許是天命使然,宋輝居然神奇的穿越到了一千年的北宋,,這冥冥之中難道是上天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