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權(quán)臣始
“昔年皇后曾因為戰(zhàn)事被俘數(shù)年,等到被解救出來,,后面有了三皇子的時候中間過去了不少年,,所以太子,大皇子和其余所有皇子的年齡是拉開了那么一些的,。大皇子今年三十余歲,,太子年近三十,三皇子二十二歲,,七皇子和你一樣僅僅十七歲,。”
可以看出陛下自三皇子開始,,這個房事的頻率顯然是有極大的提升,。
“這晚出生的人呢,在記事之前自然就見不著你父母,,也就永遠也無法明白在陛下心中,,這兩位究竟是怎樣一個位置和分量?!?p> 林甫點點頭表示明白,,“莫說是他們了,連我自己都不是特別相信這件事情,?!?p> 但太子記得,太子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年陛下對林袁大將軍說出,,“欲與君共分天下,!”的時候究竟有多么真誠。
“太子一聽著這吏部尚書林家來了位林公子,,第一時間就猜到了你的身世,。”李徹比林甫大七歲半,,今年也才二十四歲,,感觸不如太子那般深刻,但從葉王爺?shù)姆N種言行之間卻也能明白當初幾人的情誼,,只是卻也還比不上太子那般親身經(jīng)歷來的真切,。
“又聽聞你是徐州學子,便直接拉我去國子監(jiān)等你,。你那句詩作當日里剛剛作出,,太子摸準了陛下的心思,,要在春闈上做局?!?p> 林甫聽著這環(huán)環(huán)的猜測和打探,,暗暗驚嘆太子這位這權(quán)利場中頂尖層次的人物竟是如此敏銳細致,這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看上去倒是很像作科學家的料,。
只是這聽著連太子都像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真是不知道自己是能不能走到那一步,,能不能從這些個官場油子口中套出些許當年的線索,。更別提從陛下口中打探出什么了。
正想著,,小王爺?shù)脑掃€在繼續(xù),“你也不要太擔心,,太子也只是想約見你一下,,看看昔年那兩位的后人究竟是位什么樣的人物罷了?!?p> 小王爺發(fā)覺了林甫好似因此有些忐忑,,又出言解釋道,“那天在國子監(jiān)上說起這事,,我表態(tài)不參與其中讓他自己來找你,。但鬧出了這刑部公堂的事情,他于你算是為你解圍,,于我則算是免去了我父王的一頓責罵,,我也不好再推辭此事,不過這事也只是單純的結(jié)交一下,,太子設個小局,,見個面吃吃飯而已,你倒也不要多慮了,?!?p> 林甫覺著這些年的感情說起來,小王爺跟自己的關(guān)系怎么也要比和太子近不少,。
他既然這么說了,,那定然是真的沒有什么太深的含義,其實想想也是,,就算他父母當年再如何,,如今他本身畢竟還只是無品無級的小小學子,哪里能有什么地方是太子看得上的,?
想著想著便稍稍放寬了心一些,,陛下雖已近暮年,身子骨卻是硬朗得很,三五年之內(nèi)這幾位皇子絕不可能鬧出太大動靜,,這位太子倒是心思細膩,,連自己這位不起眼的小角色都出了不少力來拉攏。
雖說派人注意自己這件事有些讓林甫不快,,但他心里也是明白,,這京都中到處都是各派的眼線,京中的官員們有時候私下里一舉一動稍有逾越,,第二天就有別派系的御史上本彈劾,,這都是尋常事。
比之行為有些狹隘跋扈的三皇子,,這位太子倒是給他感覺不錯,,如果自己將來步入官場真要站隊的話,這位太子倒還真是不錯的選擇,,此時早早的認識一下倒也不是什么壞事,,于是點頭應下,算是接受了太子的宴請,。
小王爺看著他做出決定這猶猶豫豫的樣子,,啞然失笑,太子的賢明和才干在諸皇子當中還是出類拔萃的,。曾行監(jiān)國權(quán),,這整個天下聽聞太子想要私下宴請喝喝茶吃吃飯,哪個不是忙不迭的答應,?
全都是求之不得,,可眼前這位倒好,不僅左思右想了半天,,最后做出決定的時候還一副很是為難,,頗為勉強的感覺,看得小王爺很是無語,。
不過仔細說來,,眼前這位再過上不久就要參加御前殿試,若是能保持這個水平拿下前幾的話便也算是入了官場,,成為一位七品翰林了,。
具體的官職究竟是編撰,編修,,還是庶吉士什么的視名次而定,。
按慣例來說,大部分的人殿試的成績與春闈會試的名次相差不遠,。這是因為春闈有十幾天的時間閱卷,,而殿試考完的當天就要所有人批閱完這三百學子的卷子,,然后挑取其中最佳的十位上呈給陛下。
一般來說這十個人里有九位都是春闈的一甲三人加二甲前七名當中的學子,,而這十位仁兄究竟如何排名那就是陛下個人喜惡的事情了,。
至于剩下的二百九十多名學子,其實如果沒有特別亮眼的發(fā)揮的話,,幾位大人都不會太仔細的看卷,。因為殿試不同于春闈,春闈分工閱卷,,同一份卷子只會有一兩個人看,,否則幾萬份卷子得批到何年何月去?
而殿試中的都是全國各地來的大才,,這三百份卷子,,每一位參與評審的大人學士們都要看,覺著文章精彩的就畫一個圈,,覺著這寫的是啥狗屁不通的,,就畫一個叉。
要是覺得平平淡淡,,就不作痕跡,看過就罷了,。
一份殿試的答卷其實字數(shù)也不多,,幾千字而已。但三百份累計起來,,那就近百萬字了,!
況且還不能像看網(wǎng)絡小說一樣一目十行,那都是說國事的策論,。所以除了極佳的會被挑出來仔細評選,,余下的卷子其實大家不會太仔細看,因而最后排名的時候就大多參考春闈時的排名,,差不多的排一下,,賜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
而前十可以任職的翰林編撰,,編修和庶吉士這三種官職,則可以算作是一條直通內(nèi)閣的青云路,。
一甲第一狀元授翰林編撰,,第二第三的榜眼探花授翰林編修,余下七位再加上二甲三甲中格外出眾的幾位共為翰林院庶吉士,,其實就是實習生,,任期三年再轉(zhuǎn)正成為編修,。
但就是這庶吉士,也是了不得的實習生,,官場當中寧愿用自己四品知府換一個沒品的見習生---庶吉士的,,不知有多少??梢娺@庶吉士的重要程度,。
庶吉士取自《尚書》中“庶常吉士“一句,本意是對青年才俊的美稱,,上面雖然還有三位可以直接入翰林為官,,但那畢竟是鳳毛麟角,比之上面三位一甲僅三人的不近人情,,庶吉士二甲三甲之中也會挑選人才,,顯然更加務實一點。
去做了庶吉士,,這平時的職務可就厲害了,,為皇帝皇子們講解經(jīng)史子集,并且有替皇帝起草詔書的職責,。
但凡是入了內(nèi)閣的大學士,,最低標準就是當過庶吉士。此間世界取消了丞相一職,,內(nèi)閣前幾位的閣老們那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因而庶吉士又被稱為儲相,意思是丞相的搖籃,,大學士的溫床,。
這也是內(nèi)閣首輔夏彥同時兼任著翰林院最高長官的原因。
庶吉士尚且如此,,那么半只腳已經(jīng)踏進翰林院,,修撰位置已經(jīng)揣了半個在懷里的林甫,再加上昔年父母遺澤陛下的賞識,,他其實已經(jīng)邁出了權(quán)臣之路的第一步,。